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父与子读后感10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2:1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4:07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巴威尔则固执己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巴威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巴扎罗夫是精神上的强者.他充满自信,生气勃勃,具有锐利的批判眼光.他和阿尔卡狄家的仆人们和睦相处,并不妨碍他批判老百姓的落后迷信.他的精神力量和批判锋芒集中表现在他与巴威尔的论战上.两人初次相见,就在感觉上互不相容,进而展露出思想观点上的针锋相对.巴扎罗夫以他特有的简洁、粗鲁的话语对巴威尔以强有力的反击.颇有咄咄*人之势.他决不屈从权威,具有自主的人格和评判标准,体现了年青一代独立思考的处世态度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斗争精神,当然,也带有年轻人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的可能产生的偏颇和极端.但他还是以毋庸置疑的精神优势压倒了对手.巴扎罗夫吻费涅奇卡,在巴威尔看来,是严重地侵犯了贵族的权利,也是他们之间对立观点的继续发展.决斗暴露了巴威尔的偏狭、虚弱和做作,显示了巴扎罗夫的豁达、镇定和自信,双方精神力量的强弱在此得到进一步的揭示.
《父与子》的中心人物是平民知识分子巴扎洛夫.巴扎洛夫是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是“新人”的形象,他性格的突出特征是具有鲜明的*色彩,这表现在:1、他激烈地否定现存制度.巴扎洛夫的否定有其历史的合理性.这里首先是历史进步的需要,其次才是*者的版面认识和过*绪.作家对巴扎洛夫的这种精神特质虽不欣赏,但却作了真实的描述.2、蔑视贵族阶级.这是平民觉醒的一个重要特征.巴扎洛夫确信真理在自己手中,确信自己是时代英雄,有权蔑视贵族阶级.他对于巴威尔的愤怒挑战始终从容对待,而且常常摆出一付不屑一顾的态度.在论辩中,在决斗里,他老师崇高的胜利者.最后巴威尔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光荣已成往事.3、以平民身份自豪,跟人民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巴扎洛夫已经不同于巴西斯托夫,他不再是优秀贵族分子的追随者,他已经意识到,平民优于贵族.这是平民势力兴起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屠格涅夫也表现了巴扎洛夫的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使他和人民隔膜起来的情形.一个农民评论巴扎洛夫说:“当然啦,他是一位少爷,他能懂得什么呢?”这样的描述也是很深刻的,它揭示了巴扎洛夫高于普通农民和脱离人民的一面,在当时的平民知识分子中,这也是一种典型的现象.这正是后来的民粹主义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1 04:08
假期于图书馆借屠格涅夫的《前夜》《父与子》二书读之。这两本书可以算作是屠氏的代表作,能够反映屠格涅夫所处年代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及内涵。1861年前后,*实行农奴制改革。当时*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主要是*的旧式地主同农奴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体现在对农奴制度的废除上。虽然后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但是这次改革很不彻底。这场改革从一个侧面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父与子》这*篇所反映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父辈为代表的旧的势力同以子辈为代表的新生力量之间的对抗斗争。
巴扎罗夫,一个接受新思想、能够用新的眼光看生活看社会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也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在对他的人物形象塑造上无疑是成功的。小说通过他短暂的一生的描写,表现出了*社会的阶级矛盾,虽然他的思想是自由主义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旧的封建农奴制的克星而存在。因此在某些方面体现了他的进步性。从思想性格来看,巴扎罗夫属于桀骜不驯的那一类人,虽然在小说中实在看不出他究竟做了哪些实际的工作,但在当时有“破坏者”的思想就已经非常可贵了,而且能够用这种思想使那些旧贵族们瞧着“不舒服”,这本身就需要勇气和力量。当然完全靠他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现状,而他的几个信徒又令他非常失望,基于此,就使他变得孤傲、清高、瞧不起人。可以说,小说的前半部分始终是以他的这种性格为中心来描写的。
如果说小说的前半部分,巴扎罗夫以果敢、刚毅的性格为主,那么后半部分则完全暴露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
小说中巴扎罗夫性格的改变(其实不能说叫改变,而是在他原来的性格中融入了另一面)是在遇到贵妇人奥金左娃之后。巴扎罗夫爱上了她。恋爱中的巴扎罗夫完全变了一个人。有读者认为在这样一部优秀的揭露*社会腐朽和黑暗的长篇小说中,让主人公去爱上一个贵妇人,是作者处理不当,是败笔,是小说的一大缺憾。还有人认为之所以出想这样的情况,是小说作者的世界观局限所造成的……读者的质疑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恰恰是作者的这一处理,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而且更好的体现了“人性”这一小说描写的永恒话题。
马克思主义指出:文学应以表现人性为永恒的主题。《父与子》的创作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作者不仅让巴扎罗夫具有异于别人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创造的典型环境中使其表现出普通人的心理特点。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作者让巴扎罗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正是一般人的心态,是一种有别于前一种性格的另一方面。这时体现的是他揭去冷酷面纱后的人性的回归,是他感情的自然流露。他对奥金左娃产生爱慕的过程,是正常的男女之间感情的自然宣泄。按照刘再复先生的“性格的双向逆反和多重组和”原理可以解释这种现象。遇到奥金左娃是偶然的,但是这个偶然事件却必然的要反映和揭示巴扎罗夫的另一面,这正是巴扎罗夫性格的双向逆反运动,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只有他既具有前一种性格又具有后一种心态,才能真正成为“这一个”巴扎罗夫,而不是机械化的巴扎罗夫。他的突然不像他自己,正是他性格的双向对抗运动的结果。在双重性格的交锋中,爱情的力量暂时取得了优势。
巴扎罗夫的死因是偶然的,但他的死又是必然的:黑暗的*容不下这样一个哪怕仅仅是在思想上具有叛逆的人。
总之,小说在塑造主人公的性格上是十分成功的。作者不仅展现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和*社会的黑暗,而且塑造了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