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22:2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4:04
''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梁启超《新史学》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王朝的正史,详细记载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朝崇祯十七年的历史,后世又将《清史稿》列入其中,与原本的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为何梁启超却说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因为这些史书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记录二十四个帝王家族的主要事迹,并详细记叙了帝王家族创造的王朝们的兴衰,而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民众的生活水平,这些史书却大多一笔带过,说白了就是只聚焦王侯将相,反而忽略了社会发展。
这就使得咱们如今想要考据古人的锻造、冶炼、纺织等技术,大部分时候都只能通过发掘墓葬来进行相关研究,并且很多古人的技术成果我们根本无从得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比如说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19把来自秦皇陵的神秘青铜剑,尤其是其中的第19把,原本以为是已经折损了的''废弃品'',却发挥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能力,这究竟是科技水平远超现代还是另有隐情?咱接着往下看。
秦皇陵的位置其实大家都知道,但见建国之后就要不要挖掘皇陵进行考古这个问题,其实有关专家吵了无数遍,以郭沫若为首的一行人打定主意一定要开皇陵,在他们看来这些已经去世了的封建社会的帝王,就应该为如今的考古科研做出奉献。
但也有很多科学家认为,我们的考古工作都应该以抢救性挖掘为标准,什么叫抢救性挖掘?就是那些完好的陵墓我们不要去动它,只负责那些因特殊原因被破坏的,比如说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古墓破损,或者盗墓贼动土使得文物部门必须接管。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当时郭沫若等人在历史界跟考古界地位特别高,因此不顾众人劝阻一意要开皇陵。他瞄准了哪座皇陵?明十三陵。郭沫若的本意是想率先拿永乐帝朱棣的皇陵''开刀'',但无奈永乐帝的陵墓修建的太结实,无论如何都整不开。
恰逢此时万历帝的明定陵突然坍塌了一小块被郭沫若发现,因此遭了秧。明定陵的挖掘至今都是考古界的一大痛事,由于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加上当时设备等达不到保存标准,在打开墓门的时候,里面有很多珍贵宝物瞬间化为灰烬。
保存下来的那些文物也没有讨好,当时的专家们根本不懂爱惜文物,不仅损坏了很多文物,甚至连万历帝本人的遗骸跟棺椁都被丢弃在一边,后来因时代原因考古工作搁置,可怜的万历帝就这么被附近村民一把火给烧了,棺材板还被拿去当柴火烧。
折腾完定陵不算,郭沫若又把目光放到了武则天的乾陵跟秦始皇陵上,这下子大家说什么也不同意,并且特地制定了100年内不准随意再开任何皇陵的规定,这才将这些大名鼎鼎的皇陵保存了下来。
有人估计要问了,不是说不准挖皇陵吗,那秦始皇兵马俑怎么来的?这还真是个意外。1974年,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无意间挖出了一些''瓦爷头''。啥叫瓦爷?古代寺庙中供奉的那些雕像。一开始大家还挺惧怕,唯独一个叫杨志发的农民读了点书,发觉有些不对劲,因此带着个瓦爷头辗转找到文物部门,这才发现原来此处就是大名鼎鼎的兵马俑坑。
在挖掘出举世瞩目的兵马俑之后,科学家们还找到了一批十分神秘的青铜剑。这批剑被陶俑们背负在身上,因此称之为''背剑俑''一共有19把,只不过第19把被倒下的陶俑给压弯成了折角,其余的剑都保存得十分完好。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青铜器在文物界中的地位,毕竟我们平常看一些鉴宝节目,包括看古玩市场,基本不是陶瓷就是金银玉石,根本见不到什么青铜器。实际上这并非青铜器不值钱,而是因为其太值钱。
《文物法》中明确规定了青铜器不准售卖,尤其是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因此这批青铜剑一出现立刻就俘获了在场专家们的目光。随着专家们对这些秦剑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剑的身上所隐藏的秘密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专家们测量了这批秦剑的外形,发现这些剑的剑身有八个棱面,棱面之间的误差还不到一毫米,每把剑的外形都做到了完全统一,堪比现代工业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制式装备,这样的技艺已经足够令人惊叹,但更神奇的事情还在后面。
秦朝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但这些以铜作为主要原料的秦剑居然身上没有半点锈迹,没有半点腐蚀痕迹。秦人是怎么做到每每把剑之间的误差这么小的?在进一步的文献出土之前恐怕还无法考证。于是专家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到了秦剑的防锈工艺上,想破解2000多年青铜剑未生锈之谜。
经研究发现在秦剑的表面有一层厚度只有不到0.6微米的铬金属化合物,而正是在这些铬的作用下,这批秦剑才做到了数千年不腐不朽。在现代历史上,铬这种金属是1797年才正式被人类发现,而秦人虽不知道这批金属叫铬,但却比现代人早用了两千多年。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铬的熔点在1970摄氏度,而各种资料都显示以咱们古人的冶炼技术,最多只能得到1300摄氏度的高温,那么古人是如何在温度不够的情况下将铬用于锻造刀剑的呢?亦或是秦人有某种神秘技术,能够取得2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然而史料关于这一切基本上只字不提。
不过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秦人是怎么给剑镀铬的。他们采用了一种如今被命名为铬盐氧化法的技术,将剑身浸泡在含有铬盐的化合物中加热,进而给剑赋予耐腐蚀的特性。这一技术直到二战时才被德国应用,之后又被美国抢注专利,但看看这些青铜剑,我国的铬盐氧化氧化技术却已经领先了他们2000多年。
这些青铜剑中最大的惊喜来自于那神秘的第19把剑,也就是被压弯了的那把。这第19把剑神奇在哪里?当科学家们将剑挪出兵马俑的身底后,原本已经弯折的剑身竟缓慢回弹到了笔直的状态!这样的情况直接镇住了在场的众人。
现代科学有一种名叫记忆金属的技术,其实是可以实现这种类似的功能,但两千年前的秦人怎么可能掌握这种技术?实在让人匪夷所思。科技远超现代不一定,但肯定远超百年前,至于秦朝究竟如何拥有这么神奇的技术,或许所有的谜团在秦皇陵地宫中才能得到解答。
秦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王朝,秦剑的出土有力的佐证了秦朝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的技术。随着更多关于秦朝的文物出土,未来我们将了解到更多关于秦朝的趣闻与典故。其实至今都有人不能理解,战国七雄中秦国明明是位置最差的那个国家,为何最终却是它横扫六国?
真正了解了秦朝历史后就会发现,秦朝的历代君主就没有一个拉垮的,代代励精图治,才有了嬴政一统天下的壮举。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4:04
因为古代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虽然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够完善,但是他们想出的方法却并不比现代人差,所以才做出了一把超越现代的青铜剑。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4:05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人非常的有智慧,还有就是是人们的知识非常的渊博等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4:06
因为青铜剑制造技术已经失传,秦始皇陵中出现一把青铜剑,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