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08 01:3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3:40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人,祖籍江苏无锡,*党员,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专业是生药学;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分,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和 “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卓越贡献,与威廉·C·坎贝尔、大村智共同被诺奖委员会授予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三人发展出针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具有*性作用的疗法”,屠呦呦独享其中一半奖金。
2019年6月,屠呦呦团队针对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
一、人物影响
1、母校纪念
2015年10月,呦呦高中母校宁波效实中学的各地校友会共同倡议为屠呦呦塑立铜像,并将自筹制作资金。屠呦呦塑像确定由著名雕塑家、南京油画雕塑院院长王*塑制作,塑像将放置在效实中学校园内。
2、故居入选
2015年12月8日,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与遗产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浙江宁波召开,在公布的第一批宁波市历史建筑名单中,屠呦呦故居成为入选的421处历史建筑之一。
3、人物传记
2015年12月10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屠呦呦传》开始首发在宁波书城举行。该书还将推出日文版、阿文版。首发式上,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与宁波*副*余红艺共同为《屠呦呦传》新书揭幕。屠呦呦唯一的博士生王满元,受其嘱托参与了整本书的编写过程。
二、获奖记录
1、2019-09-17 共和国勋章(获奖)。
2、2019-5 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获奖)。
3、2019-1-14 入选BBC“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候选人)。
4、2018-12-18 改革先锋[20] (获奖)。
5、2017-01-09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屠呦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屠呦呦参加诺贝尔颁奖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3:40
屠呦呦,浙江宁波人,祖籍江苏无锡,*党员,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和他的同事在植物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3:41
自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传来之后,关于她的身世一直成谜。有人说她的父亲经商,有人说他的父亲是位老中医,甚至还有人说屠呦呦的父亲做过宁波市的*,唯一能够确认的反而是她的亲舅舅,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经济学家姚庆三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3:41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浙江宁波人,祖籍江苏无锡,*党员,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