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的翻译,孟子(节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7: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8:04
梁惠王对子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一直是尽心尽力的。黄河西部发生水患,我就把那里的人民转移到黄河东部,黄河东部发生水患也同样处理。我观察邻国的国主执政,也不比我对国家的治理更加尽心。邻国的国民没有减少,我国的国民也没有增加,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答:“大王对战争中发生的事情比较喜欢,我就用战争中发生的事情来做个比方。战争双方都敲响了战鼓,士兵已经战斗在一起,有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刃败走,有的跑了一百步,有的跑了五十步。战后,跑了五十步的取笑一百步的,你觉得如何?”
梁惠王说:“不应该,只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都是逃兵罢了。”
孟子说:“大王知道这个道理,同样应该知道,百姓比邻国多或少都是一样的。按照农时进行耕种,粮食就会多到吃不完。不用细网到河里打鱼,鱼鳖了会多到取之不尽。上山伐木也按树木的生长规律去做,木材也会多到取之不尽。有粮有鱼,木材用也用不完,使百姓活着能吃饱,死后可安葬,生活没有忧愁,大王的治国大道就完善了。五亩的住宅周围,种满桑树,王十岁以上的老人也可以穿上锦衣。家中饲养一些鸡鸭猪狗等家畜,等到饲养成熟,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吃到肉食了。一户人家耕种足够的耕地,不去影响他的耕种,数口之家就可以吃饱肚子了。在百姓中传播教育,使百姓知礼仪,懂长幼,尽孝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劳做于外了。年过七十的老人穿锦衣,吃猪肉,老百姓衣食无忧,国家还不能在诸候中称王的,从没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