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哪一年回国的?7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5 19: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0 23:06
说起袁隆平,大家都不会陌生,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但你不知道的是,就在你们为娱乐圈操碎心的同时,他已经实现了水稻去镉技术,并在9月28日培育出了最新一批“海水稻”。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吃的水稻种植范围将越来越广,中国数亿亩盐碱地都有望变成米粮仓,而且水稻品质更高,食用更健康,这项新突破将养活世界上更多的人。
而就是这样一个全世界都跪求的中国男人,除了为国人,乃至人类做出重大努力的科研成果之外,也有不为人知的质朴、可爱的一面,把国家送给他的豪宅拿来做科研办公室,用20分钟的全英文演讲惊艳了网友……
袁隆平,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的个人魅力。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平(现北京),是江西省德安县人。他的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
50年代,他就读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51年7月,袁隆平在校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合格,后因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经济建设,所以选择继续留校学习,而未入伍。
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他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
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如此率真的回答,让大家对这位科学巨人除了敬佩之外,还多了份喜爱。也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
从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一个偏远山村教书,在距离黔阳县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一待就是16年。
1960年,天灾人祸导致了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学生们同样面临饥饿的威胁。他在校门外看到了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以及无数饥民脸上的忧伤,他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民以食为天”,也深觉自己必须开始做点什么。
在当时,“无性杂交”学说正在垄断着科学界,袁隆平做了许多试验,都没有头绪。他开始怀疑这一学说的正确性,决定改变方向,沿着当时被批判的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研究水稻杂交。
那时,很多人都认为自花授粉的水稻是根本没有杂交优势的,所以袁隆平被大家说是“不务正业,吃饱了没事干”,但他丝毫不理会,义无反顾地选定了杂交水稻这个科研课题。
他在同一年的7月,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将收获的种子进行播种,虽说长出的水稻品质不行,但他却从中得到了启发,决心开始培育人工杂交水稻。
整整5年的时间,袁隆平在稻田里苦苦寻觅,终于在1964年的夏天,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加上第二年发现的,共计找到6株,经过两年的春播与翻秋,有4株繁殖了下来。
每每回想起那个时期,袁隆平总是感慨良多,“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
做科研的人不都需要这样的探索精神吗?敢想敢做敢坚持,不断寻求突破,也从不畏惧失败,唯有坚持和信念,可以让我们获得成功,对于普通人自然也是如此。
水稻研究刚迎来第一个春天,当时的科研环境却愈演愈遭,他的试验田被人恶意毁坏,稻苗也被拔光,只剩一片狼藉,所有成果付诸东流。
痛不欲生的袁隆平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了残存的5根秧苗,咬牙坚持继续做研究。
他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加快了育种步伐,一门心思放在杂交水稻研究中,连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都没有时间回去看一眼。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试验田;如果不在试验田,就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1970年,试验田所在的县城发生了7.2级地震,要求全部人员撤离,但袁隆平就是不肯走,他说:“我的种子就在这里,我怎么能走?”他搭了个棚子始终守着试验田。
原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陈明山多年一直支持对袁隆平的科研,他告诉记者:“袁隆平最苦、最难是1970年以前,但他从来没有消沉过,也没有抱怨过。即使再多苦难也难不倒,这样的人我还没发现第二个!”
那是1971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野生稻丛里,袁的两位助手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袁隆平经过观察、采集和检验,最终确认这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并高兴地命名为“野败”,这也成了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
就在当时,全球有超过8亿的饥饿人口,平均每天有2万多人不幸饿死,近一半是儿童。对于中国来说,温饱依然是最头疼的难题。人们吃不饱肚子,就开始吃糠皮、树叶,甚至是无法消化的“观音土”。
从1976年开始,全国推行杂交水稻,到198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农民感激他,说:“解决中国吃饭问题‘一靠*,二靠袁隆平’,袁老师就是我们农民的大恩人。”他的科研结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更养活了世界上8亿人口。
很多国家从1926年,就开始杂交水稻的培育,这其中就有美国、日本,但始终都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而这个难题却被中国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袁隆平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