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0:0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20:43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借物抒情。
诗人通过对盆景不幸遭遇的抒写,把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上升到更高的象征的层次,把对现实的思考熔铸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揭露和批判了封建遗风、*和*,抒发了对封建*的厌恶与抗争。堪称一篇反封建的檄文、一曲自由的颂歌。
《盆景》 艾青
好像都是古代的遗物
这儿的植物成了矿物
主干是青铜
技桠是铁丝
连叶子也是铜绿的颜色
在古色古香的庭院
冬不受寒,夏不受热
用紫檀和红木的架子
更显示它们地位的突出
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
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
受尽了压制和委屈
生长的每个过程
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
任人摆布
不能自由伸展
一部分发育
一部分萎缩
以不平衡为标准
残缺不全的典型
像一个个佝楼的老人
夸耀的就是怪相畸形
有的挺出了腹部
有的露出了块根
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
芝麻大的叶子表示还有青春
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
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
但是,所有的花木
都要有自己的天地
根须吸收土壤的营养
枝叶承受雨露和阳光
自由伸展发育正常
在天空下心情舒畅
接受大自然的爱抚
散发出各自的芬芳
如今却一切都颠倒
少的变老、老的变小
为了满足人的好奇
标榜养花人的技巧
柔可绕指而加以歪曲
草木无言而横加斧刀
或许这也是一种艺术
却写尽了对自由的讥嘲
扩展资料:
《盆景》创作背景:
艾青是从画家成为诗人的,在精神历程上,则是从时代的"叛逆者"逐渐变成了时代的"吹号者"。
艾青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专攻绘画,同时也广泛接触了哲学、文学、特别是诗歌,过了三年"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生活。
置身在淫荡、疯狂、怪异、陌生的资本主义文明世界中,过着半流浪式的生活,咀嚼着异国游子的内心孤寂,使艾青和西方现代象征派、印象派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由此形成了艾青早期作品中"流浪汉的漂泊的情愫"。
1932年,艾青回国,参加了"中国左翼艺术家联盟",从事进步爱国活动,并于同年7月,以"**"的罪名被捕入狱,饱受三年铁窗之苦。
1933年,在狱中,艾青第一次以此为笔名创作了著名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同情和关切,从而一举成名,誉满诗坛,引起了社会和文学界的普遍重视。1935年艾青出狱,1936年,汇集他早期创作的诗集《大堰河》出版,并产生了巨大反响。
抗战爆发后,艾青辗转在武汉、山西、湖南、广西等地,1941年从重庆转赴延安。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诗作,著名的有诗集《北方》、《旷野》、《他死在第二次》,和长诗《向太阳》《火把》等。
抗日战争时期,可称为"向太阳"时期,也是艾青创作生活的*阶段。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堪称是用现代技巧表现时代生活主题的典范性艺术试验。
艾青不仅长期从事文学实践,还根据自己的丰富创作经验,写了《诗论》及其他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诗的见解,作为现代的杰出诗人,艾青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对同时代和后起的诗人们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资料:人民网-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20:43
艾青诗选中盆景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记叙加描写。《盆景》是 艾青 1979年2月23日所写的 现代诗。
1979年2月,刚获得平反不久的诗人随作家访问团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了盆景展览,此时却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由眼前的盆景,联想到自己长达20年的坎坷和苦难,联想到十年*中自由被践踏、个性被压制、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象,于是,把复杂的思想感情溶入客观对象中去,写下了《盆景》一诗。
扩展资料:
《盆景》赏析
读着这些诗句,很自然地使人想起那个*的年代。
十年*,凡是经历过的人,回想起来都会不寒而栗。那是怎样的年代呵!国家的经济、文化不仅遭到严重残民害物,几乎每个家庭、每个人都遭到了摧残,人性被践踏着,灵魂被扭曲着,这真是一场空前的民族的灾难。
诗人经历过这场灾难,他的痛苦不亚于任何人。对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他早就想揭露,他早就想控诉,可是,那时他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被剥夺了写诗的权利。诗人这种欲发而不能的痛苦,恐怕要比别人深重多了。这种种痛苦在诗人心中积淤着,等待着喷发。
重见天日之后,1979年,诗人参加作家访问团到南方访问。在广州参观花圃的时候,诗人看到了盆景,这盆景一下子触动了诗人的心灵,诗人在当时就迅速记下了自己的感受,后来经过修改,写成了《盆景》一诗。
无可非议,盆景是一种艺术,而且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艺术。在小小的花盆里,经过精心培育和加工,会呈现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它能给人以美感,能给人以愉悦。
然而,此时此刻,这盆景在诗人眼里是病态的,诗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它们的痛苦,这痛苦正是诗人所经历过的。由盆景,诗人联想到那个*的年代对人性的践踏、对灵魂的扭曲。
诗人从这崭新的角度,喷发出了积淤很久的控诉和愤怒。诗人利用了盆景的生存状态,贴切而深刻地抒发出了自己的思绪。
这首诗,从头至尾是写盆景,然而,无处不是在写人,是在控诉那个*的年代,以使人们警醒:那样的痛苦年代再也不能重演了!
这首诗,诗人在着力刻画盆景的生存状态,诗人发挥了自己具像描绘的特长,准确而生动地勾画出盆景的形象,形成了这首诗的感人力量,也构成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盆景,它们与其它景色不同,它们“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受尽了压制和委屈,生长的每个过程,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任人摆布,不能自由伸展不错,诗人写得很准确,盆景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存活的。
同时,诗人又是在写那个*的年代,那时,有多少人“受尽了压制和委屈,在“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下生活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盆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写作手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4 20:44
找到一首当代名家写的类似的关于“天地盆景”的唯美山水风光古诗词,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