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左右为难时韩信为什么还要请封齐王?原因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1 11: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6 19:52
秦朝末年,刘邦以一介平民之身,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夺得了天下。在这个过程中,汉初三杰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他们分别是韩信、萧何和张良。而在这三个人当中,韩信的作用更大一些,毕竟乱世之中,带兵打仗能力是最重要的。
可惜,这三人中却只有韩信没有得到善终,而他之所以没能获得善终,其根源应该是从他向刘邦讨要代理齐王开始说起。
事实上,韩信的这一行为确实称得上诡异。
一方面,韩信趁刘邦前线困难之际,向刘邦讨要代理齐王,另一方面,他又拒绝了项羽三分天下的建议。
要知道,当时刘邦抵抗项羽十分吃力,韩信说得好听是讨要,说得难听就是威胁,就像刘邦所言:
“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这究竟是为何呢?
兔死狗烹,韩信知道,讨要齐王,以求自保
兔死狗烹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尤其是韩信这种能力突出,又是别人臣子的人。
彭城之战以后,刘邦几十万大军被项羽击败,刘邦集团危在旦夕,此时,韩信提出了开辟敌后战场,包围项羽的战术,实际上是十分合理的。
可坏就坏在这里。
韩信开辟北方战场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韩信的威望达到一个巅峰,更令人无语的是,韩信突然就变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
这很关键。
如果说,之前的韩信只是刘邦手底下的一个棋子,那么灭赵灭齐以后的韩信,就成为了棋手。这从后来项羽的拉拢上就能看出。
别说是刘邦不放心了,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放心。偏偏韩信灭齐的时候,还和刘邦产生了一丝嫌隙。
韩信灭齐之前,刘邦是派了郦食其去游说齐王的,而且还成功了。可是韩信在知道此事的情况下,依旧出兵了,其结果就是郦食其被齐王杀害。
这在刘邦看来,是一种什么行为呢?
夺权行为。
齐王归降刘邦,那么韩信就不会获得齐地,也不会拥有这么庞大的势力。而齐王的存在更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抵抗势力膨胀的韩信。
这对于在前线作战的刘邦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即帝王所谓的驭下之术。皇帝不怕你强大,就怕你一家独大,平衡很重要。
可惜,这平衡被韩信打破了。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韩信是看穿了这一点,才会作出这诡异行为。他不想背叛刘邦,毕竟刘邦是伯乐,可是他也不想莫名其妙被刘邦杀害,于是就有了讨要齐王的行为。
因此,从这里来看,韩信是没错的,至少在他看来是没错的。
韩信唯一错的可能就是低估了刘邦的果断
垓下之战,楚军被灭,项羽乌江自刎,大局已定。此时的众人应该是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可是刘邦没有。
灭项羽以后,刘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了韩信的兵权,并改其齐王为楚王,是为釜底抽薪。
刘邦的这一招,只能说甚妙。
韩信灭齐地以后,在齐地经营良久,不说势力根深蒂固,也算是颇为熟悉了。结果,刘邦直接将其改成了楚王,管辖楚地。
楚地,韩信故乡,他无法拒绝。可楚地同样是项羽故乡,韩信作为诛杀项羽的罪魁祸首,被楚人仇视,还能在这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吗?
因此,刘邦的这一招可谓是一举两得。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没有了齐地势力的韩信被人诬告造反,被贬为淮阴侯,韩信的威胁大大降低。
而韩信这种心高气傲的人又怎么受得了这种委屈,终究是走了造反这一步,最后被吕后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