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0: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2:34
贾宝玉衔玉而生,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在曹雪芹的构思里,贾宝玉的前身是“顽石”和神瑛侍者,——神瑛借腹投胎,是为贾宝玉;“顽石”幻形,化作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吐出来的那块“通灵玉”。 “通灵”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它与贾宝玉一而二,二而一,一块神奇的石头幻形入世,游历人生,这就是贾宝玉的故事,是《红楼梦》的*和全部。 (一) 事情原本就是荒唐的:一家子生了一个孩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他就是贾宝玉。 这件事曾经是都中的一大新闻,用冷子兴的话说,也算一件“新奇异事”。 贾政也说过,“才养他的时候满街的谣言,隔了十几年略好了些”,此见小说第95回。贾政是贾宝玉的亲爹,他这么说,可见这事是有的;知道的人不少,至少贾府所在的一条街传遍了。 同样是十月怀胎,刚生下的孩子,嘴里怎么会吐出一块玉呢? 但事情就是这样,无可怀疑: 王夫人说,贾宝玉“养下来就嘴里含着的。古往今来,你们听见过这么第二个么”。王夫人是贾宝玉的生母,她应该不会说谎。 贾母相信“这是宝玉的命根子”,她还说过,“这玉满城里都知道”。 贾政以为不祥,他说:“家道该衰,偏生养这么一个孽障!” 凡此种种,都证明这件事应该是真的,贾家人没有说谎,他们也没必要撒这个弥天大谎。至于这件事主何吉凶,是福是祸,人们无从判断。贾母相信这块玉是能辟邪的,其实,有这一点好处就够了。 还有袭人,她可以做旁证。 袭人是贾宝玉的贴身丫头,她原是贾母身边的,后来贾母给了贾宝玉。刚进贾府,林黛玉问袭人:“究竟那玉不知是怎么个来历?上面还有字迹?”袭人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得说,落草时是从他口里掏出来的。”这个细节写在小说第3回。 到第19回,元妃省亲之后,袭人请假回自己的家,贾宝玉随后跟了她去。袭人趁这个机会从贾宝玉项上把通灵玉摘下来给她几个姊妹们看,袭人说:“你们见识见识。时常说起来都当希罕,恨不能一见,今儿可尽力瞧了。再瞧什么希罕物儿,也不过是这么个东西。” 说不稀罕,袭人其实是很当回事的。一次贾宝玉从外边喝酒回来,安顿他上炕睡觉时,袭人特别摘下通灵玉,“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次日带时便冰不着脖子”。第98回贾宝玉的玉丢了,袭人吓得直哭,她说:“进来的谁不知道这玉是性命似的东西呢,谁敢捡了去呢。你们好歹先别声张,快到各处问去。若有姐妹们捡着吓我们顽呢,你们给他磕头要了回来;若是小丫头偷了去,问出来也不回上头,不论把什么送给他换了出来都使得的。这可不是小事,真要丢了这个,比丢了宝二爷的还利害呢。”由此可见,袭人眼里的玉比人更重要。 (二) 这是贾宝玉与生俱来的一块玉。但对于这块跟自己性命攸关的东西,贾宝玉却完全不以为意。 此见第3回,林黛玉初进贾府,贾宝玉问她“可也有玉没有?”林黛玉说,“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贾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贾宝玉并不拿“通灵宝玉”当做他与众不同的表征,他的意思是,“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另有一次,见于第29回。林黛玉说起“金玉”一事,贾宝玉不高兴,他“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袭人劝他,他冷笑道:“我砸我的东西,与你们什么相干!”到第32回,因为丢了金麒麟,史湘云说贾宝玉:“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贾宝玉说:“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可见,不拿自己的玉当回事,甚至连官印都视为无物,这就是贾宝玉的怪脾气。 不过,一个人生下来就带着一块玉,毕竟是件稀罕事儿,它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也曾经是都市里的一大新闻。故事在不动声色中渐次展开。消息仿佛是在有意无意间透漏出来的:千里之外的一个小酒肆里,两个闲人同席而坐。贾雨村因问: “近日都中可有新闻没有?”冷子兴道:“倒没有什么新闻,倒是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这小小的异事指贾宝玉衔玉而生,冷子兴说,“你道是新奇异事不是?” 这条新闻的价值随即便被低估了。如同主流媒体通常不屑一顾的那种小道消息,它流播于市井百姓中间,因为荒诞不经,难免随风而来,随风而去。 人群中凸现出精通时尚之学的贾雨村。 贾雨村是一个自视甚高的读书人,就连同为读书人、神仙一流人品的甄士隐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得知市井百姓关于贾宝玉的一些传闻,贾雨村当即表态:“非也!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贾雨村的认识源自儒家学说,即“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贾雨村是熟谙历史的,尧舜禹、文武、孔孟乃至朱熹是前一种人,蚩尤、共工以致秦始皇、曹操、秦桧等属后一种人。贾雨村给当今社会的定位是“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在这样一种社会形态下,贾宝玉这种人极可能是“正邪两赋”,如同“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一类人,他们与众不同,“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虽无大害,却不可等闲视之。 贾宝玉生在贾家。贾雨村说,这种人“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他像是给贾宝玉定了性。 不能认为贾雨村的思想代表了曹雪芹。 贾雨村的说辞有一个明显的漏洞:他所推崇的仁人君子,文武周公以下,没有一个是历代帝王;而他所谓“正邪两赋之人”里,既有许由这样的隐君子,又有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这些败国之君。 贾雨村的理论高深莫测,难怪冷子兴被蒙住了,他的理解是:“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贾雨村的回答则是:“正是这意。”如此,依照贾雨村的理论,贾宝玉将来或者是“王侯”,或者是“贼”,正所谓“若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贾雨村所意料的那样。 贾雨村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后路,即“情痴情种”。但这样一来,却有些讲不通:贾政批贾宝玉“将来酒色之徒耳”,冷子兴也说他“将来色鬼无疑了”;而这,和“情痴情种”又有多大区别呢? (三) 以下是《礼记·中庸》里的一段文字:“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古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之培之,倾之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必受命。”这段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这样的:“孔子说,舜这个人,可算是大孝子吧!他有圣人的品德,有天子的尊贵,四海之内都是他的财富,死后在宗庙里享受祭献,子子孙孙永远保持祭祀。所以,大仁大德的人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地位,必然会享有应得的俸禄,必然会得到应有的名声,而且必然会获得高寿。所以,天生万物,必定要依据自身的材质来决定是否厚施,能栽培的就一定栽培,要倾覆的就只能倾覆。《诗经》上说,‘欢喜快乐的君子,具有光明的美德,能任用贤臣能安定庶民,从上天那里得到福禄。上天保佑,福禄能永远享受。’所以,大仁大德的人必然会得到上天之命而成君王。” 这段话深刻体现了儒家的天命思想。 贾宝玉是“天降奇人”。按理,对这样一个人的横空出世,标榜君权神授的朝廷和当今天子不可能置若罔闻,无动于衷。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曹雪芹故布疑阵,把读者骗过了。 贾宝玉降生于“四大部州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这里一代代的帝王都是承天授命,都是上天之子。 贾宝玉来历不明。今天的读书人知道他是一块石头下凡历劫,但书中的人不知道,——除了一僧一道之外(或许还有甄士隐),贾政不知道,王夫人不知道,贾母不知道,冷子兴不知道,贾雨村不知道,……乃至北静王、皇上都不知道。 问题就此提了出来: 我认为,这是解读《红楼梦》的第一个问题。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贾雨村灌输给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