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绿色健康网手抄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7:1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0:52
构建“绿色文化”实践初探:
我们主要从构筑“绿色屏障”、“绿色氛围”和“绿色心灵”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 建立保障机制,提供绿色文化屏障。
成立学校“绿色文化”研究机构,对“绿色文化”的内涵、思想理念进行专门的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分析构建“绿色文化”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宏观*和微观指导,促进学校“绿色文化”特色的形成。
建立“绿色家园”评比制度。评比活动以争夺“小蜜蜂”、“喇叭花”、“蘑菇”、“大树”四种可爱的卡通标牌为载体,分别根据四种图案象征的不同含义对班级的班风班貌进行评定,如:小蜜蜂提示大家要爱劳动;让礼仪之花开在绿色家园中;鲜艳的蘑菇提示自己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大树则是象征孩子们健康成长,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经受住风吹雨打。另外,要求在绿色家园中必须建立绿色角、好书阅读角等,以健康积极的文化影响孩子们。评比活动每周一次,每月评出星级班级,期末评出星级绿色家园。激励性的评比制度为孩子们创设了积极的竞争氛围,让孩子们在“绿色家园”中,懂得用自己文明的言行、积极健康的心理赢得自己和团队的荣誉,从而逐渐学会自我教育,成为“绿色家园”中一个个健康成长的“小树苗”。“绿色家园”成为了“小树苗”健康成长的绿色屏障。
建立促进教育者专业发展学习制度。构建“绿色文化”,教育者作为孩子成长的引领者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学习制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转变教师的德育观,提高教师的教育工作水平。第一,专家引领。聘请专家为大家作专题讲座,专家通过生动的例子、活动案例指导活动育人的具体方法。第二,同伴互助。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如:学校德育主任聆听了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德育”报告后,立即在学校开展了交流与汇报,使大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提升教育素养。第 三,经验交流与分享。如: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分享德育工作经验,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教师的成长,为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的逐渐成熟,为加速学校文化的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校园文化优势,营造“绿色、和谐”的氛围
(一)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围绕“绿色、和谐”的主题,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语言设计校园文明礼仪、环保绿化的温馨提示牌,贴在过道、花园里。学校的走廊成为“和谐校园生活展示台”,教师、学生、家长活动的照片让孩子们感受自己的成长、感受教师和家长爱的教育,感受学校的快速发展,让孩子们沉浸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教育的信心。
(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各班根据自身的优势,发挥学生主体性,将班级环境作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教育的*讲台,让墙壁会“说话”,让学生在色彩斑斓的墙壁上“shou”出自我。这就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宗旨。因此,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充分地发挥各自的长处,将环境布置得具有个性化、教育性、生活性、时代性,体现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地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三)凸显人文精神。校园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师生、生生、家校的和谐关系中。每个成员都是这个和谐关系中的主体,他们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学校人文精神的塑造。我们认为,爱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师生情感的纽带。人际间真诚的爱和沟通,将引领大家崇尚自然、崇尚纯洁。校园内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这样的人文精神,孩子们在真爱中体验真、善、美,在体验中感悟真理、真情。
三、丰富活动内涵,培育“绿色心灵”
“绿色心灵”是指懂得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具有环保意识、公德意识、富有爱心……,具有“绿色心灵”的人在生活中是快乐的、积极的、生机勃勃的。活动永远是教育最好的途径,因此,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要更加注重活动的内涵对孩子们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潜入,使教育进入一种健康的常态,从而达到教育发展与孩子心灵进化的和谐统一。
孩子们的体验故事:
1、“牵手沙河,快乐成长”
我校座落在成都的一条重要河流沙河旁,近年来,沙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以沙河为载体,开展了“牵手沙河,快乐成长”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为沙河护绿,用画笔、照相机留下沙河的美丽,有的孩子即兴为沙河创作了优美的童谣,同伴间相互诵读。孩子们从校园走进了更广阔的大自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大自然绿色之美、城市建设的和谐之美。孩子们说:“新沙河在变化,我们在成长。”牵手沙河,孩子们懂得了用自己的手去为沙河护绿,为沙河的变化喝彩,为家乡的发展而自豪。
2、“家乡一日游,快乐文明行”
成都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让孩子在和谐文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从而学会文明、健康地做人,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心愿。在五一节前夕,学校开展了“家乡一日游,快乐文明行”活动,各年级根据孩子们的自主选择设计了活动内容和方式,有的年级到公园捡拾垃圾,有的年级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共同看春天”,高年级的大孩子拉着低年级小孩子的手,游览了成都的名胜古迹,大孩子充满自豪地为小孩子讲述着成都的历史文化,小孩子在似懂非懂之间也感受着同样的骄傲;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洋溢着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他们懂得要做一个文明的成都人,才能永远享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滋润。
