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2 01: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3:25
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通仅限于诗风的互相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拓展资料:
南北文学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北周大定元年,相国隋王杨坚受周禅即帝位,改元开皇,国号隋,是为隋文帝。开皇九年,隋师渡江入建康,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投降,陈亡。中国经历了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分裂,至此重新统一。
南北统一后文化政策的改变,隋朝推行科举制,较为公正地选拔人才,有效弱化世族垄断仕途的现象。除此以外,统治者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在隋文帝时期,他沿袭北朝传统,不过出于“正统”地位的考虑。
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江左文化。儒学和文艺被纳入了政治教化的范畴,隋文帝本人也“躬行节俭”。在他的影响下,隋代前期形成了一股崇尚质朴的社会风气,但与此同时,也难免文化思想相对保守。隋文帝之子隋炀帝继位,但隋炀帝的文化思想与隋文帝不同。
隋炀帝对江左文化的认可,完全出于对其审美属性的兴趣,此时儒学不是局限于完全为政治服务的工具。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与南北朝时期相比,其内容和风格变化并不明显。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
一是北齐、北周的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人,他们同时也是北朝诗风的代表。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虞自直等人,他们把南朝诗风直接带入隋朝。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甚至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南朝宫体诗本身是衰老的,但其声律十分优美。到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就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卢思道的《从军行》是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名作,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的南朝歌行体,明显体现出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也发生了变化。真正能够体现隋代诗歌创新价值的应该是隋炀帝,他有诸如《春江花月夜二首》等清丽明快之作。
这些作品既包含了北朝文化的刚健俊朗,又吸收了南朝文化的清新隽秀,创作了一种全新的美学风格。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至于隋代的散文,处于骈体已很难发展而散体未能振起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