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民革命土地政策的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0:2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26
一、 土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土地*战争时期)
土地*,指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中国*党在*根据地开展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1931年春,*总结土地*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的胜利。
为了保证土地*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
土地*使广大贫雇农*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湘鄂赣*根据地,仅半年之内,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达3万多人。鄂豫皖*根据地的黄安七里坪的一个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农民入伍。
土地*战争时期,中国*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县(市),参加起义的工农群众和*士兵有数百万人。这些起义,高举土地*和武装斗争的旗帜,给*反动派的**以有力的回击。起义保存下来的武装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来源。
二、 三次土改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41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
意义: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第二次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中国*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贯彻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这种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斗争时期,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上中立富农的*.
意义:
1.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2.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3.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上经济上翻了身;
4.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6.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
7 巩固了国家政权。
三、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是指在中国*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27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