3、“小小文明卡,悠悠家乡情”
绿色主要是心灵之绿,要让文明的观念深入孩子心灵,从而让孩子“行动之绿”。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制作小小的各种精美的诚信卡、文明卡、市民守则卡等,表达了孩子们对文明、和谐的呼唤。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城市公民,应当负有的责任。一张张卡片还寄托着孩子们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孩子们纯真的心灵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4、“同在一片蓝天下,城乡儿童共起飞”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有很多农民工子女就读,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经济差异很容易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学校不能消极面对,被动教育,而是以此为教育的切入点,挖掘和开发其中的积极因素,主动引导城乡孩子正确面对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矛盾,让孩子纯真的心灵在活动中经历洗礼,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 “同在一片蓝天下,城乡儿童共起飞”的城乡结对活动,正是为孩子们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城乡家庭、城乡儿童、教师与农村孩子纷纷结为友好对子,每一对孩子,每一户家庭以及师生之间用爱和理解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在这用爱和理解滋润的和谐沃土上,他们就像一棵棵嫩苗在成长过程中相互关照、相互支撑、相互滋养,共同去营造那最美丽的一片绿。我们用爱呵护着每一片绿,呵护着孩子纯洁的心灵,努力使城乡文化在活动中达到相互融合,从而让孩子们在和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5、“快乐童谣,快乐童年”
很多健康的童谣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现代社会的孩子被五花八门的社会文化所包围,而真正能适合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童谣文化却被大家所遗忘了。我们不妨用孩子们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健康童谣取代那些“灰色童话”、恐怖小说、网络游戏等可能引起孩子心灵成长扭曲的“灰色文化”。让健康、积极向上的童谣引导孩子乐观、积极地面对社会生活,让孩子们在学唱传统经典童谣、创编新童谣、诵读童谣的活动中去探寻社会生活中和谐的音符。我们的快乐童谣还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孩子们在创、读、唱、演中表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绿色文化奏响快乐的旋律。
6、“和谐天空,绿色梦想”
在和谐教育的氛围中,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激励他们充分地体现自我生命的价值,这是我们教育者实施绿色、和谐教育的共同愿景。“和谐天空,绿色梦想”艺术节活动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想象和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自我设计、自己表演,孩子们学会如*敢、自信地展示自我、展现和谐的团队。师生在活动中分享着成功和希望,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孩子们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将是激励他们继续勇敢向前奋进的冲击力。
学生人格的塑造过程乃是所有*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小学阶段只是这一漫长历程的开端。构建“绿色文化”就是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以常态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与同伴的和谐,与老师的和谐,与家庭的和谐,与自身的和谐,让教育触动心灵、滋润心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虽然是教育者,但同时也与孩子们同成长、共发展。师生发展的境界——崇尚绿色、崇尚健康、崇尚美德、崇尚幸福。这,就是构建“绿色文化”的共同愿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0:52
沉迷网络游戏 危害身心健康
作者:信院研究…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点击数:2222 更新时间:5/6/2007
成都某高校的一个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
这位大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目前,有不少中国年轻人像这位大学生一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发现自己身心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人数已达700万至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网络游戏成瘾引起的社会问题已经出现。今年2月,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3月,湖南沅江一名14岁少年因网络游戏入魔产生幻觉,从4楼跌落身亡。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已引起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杨铃指出,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长此以往会淡化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
中国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的严重危害。由于大多数年轻人是在网吧上网,因此,开设网吧在中国受到严格*:网吧经营者必须在许多方面满足要求后才能继续营业,其中包括网吧与学校的直线距离必须在200米以上、非节假日时间在校学生不能进入网吧、未成年人在一定时间段不能进入网吧、上网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等。
一些专家还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对网络游戏进行审查和分级,是防止更多年轻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有效途径。
网络游戏·危害·干预策略
近年来,网吧对学校成包围之势,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成长带来了诸多问题。由于网络游戏成瘾造成的危害巨大,应引起学生、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一、判断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标准
