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作家作品论述盛唐时代诗歌两大流派的艺术特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7:2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8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形成一个诗碑,至于山水田园诗之外的数量更多的写景诗反例显得不很突出了。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 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所以,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赏“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
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境界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8
盛唐边塞诗人和山水田园诗人,虽然都处在盛唐时代。但在创作实践上俨然是两个不同的流派。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题材到诗体,都各具特色。
首先从思想内容上看,边塞诗派,由于盛唐时期边境战争的频繁和疆土的扩大。诗人有边塞生活经历。其诗多描绘诗人戎马风尘的战斗生活,描绘祖国边疆的奇丽风光,抒写将士抗敌为国的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涯中的复杂矛盾情感。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早年怀有“云霄”之志,曾西游长安,以求官职,然而却失意而归。
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欲在边塞建功立业。由于际遇的殊异,才力的雄杰以及对边塞和戎马生活有长期的体验,他的边塞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盛唐边塞诗的精品。
诗中描写了战争的艰苦和战场的萧条,歌颂了广大士兵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不追求功名的爱国精神和斗争意志。同时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讽刺了将帅骄纵轻敌又不体恤士兵的误国误民的行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沉痛的对比句,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爱憎态度。“铁衣远戍辛勤久,王筋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由于战争久久不能停止,征夫思妇苦苦相思,诗中深刻表现了士兵思乡思亲的痛苦心情。特别是结尾处追思李广,以历史上的良将反衬当时将帅的荒淫,并以广大士兵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反衬当时将帅的*,深化了主题。
高适的《燕歌行》,不仅包括了一般边塞诗所描写的内容,而且还揭露了军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反映了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思想性比一般边塞诗强,不愧为唐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如盛唐时期的又一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他善于以浓重的色调描绘西北边疆的奇异景色,以及将士英勇报国不畏艰苦的精神。
如《走马川行》写飞沙走石:“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又如《白雪歌》写奇寒和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些奇丽壮美的边塞风光都在岑诗中反复出现。
在写自然环境恶劣的同时,又突出了广大将士征服自然,藐视艰苦、勇往直前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了将士们不畏艰苦的英雄气概、乐观精神和高昂的爱国热情。岑诗中有一些描写战争的场面,写得悲壮生动。
如《轮台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月动。”写出了排山倒海的军威。此外盛唐时代,还有一些以边塞诗闻名的诗人。如王昌龄的边塞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抒写了战士为国立功的英雄气概。王之焕的边塞诗《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塞外荒芜壮阔的背景,以羌笛吹凑的《折杨柳》的乐曲,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了对戍卒的深切同情。还有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抒写了将军正要纵情痛饮却被催促上战场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郁感伤。
总之,由于盛唐边境战争的频繁和疆土的扩大,边塞生活成了诗人们共同吟咏的题材。 山水田园诗派,则因盛唐人民生活的安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基本特征。
此派诗人的诗作,通过描绘山水田园景物,表现闲适静谧的情趣。如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山水隐逸是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在他的山水描写常常融入游子的漂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
他许多诗描写自己幽栖的生活,表现洁身自好的情趣,以及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描绘了田园景物的清新秀丽,描写了故人情谊真挚深厚,田家生活简朴可爱。又如盛唐又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他的山水田园诗虽然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
但有的表现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如《谓川田家》以野老、牧童、野鸡、眠蚕等形象,编织成静谧悠闲的田园风光,表现出安适自得心境,审美趣味较高。又如《山居秋瞑》、《鸟鸣间》、《山中》使人得到新鲜有趣的想象。
还有一些意境开阔、气魄雄伟,如《终南山》写终南山的崇峻广大,气象万千。《汉江临眺》写极目远眺所见景物,高远壮阔,奔放宏伟。另一些山水田园诗则反映出一种空寂的意境和寂寞的感情,如《鹿柴》写空寂凄清的环境,表明了作者对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的追求。
