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牧童短笛对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4:3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01
钢琴曲《牧童短笛》是一首驰名中外的优秀作品。多年以来,一直作为中外著名钢琴大师音乐会上常备的演奏曲目之一,经久不衰。
该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先生于1934年创作,适时欧洲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来我国举办征集“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的评选活动,这首作品荣获头奖。今年7月18日、20日,我国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先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和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独奏音乐会上演奏贺绿汀先生的《钢琴小品五首》,《牧童短笛》就是其中之一,可见这首曲子在世界钢琴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曲短小精致,旋律优美生动,具有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和淳朴的田园风味。曲名原为《牧童之笛》,后来根据我国流传的歌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改为《牧童短笛》。这首钢琴小品以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的模仿出了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从而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清新的旋律,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正在悠然自得地吹着笛子,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纤尘不染的大自然中。
《牧童短笛》的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A段采用我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同时又将西洋调式中复调的创作手法进行了非常巧妙的结合。右手以民间风味的主题牵引出左手如空旷田野回声似的对题。在谱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左、右手弹奏的很多乐句完全是用五个音组成,即宫、商、角、徵、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声调式。后半部分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偏音,形成了六个音的组合,也就是我们说的六声调式,旋律非常富有我国的民族特色。在此段中,相同的乐句有多处两次连续出现,但在力度上又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这样运用了不同的力度来表现相同的旋律就自然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如强的乐句我们可以想象成声音在近处传来,弱的乐句是从远处传来;或是一个在大声的吹,一个在小声的模仿等等。同时,不断变化的声音力度也使旋律有了很强的音乐层次。在演奏时应特别注意 mp、mf、f、p、pp各种力度符号的准确表现以及右手主题与左手对题的准确配合,要用歌唱的感觉去弹奏,特别是弱句子的手指触键要多用“放”的感觉去体会。另外,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要把握准确。
B段在情绪上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采用了民间舞蹈的节奏,旋律欢快有趣,描绘了天真无邪的牧童在愉快的玩耍、嬉戏的情景,由A段的复调音乐变为了主调音乐。左手采用了跳跃式的伴奏音型,右手在旋律的进行中加入了大量的装饰音(上波音),更加贴切地模仿出了笛子的颤音奏法。弹奏时不可将三个音的时值弹成三连音的感觉,要前两个短促而轻巧,力量集中在第三个音上。应注意手指灵巧,声音干净、清脆、明快,还应注意指尖触键时的敏捷性。左手伴奏部分几个跨度较大的音应注意落键的准确性。另外,要知道此段的开始音是在第一拍的后半拍起的,也就是说是一个弱起的小节,弹奏时应准确把握好强拍的位置。踏板要运用准确,不可踩得过长。整段的演奏要表现出旋律的高低起伏。
再现段又回到了A段的旋律,但在保持A段骨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装饰性的音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加花,其方式是多在二八的节奏中加入两个音符变成了四十六的节奏,使得主题的旋律更加优美动听。弹奏时应注意加入的旋律音要准确,不能随意的增减音符。
这首乐曲的三个乐段都不是很长,但每一句的旋律都是精华。我们应该始终带着一种心情去演奏,要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个天真的牧童,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那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美好心情,用心去感染自己,感染听众。
这首曲子使用了欧洲音乐中复调、和声、曲式等理论原则,但却完全消除了欧洲音乐的审美影响,表现出了完全中国化的音乐美。贺绿汀先生用令人信服的实践确立了中国钢琴曲这一新的中国音乐形式,对于解决中西音乐关系问题,对于整个中国新音乐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也为世界钢琴音乐增添了一个新的品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02
其实这首曲子是可以不踩踏板的,如果要踩的话,那么前段不踩,中段开始比较活跃的那部分在每小节的第一个音(就是每小节的强拍音)上稍踩一下,后段同前段一样,因为这前后两乐段是复调织体,如果踩踏板会使声部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