所谓大学生网络成瘾是指大学生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不玩网络就会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情绪障碍的一种社会性现象。有的大学生独立性差,自控能力低,如果长期到网吧玩游戏,极易产生上瘾的症状,所以又称网络游戏成瘾为“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是一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行为的心理疾病,患者年龄介于15至45岁之间,未成年人患病比例远远高于成年人。心理医学专家对“网络成瘾症”患者的描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空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医学专家介绍,“网络成瘾症”可造*体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情绪焦虑、忧郁、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导致死亡……这些是“网络成瘾症”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有研究统计,我国有5%到10%的互联网使用者存在网络成瘾症倾向,大学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为7%,其中男生上网成瘾的人数比女生多,男女生患网络成瘾症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0%和5.1%,男生人数比例约为女生的两倍。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5.4%。大一少些,大二、大三多些,大四略为降低,大五没抽测。
大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工作学习或与网友聊天,其次是收发电子邮件、游戏及影视音乐等娱乐。很少有人花时间参与网络*。被试学生每周使用电脑或网络的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而成瘾与使用电脑或上网的年限等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成负相关关系。网络成瘾者每周使用网络平均38.5小时,而非成瘾者仅为4.9小时;83%的网络成瘾者是开始使用网络一年内出现症状的;网络成瘾者中78%是使用聊天室、网络游戏和新闻组这类偏重双向沟通的功能,而非成瘾者上网多数出于工作或学习的需要,是将网络视为工具;网络成瘾者普遍认为使用网络对他们的学业、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和职业造成中等或严重影响,但又普遍忽视网络成瘾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为什么又那么容易成瘾呢?上网从医学角度来讲叫成瘾症,这种症指的是当他的生理、心理上对一种行为的尝试得到成功以后,便有了一种逾越感,逾越感会反复进行,越成功越想去尝试。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升级,对他也不停地产生新的刺激。测试发现,一般的学生玩网络游戏超过1个小时就会上瘾。
经调查统计分析,造成“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学生自身为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等,同时家长在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等方面跟不上孩子成长教育的需要,社会上网络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网络游戏者不仅可以享受到游戏本身的新奇刺激,还能把虚拟世界中的所感所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现实生活、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究其原因有:
(一)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好胜心理。
游戏本身具有的娱乐性质使学生获得快感,当前市场上的网吧里的游戏多是含有淫秽、暴力、迷信和反动内容。这些内容以形象生动、刺激性极强的形式出现,对独立性差的人有极大的*力。另外,许多网络游戏内容具有挑战性和*性,这对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来说都极富*力。
(二)游戏对大学生有强化激励作用。
电脑游戏有简单和复杂两类,简单的游戏只要掌握一般性操作,就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大脑得以放松,复杂的游戏则可以锻炼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反应灵活性增加,并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对某种行为的预见性。高级的游戏中,设计者将游戏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让人得到赞赏,可以促使游戏者为了得高分而过分投入,这种游戏的强化激励作用往往使大学生难以从游戏中自拔。在游戏中追求“高分”的成就动机提供了从事这种活动的源源不断的热情。
(三)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习困难者获得某种成功的体验。
长期以来,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许多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失败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渲泄途径,而玩网络游戏不仅能够渲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游戏中暂时的受挫不但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反而使他们越战越勇,平时在学校时体验到的“压抑感”在这里荡然无存。
(四)网络游戏可帮助大学生逃避现实。
网络游戏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可以使大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同学中人际关系较为紧张的孩子逃避现实中的许多不愉快。这些孩子在自己能控制的这个虚拟世界中能得到愉快的体验。一旦迷上网络游戏,成瘾心理的形成在所难免。
四、网络成瘾的危害
无节制地沉迷于网络,危害多多。有一名21岁的大二学生在网吧连续玩了几十个小时的游戏。在他正准备离开网吧返校时,突感头疼、两眼发黑,继而倒地昏迷,医院收治后诊断其为“过度上网导致视网膜疲劳、低血糖症”。2004年5月,江西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上网成瘾导致狂想症后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残剧。
网络游戏成瘾者心理特点有:进入网吧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心理满足;不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在网络游戏室玩游戏的实际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要长,考虑过停止或减少进入网络游戏室,但不能自控;为了达到进入网络游戏室的目的,可以抛开学习和其它生活活动;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由此,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二)易诱发大学生犯罪。
(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导致人格异化。
长期迷上此类网络游戏的大学生在心理上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首先,在网吧玩游戏时间长了之后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影响智力发展,影响学习,长时间玩游戏机,如果过不了某一关,在心理上还会产生焦虑情绪;