总之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截然不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8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形成一个诗碑,至于山水田园诗之外的数量更多的写景诗反例显得不很突出了。古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佳山胜水的自然美在艺术上的再现,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孟浩然、王维、范成大、杨万里等,李白、杜甫、欧阳修、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鉴赏山水田园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 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
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所以,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赏“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
②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境界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8:58
盛唐边塞诗人和山水田园诗人,虽然都处在盛唐时代。但在创作实践上俨然是两个不同的流派。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题材到诗体,都各具特色。
首先从思想内容上看,边塞诗派,由于盛唐时期边境战争的频繁和疆土的扩大。诗人有边塞生活经历。其诗多描绘诗人戎马风尘的战斗生活,描绘祖国边疆的奇丽风光,抒写将士抗敌为国的乐观豪迈精神及在征戎生涯中的复杂矛盾情感。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早年怀有“云霄”之志,曾西游长安,以求官职,然而却失意而归。
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欲在边塞建功立业。由于际遇的殊异,才力的雄杰以及对边塞和戎马生活有长期的体验,他的边塞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也是盛唐边塞诗的精品。
诗中描写了战争的艰苦和战场的萧条,歌颂了广大士兵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不追求功名的爱国精神和斗争意志。同时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讽刺了将帅骄纵轻敌又不体恤士兵的误国误民的行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沉痛的对比句,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爱憎态度。“铁衣远戍辛勤久,王筋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由于战争久久不能停止,征夫思妇苦苦相思,诗中深刻表现了士兵思乡思亲的痛苦心情。特别是结尾处追思李广,以历史上的良将反衬当时将帅的荒淫,并以广大士兵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反衬当时将帅的*,深化了主题。
高适的《燕歌行》,不仅包括了一般边塞诗所描写的内容,而且还揭露了军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反映了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思想性比一般边塞诗强,不愧为唐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如盛唐时期的又一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他善于以浓重的色调描绘西北边疆的奇异景色,以及将士英勇报国不畏艰苦的精神。
如《走马川行》写飞沙走石:“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又如《白雪歌》写奇寒和大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些奇丽壮美的边塞风光都在岑诗中反复出现。
在写自然环境恶劣的同时,又突出了广大将士征服自然,藐视艰苦、勇往直前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表现了将士们不畏艰苦的英雄气概、乐观精神和高昂的爱国热情。岑诗中有一些描写战争的场面,写得悲壮生动。
如《轮台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月动。”写出了排山倒海的军威。此外盛唐时代,还有一些以边塞诗闻名的诗人。如王昌龄的边塞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抒写了战士为国立功的英雄气概。王之焕的边塞诗《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塞外荒芜壮阔的背景,以羌笛吹凑的《折杨柳》的乐曲,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表现了对戍卒的深切同情。还有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抒写了将军正要纵情痛饮却被催促上战场时的复杂心情。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忧郁感伤。
总之,由于盛唐边境战争的频繁和疆土的扩大,边塞生活成了诗人们共同吟咏的题材。 山水田园诗派,则因盛唐人民生活的安逸,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基本特征。
此派诗人的诗作,通过描绘山水田园景物,表现闲适静谧的情趣。如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山水隐逸是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在他的山水描写常常融入游子的漂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不免染上一层冷清的色彩。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
他许多诗描写自己幽栖的生活,表现洁身自好的情趣,以及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描绘了田园景物的清新秀丽,描写了故人情谊真挚深厚,田家生活简朴可爱。又如盛唐又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他的山水田园诗虽然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
但有的表现大自然的幽静恬适之美。如《谓川田家》以野老、牧童、野鸡、眠蚕等形象,编织成静谧悠闲的田园风光,表现出安适自得心境,审美趣味较高。又如《山居秋瞑》、《鸟鸣间》、《山中》使人得到新鲜有趣的想象。
还有一些意境开阔、气魄雄伟,如《终南山》写终南山的崇峻广大,气象万千。《汉江临眺》写极目远眺所见景物,高远壮阔,奔放宏伟。另一些山水田园诗则反映出一种空寂的意境和寂寞的感情,如《鹿柴》写空寂凄清的环境,表明了作者对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的追求。
总之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