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3: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30 04:29
1964年安徽省内院校调整,历史系并入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1979年安徽大学在*系的基础上重建历史系,先后开设过历史学、档案学、考古与博物馆学等专业。 历史系现设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学等专业教研室,以及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心、安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安徽省胡适研究中心、陈独秀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另有区域社会经济史、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研究两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在编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包括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讲师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人,学术与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及安徽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获得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8人,5人在读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兼职教师18人。
在人才培养方面,历史系按照“全面培养,因材施教”的发展思路,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思路,采取“立足专业,多元发展,厚基础、高素质”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历史教学体系,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才。适应社会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和优势,历史系重视专业性和研究性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不同层次、适应需要的各类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237人,研究生233人(其中博士生22人)。除开设历史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课程外,还承担学校人文科技素质课程,相关人员还在徽学研究中心及学校部门任职或担任科研工作。
随着211工程建设的步伐,历史系科研成就日益突出。在全国200余所高校历史院系中,我校历史系排名逐渐上升。公开出版历史学、考古学及相关专业学术专著60余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8项,其中2012年获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还承担国家清史编纂工程多项子课题和部委委托项目、其他各类项目60余项。《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徽州宗族研究》等获得安徽省社科一等奖和荣誉奖,并在徽学、淮河流域历史文化、近代皖人、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历史系还编辑出版《安*学》、《胡适研究》、《陈独秀研究》、《徽学》等专业学术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