其次,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成瘾后,一旦停止网络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它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食欲不振,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
第三,网络游戏成瘾还会使成瘾大学生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长的信任,继而旷课、逃学。
(四)影响人际关系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如果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有可能埋下悲剧的种子。
(五)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青年人长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网络游戏对大学生造成身体危害,重复、机械的运动和长时间的操作可引起腰酸、背疼、全身不适,以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为多见的关节无菌性炎症,对大学生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五、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干预策略
大学生长期迷恋网络游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亦已成为一种社会性公害,所以家庭、学校、社会要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关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分析他们游戏成瘾的原因,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从中探讨它对心理动机的启示作用及如何使他们把对游戏的热情同样运用到学习中去。要想把更多的学生拉回来,首先从机制上、管理上,从健康网络的建设上着手,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多增加些内容、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感到身后有一个集体,有社会的支持,而不是形单影孤。
(一)要建立预防网络成瘾症措施,督促学生做到以下四点:
1、遵守校规校纪,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规律,不到校*吧上网,绝对杜绝通宵上网。
2、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科学研究,学会利用网络发展自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果、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3、遵守网络公共道德规范,严格自律,杜绝不健康上网方式。
4、建立同学自己的网站,用健康、有价值的信息填充网络空间。
(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周围“三室两厅”的管理和整顿工作。当前,国家对电子游戏不是禁绝而是持严格管理的态度。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危害,网吧仅是传播场所之一,罪魁祸首是游戏本身,是游戏的内容和情节。有关管理部门当务之急是大力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而又情节生动、为学生喜好的网络游戏产品,这样可以阻止不健康进口游戏的泛滥。
学校也应加强管理,规范校内上网秩序和净化内部网络资源,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对“网络成瘾症”的预防和救助行动;同时积极联合和呼吁社会各界和部门,规范电子游戏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是出于一种对游戏本身的痴迷和热爱,是出于一种内部动机的驱使。要真正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这一建议虽然有点“老调重弹”,但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涵义。我们发现,当新生进入大学以后,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和高中相比学习压力减轻很多,其学习动机就开始分化了,学习动机纯粹是一种来自内部的认知内驱力和希望成为一名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生”形象的外部动力。因此,大学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个性特征非常重要,它们会影响到大学新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如果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动机能被很好地激发,则对于其以后的学习生活能提供非常好的习惯支持。然而,由于大学生之间在智力水平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加上有时大学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很快发生两极分化,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起初由于认知内驱力和羡慕学生地位所引起的学习动机肯定会发生变化,出现“60分万岁”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依靠教师授课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才能使学生时刻以学习为重,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总是千方百计去搞清楚。这种学习的责任心能使学生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只要是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会在学习上获得较为优秀的成绩。那些痴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实际上对电子游戏也产生了一种类似“责任心”的情感,一切以游戏为最重要,有一种迫切“赢”得“战”胜利的需要。如果对待学习上的难题也能象对待游戏中的难题一样,一切就会变得不同。
(四)要教会学生判断和选择,指导和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好活动
