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必要性,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4:2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18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扩展资料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 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
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广普通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18
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
扩展资料:
普通话普及是脱贫攻坚、推动贫困人群融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一座基础桥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教育部、*扶贫办、国家语委日前印发《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其中强调,要将普通话普及率的提升纳入地方扶贫部门、教育部门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列入驻村干部和驻村第一*的主要工作任务,力求实效。要将普通话学习掌握情况记入贫困人口档案卡,消除因语言不通而无法脱贫的情况。
将普通话普及率的提升纳入扶贫绩效考核,表面看,是给地方扶贫工作增加了一项内容,尤其是在落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相关部门肩上的担子可能更重了。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西部和东部的普通话普及率相差20个百分点,大城市普及率超过90%,而许多农村和民族地区只有40%左右,有的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甚至更低。有人因此认为,扶贫考核普通话普及,徒增负担,不要也罢。
这是一种误区。将普通话普及纳入扶贫考核,不仅很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宏观上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需要有一个“共同语”,以方便交流,进而增强人民凝聚力、向心力和国家认同。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重要目的之一便是提升国民整体的语言文化素养。这种素养的提升,城市居民不能落下,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民族地区也不能落下。
微观上说,在扶贫工作中推广普及普通话,可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长期以来,一些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存在的语言交流问题,日益成为精准扶贫的障碍之一。
很多群众不会说普通话,甚至不少基层乡镇干部也说不上几句,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扶贫开发、创业指导、技术培训、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动的开展。而这些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即使外出打工,也会因“语言关”面临应聘难、租房难、学习技术难等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推广普通话也是一种扶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18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活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19
普通话的最大意义就是交流方便,以什么话为一个国家官方语言是另一回事,一旦确立,就应该人人学习,这一点说来容易,但做起来有许多心理障碍在里面。
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世界各国人们一拥而入,他们操着许多语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共操英语,为西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西部精神的重要组成。
放弃自己的母语需要很大的勇气,正是大家愿意接受新东西,不怕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大家才能统一到英语上。人们不再是波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是美国人,没有隔阂,没有帮派,没有歧视,没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为准则,而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西部精神是开放的精神。
现代中国还有许多西部式的地区,比如石油城,搞石油的都来自全国各地,聚到一起以后,全都说通用的普通话,成为所在省的风景线,在这些地方没有本地人,全都是外地人,同样以合理为准则,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去过这些地方的人都赞叹当地的美国西部式的开放文化。
中国许多地区曾经是新生地,例如上海和青岛、天津,但是时间一长,这种开放的精神就淡化了,人们开始封闭起来。上海就很典型。
