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3:0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29
一、弘一大师的书法,文文雅雅、一派雍容,那样的内容(多是*)就该配那样的字。那不是华贵的庙堂气,不是寒俭的山林气,不是锋芒毕露的才子气,更没有伦父愚氓的痞子气。他写字多是行楷书,不讲究大小参差、错落有致,也不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牵绕连带。字的大小基本一致,而且笔划的粗细变化亦不大。这样的写法易成“算子”。
二、弘一大师的书法欣赏:
扩展资料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叔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30
弘一法师在书法上用的功夫是令人惊叹的,上至秦砖汉瓦、钟鼎铭文,下及魏晋六朝、唐宋碑版,他无不涉猎;而更可贵的是他能法古不泥,推陈出新。
看弘一法师早期脱胎于《张猛龙碑》自成一格的作品,你定会为原本开张雄强的碑风在他的笔下竟变得如此含蓄阴柔而惊异,也使你为作者的才气深深折服。
弘一法师的书法取精而用宏,厚积而薄发。若寻迹其风格演变之脉络,则可划分为胎息蜕变、羽化三个阶段。其在俗时期,浸淫北碑,内容多书诗词义章等世间文字,格调只嫌不浓;中年出家,洗尽铅华,文字多写佛经祖语、古训格言,韵致唯恐不淡;半百而后,越古迈今,不拘一格,化百炼钢成绕指柔,人书俱老,形成了雅逸超迈、清芬四溢的弘体书风,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一代宗师、万古法范的地位。对此,方家皆以前无古人喻之,良有以也!
其字如其人,弘一法师的书法淡远而持重,充满了道气。观赏法师的作品,如同面对一位元超尘脱俗的世外高人,让人不由的不自惭形秽,又宛如面对一位慈祥和蔼的可亲长者,被他的博*怀所包容。正如法师对其书夫子自道式的评语:“朽人的字就是法”。他以自己高标的操守升华了书法的真正内涵,也勘定了其书法所追求的深层的最高境界。因此,法师的书法已非一个简单的“艺”字可以诠释了。
先器识而后文艺”,弘一法师的书法能够臻於化境,与他平时注重人格道德的炉冶分不开。此处且引一个实在的例子作为佐证。一九四二年秋,法师在其二十四年艰苦卓绝一而贯之的持律苦行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他给其侍者妙莲法师的遗嘱中有一段再三的关照:“入龛时......不必穿好衣服,只穿旧短裤......将常用之小碗四个带去,填龛四角,盛满水,以免蚂蚁嗅味走上,致焚化时损害蚂蚁生命,应须谨慎!再则,既送化身窑后,汝须逐日将填龛脚小碗之水加满,为恐水干去,又引起蚂蚁嗅味上来故!”安祥的心面对即将的死亡,当自己如同敝履,而既使死后也怕损及渺小的蝼蚁的生命,弘一法师做到了《华严经》上所说的“如我心者,终不发生一念之意与一蚊一蚁而作苦事,况复人耶!”这是何等磊落光明的心地。弘一法师在他的人生的履践中对人性作了一次彻底洗礼的同时,也矗立起佛教大慈悲精神,在人道旅途的最高座标。做人做到了这般境界,弘一法师的书法要其不升华也难!
弘一法师所成就的书艺和人格的丰碑,启功先生有诗咏道:“我敬李息翁,独行行最苦。秃笔作真书,淡静前无古。并世论英雄,谁堪踵其武”。
弘一大师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之际,我选择近期所书一百二十五件弘体作品展示,以资纪念。作为弘公忠实的景仰者、追随者,希望观者从中领略到大师人格魅力的一丝灵光,则我愿足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30
格调很高,特点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