加强对学生的独立性训练。有研究发现,个体的独立性程度会影响到其成就感的高低。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往往最不容易做到,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一时无法彻底打破,要消除学生对家庭的依附感,使他懂得父母的财富和知识并不等于他自己的财富和知识,一切都需要靠学生自己今天的努力才能使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家长往往远离高校,无法有意识地承担起来,教育的责任最终又落到教师的头上。因此,有必要加强家长、学校的活动,争取使每一位家长都意识到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给孩子金钱上的满足或者是“棍棒式”教育。当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独立并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对自己负责地制定发展计划,有目的、有毅力地去实施计划,完成应尽的学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出于商业目的,大多数游戏的内容以战争、足球等挑战性较大的内容为题材,这给我们新形势下的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主体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育仅仅是灌输式的,只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应付考试,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修养,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现代人所必备的能力,那么过去学生沉溺于武侠小说,现在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就不足为奇了。研究显示,有些对游戏成瘾的学生不是真正对电脑感兴趣,而是在人际交往、学校生活、社会活动的处理上出现困难的结果。因此,要合理安排学生的社会活动、学校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玩网络游戏。
(五)加强心理疏导,创造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条件
大禹之所以能够治水,在于放弃鲧的“强堵”,而改为“疏导”。如何把握和控制许多新生事物,以及如何有效地面对挫折和挑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处理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寻求心理平衡找回自信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与同学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防止游戏成瘾的产生,避免迷上网络游戏。为此,班主任、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班级气氛。另外,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与同伴的交往和接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还能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六)适当的心理咨询
怎样救助已患上“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建议要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工作,使其与学校心理指导教师组成针对网络成瘾问题的救助志愿组织,帮助患有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症”的学生尽快走出困境,回到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来。对已经沉迷上网络游戏不可自拔有网络游戏成瘾症的学生,可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手段来矫正。认知行为疗法为常见方法。
首先要对有成瘾行为的学生讲明其行为的危害性。通过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意图或动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跟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时候要走进他的心灵,慢慢地聊天,认同会比较快,谈话会比较自然。认同以后,把认同转到自身。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自己是上网打游戏成瘾,不要强制地灌输他。让他自己得出结论,自己认识,是让他从内心去理解、认识道理。从而认同学习,应该要好好学习。
其次,学校教师与家长要加强联系,不让他们的活动脱离教师、家长的监护;禁止与染上“网络游戏成瘾”的人群来往;对该个体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向有关部门举报违规经营的电子游戏机场所,使之及时得到查处;让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与该青少年结对;培养、支持健康的业余爱好活动;设法使该成瘾者与同龄人有良好的关系,使其不脱离正常人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0:53
一、 建立保障机制,提供绿色文化屏障。
成立学校“绿色文化”研究机构,对“绿色文化”的内涵、思想理念进行专门的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分析构建“绿色文化”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宏观*和微观指导,促进学校“绿色文化”特色的形成。
建立“绿色家园”评比制度。评比活动以争夺“小蜜蜂”、“喇叭花”、“蘑菇”、“大树”四种可爱的卡通标牌为载体,分别根据四种图案象征的不同含义对班级的班风班貌进行评定,如:小蜜蜂提示大家要爱劳动;让礼仪之花开在绿色家园中;鲜艳的蘑菇提示自己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大树则是象征孩子们健康成长,像大树一样枝繁叶茂,经受住风吹雨打。另外,要求在绿色家园中必须建立绿色角、好书阅读角等,以健康积极的文化影响孩子们。评比活动每周一次,每月评出星级班级,期末评出星级绿色家园。激励性的评比制度为孩子们创设了积极的竞争氛围,让孩子们在“绿色家园”中,懂得用自己文明的言行、积极健康的心理赢得自己和团队的荣誉,从而逐渐学会自我教育,成为“绿色家园”中一个个健康成长的“小树苗”。“绿色家园”成为了“小树苗”健康成长的绿色屏障。
建立促进教育者专业发展学习制度。构建“绿色文化”,教育者作为孩子成长的引领者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学习制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辅导员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转变教师的德育观,提高教师的教育工作水平。第一,专家引领。聘请专家为大家作专题讲座,专家通过生动的例子、活动案例指导活动育人的具体方法。第二,同伴互助。开展学习心得交流会,如:学校德育主任聆听了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德育”报告后,立即在学校开展了交流与汇报,使大家在思想交流碰撞中提升教育素养。第 三,经验交流与分享。如: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分享德育工作经验,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教师的成长,为学校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的逐渐成熟,为加速学校文化的积淀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发挥校园文化优势,营造“绿色、和谐”的氛围
(一)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围绕“绿色、和谐”的主题,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语言设计校园文明礼仪、环保绿化的温馨提示牌,贴在过道、花园里。学校的走廊成为“和谐校园生活展示台”,教师、学生、家长活动的照片让孩子们感受自己的成长、感受教师和家长爱的教育,感受学校的快速发展,让孩子们沉浸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体验成长的幸福,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教育的信心。
