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8:4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2:17
说起“故宫三宝”,大家多数想到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火锅、白菜、红烧肉”,对于台北故宫藏品的原生地北京故宫,有什么代表性的珍贵藏品,我们却很难答得上来。坊间一度有过“好东西都到了台湾”的传言,有人甚至说,“台北有文物没有故宫,北京有故宫没有文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否认了这个说法。在他看来,一踏进卢浮宫就奔着蒙娜丽莎、维纳斯而去;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挤在人群中看完“白菜”、“红烧肉”就算完满——这种简单粗暴的“寻宝”之旅,其实是对文物,对观众都是一种伤害。
镇馆三宝?紫禁城15万件珍品件件镇馆
单霁翔说,“不论质量也好,内容也好,所谓‘三宝’都算不上台北故宫博物院最好的藏品,唐元书画、珐琅彩瓷器等展品其实更值得一看。”原来,颇有人气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玛瑙石,目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典章文物分级中,仅认定为重要文物,而并非国宝级文物。
海外的情况亦然。在巴黎卢浮宫“三宝”几乎成了中国旅行社的导游路线图,偌大的绘画馆,很多顶级名作前门庭冷落,唯独《蒙娜丽莎》里三层外三层地被围住,快门声更是不绝于耳。
▲
《蒙娜丽莎》被围观
“我们北京的故宫不会评‘三宝’”,他说,事实上所谓“台北三宝”的说法让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冯明珠院长也十分困扰。“如果部分观众在没有事先做功课的情况下,你引导他看什么他就直奔而去,再加上一些导游不负责任的讲解,对博物馆,对观众,都是一种伤害。大量的观众拥堵在个别文物的橱窗前,其他文物则鲜有人问津,对文物保护不利,观众参观体验也不会好,更偏离了博物馆的文化普及意义。”
▲
(晋)陆机《平复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相比于“镇馆之宝”,单霁翔则认为,最要紧的,还是提供更全面完善的信息:“把信息告诉观众,让观众知道自己想看的东西在什么地方”。所以,故宫目前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讲解器”,不仅有40种语言可供选择,还有“*故事版”和“鞠萍姐姐版”针对不同年龄的观众。“故宫人用了7年时间,把故宫的文物数量精确到件,让件文物中的每一件文物有名有姓,在紫禁城中有所依、有所养。”“我们从中还精选出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文物15万件,可以说,纳入《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的15万件珍贵的文物,件件都是‘镇馆之宝’。”
游客消灭景点,观众品读历史
单霁翔说,眼下不少观者的游览常态是,自午门进入,目不斜视地沿着中轴线,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一路下来,便“功德*”,“目不斜视”地错过了东西两区41个精彩的专题展览而不自知。所以,对单霁翔而言,最大的心愿,或者说难题就是要让故宫转型成为故宫博物院——从一个有着众多文化资源的旅游景点,成为沉淀历史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
有别于现代型博物馆,紫禁城除了提供文物展示空间,更是作为古代皇家建筑群呈现的。仅仅是走完紫禁城的中轴线,便要花上许多时间,然而也正是因为建筑载体的存在,让文物不再像是离开原生环境的文物的“孤魂野鬼”,大量宫廷文物在原生环境中得到陈列展示,有背景环境的烘托,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才得以彰显,获得应有的尊严。
单霁翔说,“虽然自1925年对公众开放起,紫禁城便是以故宫博物院的名字出现的,可在一天十数万走进故宫的来宾中,有多少人自身定位为‘观众’,又有多少人自身定位为‘游客’,不禁要打个问号。”为帮助更多的完成“游客”到“观众”身份的转变,首先从节约购票安检等不必要的排队时间开始。过去暑期高峰,要排队一个多小时才能买到票,如今通过增设售票窗口和安检,压缩到单霁翔承诺的“常规3分钟,最多一刻钟”——“省下的时间,可以多看两个展览。”
如果历史和文明是一面镜子,在无数博物馆人的反复擦拭下,这面模糊的铜镜锈迹渐褪。然而空有明镜和拭镜人不够,反观自身,作为观者,很多时候,我们却缺乏对历史文化的虔诚之心,不愿意花时间,静下来,映照自己。当一个消灭景点的游客简单,然而当一名以行走审读历史的观众,这堂课,我们还远没有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