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资料《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0:1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5:04
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1
、
中英鸦片战争
(
1840
—
1842
年)
(
1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
2
)导火线:
1839
年
林则徐
领导的
虎门销烟
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
3
)主要经过:
1840
年
6
月
,英国挑起战争。
1842
年
8
月
,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被
迫求和签订
《南京条约》
。
(
4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
割地
——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
赔款
——
2100
万银元
③
通商
——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
协税
——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
5
)
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
—
1860
年)
(
1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2
)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
3
)主要经过:
1856
年
10
月
英、法发动,
1860
年
,
英、法
军队进攻北京,
火烧圆明园
,
*
趁火打劫,共
割占了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公里
。
(
4
)
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
“
洋*队
”
。
李秀成在青浦大胜
洋*队;
1862
年
,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队头目华尔,这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
侵略的典型事例。
太平天国运动
(反帝反封)
(
1851
-
1864
年
)
1851
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
年
3
月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影响达
18
个
省,动摇了清*的统治,因此,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
、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新疆的阴谋,清*任命
左宗棠
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
左宗棠采取
“
先北后南,
缓进急战
”
的策略,
收复
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
新疆
全部领
土。
19
世纪
80
年代
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收回伊犁;
1884
年
,清*在新
疆设立行省。
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5
、
甲午中日战争
(
1894
—
1895
年
)
(
1
)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
2
)经过:
1894
年
,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
邓世昌
英勇抗敌,以身殉
国;日军在
旅顺
进行
大*
;
1895
年
初,日军攻占
威海卫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
4
月
,
李鸿章
与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签订了《马关条约》
,战争结束。
(
3
)
《马关条约》
的主要内容
①
割地
——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
赔款
——
2
亿两白银
③开放
通商
口岸
④
设厂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
4
)台湾爱国志士徐骧、刘永福打击日军,反对割台;
(
5
)
影响: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
—
1901
年
)
(
1
)起因:从
1898
年
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
2
)
经过:
1900
年
由西摩尔率
英俄德美日法意奥
八国联军入侵,
攻占天津,
随后攻陷北京,
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
1901
年
,清**签订《辛丑条约》
。
(
3
)
《辛丑条约》
的主要内容
①
经济
—
赔款白银
4.5
亿两
②
*
—
清*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
外交
—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
军事
—
清*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4
)
影响: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
主权,使清*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7
、
洋务运动
(
19
世纪
60
年代
—
90
年代
)
(
1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
2
)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
3
)
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
4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
(
5
)时间:
19
世纪
60
—
90
年代
(
6
)主张: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
7
)代表人物:*
—
奕欣
地方
—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
8
)主要内容:
前期
—
以
“
自强
”
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
安庆内军机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简称
“
两局一所
”
)
后期
——
以
“
求富
”
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
汉阳铁厂、湖北
织布局
(张之洞)
。后来还筹建了
北洋、南洋、福建
三支海军,兴办了
京师同文馆
等一批新
式学堂。
(
9
)
结果
:
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
(
10
)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
(
11
)
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因而成效不大,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价人才,客观上为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
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
、
戊戌变法
(
1895
年
—
1898
年
)
(
1
)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2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维新派
(
3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
4
)
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
5
)主要经过:序幕
—
1895
年
,康有为、梁启超发起
“
公车上书
”
。发展
—
康有为、梁启超
创办《万国公报》
(后更名为《中外纪闻》
)
,
组织强学会
,
宣传变法
,
维新派*团体形成
。
*
—
1898
年
,
光绪帝
发布变法法令,
前后持续
103
天,
史称
“
百日维新
”
(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
—
1898
年
9
月
,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
谭嗣同等六人
被杀害,变法失败。
(
6
)
“
百日维新
”
的
主要内容
经济上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
—
训练新式军队
;
*上
—
改革*机构,
裁撤冗
官,任用维新人士;
文化教育上
—
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