上海人来自全国各地,以无锡、宁波、苏州等地为多,最初大家并不互相排斥,共同合成了“上海人”。但逐渐地,产生了上海小圈子的意识,上海人在文化上是自卑的,他们尤其在苏州人面前直不起胸来,苏州是有文化的,上海是没文化的,苏州是文明的,上海人是没教养的粗野的。但上海人在其它地区面前又很神气,“愿和苏州人吵架,不和宁波人说话。”尤其是苏北人,被歧视到全国出名的地步。
在现代社会,说普通话是有文化、开化的标志。例如济南青岛,都曾经是方言地区,现在除了一些老人,极少再有人说山东话了,看山东卫视新闻节目,大街上无论记者采访到谁,对方都操一口普通话。说普通话为荣,说普通话前卫,已经成了有文化的人的共识,连农村小学都全面施行了普通话教学,山东农村出来的打工者,没有不会普通话的。不会说普通话,会被认为是老土,这是发达地区的人的心态。
但上海、天津这样的城市仍然很落后,他们有明确的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概念,以上海人为荣,外地人是老土。有人说一句话,先听口音,是本地人说的,再想地不对,外地人说的,听也不要听。自己歧视外地人,再说普通话不是要被人当外地人看?说本地方言首先是胆小的结局。
说方言的是老土,这话一点也不错的。说天津话的人就是土,说上海话的也就是土。他们一生都在上海,许多人连火车也没坐过,根本不知道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子,哪里都比上海强。幸亏现在有了埔东,上海人不要坐火车,他们的旁边的现代化的埔东已经说明了上海是多么落后。现在人们一说上海发达,其实说的是埔东,埔东都是上海人心目中的外地人,真正的老上海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井底之蛙,上海人、天津人,全一个味儿。
要是不建埔东,上海人做梦也想不出立交桥、宽马路、环线是什么味儿,上海人不懂飘流,没人有旅游帐蓬,没人玩儿过125CC的摩托,更不懂开着四轮驱动的军用吉普的感觉。你要说青岛已经很少自行车了,天天骑车的上海人一定不信。这一切,与上海人、天津人坚守方言互成关系。
说普通话的人就是开化,他们能接受新东西,能抛弃旧东西。说方言的人就是落后没文化,他们远离现代文明,与新东西格格不入,家有弊帚,享之千金。连个普通话都不能接受,还能接受什么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20
普通话的最大意义就是交流方便,以什么话为一个国家官方语言是另一回事,一旦确立,就应该人人学习,这一点说来容易,但做起来有许多心理障碍在里面。
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世界各国人们一拥而入,他们操着许多语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共操英语,为西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西部精神的重要组成。
放弃自己的母语需要很大的勇气,正是大家愿意接受新东西,不怕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大家才能统一到英语上。人们不再是波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是美国人,没有隔阂,没有帮派,没有歧视,没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为准则,而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西部精神是开放的精神。
现代中国还有许多西部式的地区,比如石油城,搞石油的都来自全国各地,聚到一起以后,全都说通用的普通话,成为所在省的风景线,在这些地方没有本地人,全都是外地人,同样以合理为准则,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去过这些地方的人都赞叹当地的美国西部式的开放文化。
中国许多地区曾经是新生地,例如上海和青岛、天津,但是时间一长,这种开放的精神就淡化了,人们开始封闭起来。上海就很典型。
上海人来自全国各地,以无锡、宁波、苏州等地为多,最初大家并不互相排斥,共同合成了“上海人”。但逐渐地,产生了上海小圈子的意识,上海人在文化上是自卑的,他们尤其在苏州人面前直不起胸来,苏州是有文化的,上海是没文化的,苏州是文明的,上海人是没教养的粗野的。但上海人在其它地区面前又很神气,“愿和苏州人吵架,不和宁波人说话。”尤其是苏北人,被歧视到全国出名的地步。
在现代社会,说普通话是有文化、开化的标志。例如济南青岛,都曾经是方言地区,现在除了一些老人,极少再有人说山东话了,看山东卫视新闻节目,大街上无论记者采访到谁,对方都操一口普通话。说普通话为荣,说普通话前卫,已经成了有文化的人的共识,连农村小学都全面施行了普通话教学,山东农村出来的打工者,没有不会普通话的。不会说普通话,会被认为是老土,这是发达地区的人的心态。
但上海、天津这样的城市仍然很落后,他们有明确的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概念,以上海人为荣,外地人是老土。有人说一句话,先听口音,是本地人说的,再想地不对,外地人说的,听也不要听。自己歧视外地人,再说普通话不是要被人当外地人看?说本地方言首先是胆小的结局。
说方言的是老土,这话一点也不错的。说天津话的人就是土,说上海话的也就是土。他们一生都在上海,许多人连火车也没坐过,根本不知道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子,哪里都比上海强。幸亏现在有了埔东,上海人不要坐火车,他们的旁边的现代化的埔东已经说明了上海是多么落后。现在人们一说上海发达,其实说的是埔东,埔东都是上海人心目中的外地人,真正的老上海真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井底之蛙,上海人、天津人,全一个味儿。
要是不建埔东,上海人做梦也想不出立交桥、宽马路、环线是什么味儿,上海人不懂飘流,没人有旅游帐蓬,没人玩儿过125CC的摩托,更不懂开着四轮驱动的军用吉普的感觉。你要说青岛已经很少自行车了,天天骑车的上海人一定不信。这一切,与上海人、天津人坚守方言互成关系。
说普通话的人就是开化,他们能接受新东西,能抛弃旧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