(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各班根据自身的优势,发挥学生主体性,将班级环境作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教育的*讲台,让墙壁会“说话”,让学生在色彩斑斓的墙壁上“shou”出自我。这就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宗旨。因此,各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充分地发挥各自的长处,将环境布置得具有个性化、教育性、生活性、时代性,体现健康、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地净化自己的心灵,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三)凸显人文精神。校园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师生、生生、家校的和谐关系中。每个成员都是这个和谐关系中的主体,他们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学校人文精神的塑造。我们认为,爱的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师生情感的纽带。人际间真诚的爱和沟通,将引领大家崇尚自然、崇尚纯洁。校园内的一言一行都彰显着这样的人文精神,孩子们在真爱中体验真、善、美,在体验中感悟真理、真情。
三、丰富活动内涵,培育“绿色心灵”
“绿色心灵”是指懂得文明礼仪、心理健康、具有环保意识、公德意识、富有爱心……,具有“绿色心灵”的人在生活中是快乐的、积极的、生机勃勃的。活动永远是教育最好的途径,因此,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要更加注重活动的内涵对孩子们的心灵“润物细无声”的潜入,使教育进入一种健康的常态,从而达到教育发展与孩子心灵进化的和谐统一。
孩子们的体验故事:
1、“牵手沙河,快乐成长”
我校座落在成都的一条重要河流沙河旁,近年来,沙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校结合实际情况,以沙河为载体,开展了“牵手沙河,快乐成长”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为沙河护绿,用画笔、照相机留下沙河的美丽,有的孩子即兴为沙河创作了优美的童谣,同伴间相互诵读。孩子们从校园走进了更广阔的大自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大自然绿色之美、城市建设的和谐之美。孩子们说:“新沙河在变化,我们在成长。”牵手沙河,孩子们懂得了用自己的手去为沙河护绿,为沙河的变化喝彩,为家乡的发展而自豪。
2、“家乡一日游,快乐文明行”
成都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让孩子在和谐文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从而学会文明、健康地做人,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心愿。在五一节前夕,学校开展了“家乡一日游,快乐文明行”活动,各年级根据孩子们的自主选择设计了活动内容和方式,有的年级到公园捡拾垃圾,有的年级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共同看春天”,高年级的大孩子拉着低年级小孩子的手,游览了成都的名胜古迹,大孩子充满自豪地为小孩子讲述着成都的历史文化,小孩子在似懂非懂之间也感受着同样的骄傲;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洋溢着孩子们快乐的笑声,他们懂得要做一个文明的成都人,才能永远享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滋润。
3、“小小文明卡,悠悠家乡情”
绿色主要是心灵之绿,要让文明的观念深入孩子心灵,从而让孩子“行动之绿”。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制作小小的各种精美的诚信卡、文明卡、市民守则卡等,表达了孩子们对文明、和谐的呼唤。孩子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城市公民,应当负有的责任。一张张卡片还寄托着孩子们对家乡的美好祝愿,孩子们纯真的心灵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4、“同在一片蓝天下,城乡儿童共起飞”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有很多农民工子女就读,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经济差异很容易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学校不能消极面对,被动教育,而是以此为教育的切入点,挖掘和开发其中的积极因素,主动引导城乡孩子正确面对文化差异和价值观的矛盾,让孩子纯真的心灵在活动中经历洗礼,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 “同在一片蓝天下,城乡儿童共起飞”的城乡结对活动,正是为孩子们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关爱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城乡家庭、城乡儿童、教师与农村孩子纷纷结为友好对子,每一对孩子,每一户家庭以及师生之间用爱和理解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在这用爱和理解滋润的和谐沃土上,他们就像一棵棵嫩苗在成长过程中相互关照、相互支撑、相互滋养,共同去营造那最美丽的一片绿。我们用爱呵护着每一片绿,呵护着孩子纯洁的心灵,努力使城乡文化在活动中达到相互融合,从而让孩子们在和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5、“快乐童谣,快乐童年”
很多健康的童谣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现代社会的孩子被五花八门的社会文化所包围,而真正能适合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童谣文化却被大家所遗忘了。我们不妨用孩子们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健康童谣取代那些“灰色童话”、恐怖小说、网络游戏等可能引起孩子心灵成长扭曲的“灰色文化”。让健康、积极向上的童谣引导孩子乐观、积极地面对社会生活,让孩子们在学唱传统经典童谣、创编新童谣、诵读童谣的活动中去探寻社会生活中和谐的音符。我们的快乐童谣还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孩子们在创、读、唱、演中表现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绿色文化奏响快乐的旋律。
6、“和谐天空,绿色梦想”
在和谐教育的氛围中,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激励他们充分地体现自我生命的价值,这是我们教育者实施绿色、和谐教育的共同愿景。“和谐天空,绿色梦想”艺术节活动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想象和展示自己的机会,通过自我设计、自己表演,孩子们学会如*敢、自信地展示自我、展现和谐的团队。师生在活动中分享着成功和希望,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孩子们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将是激励他们继续勇敢向前奋进的冲击力。
学生人格的塑造过程乃是所有*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小学阶段只是这一漫长历程的开端。构建“绿色文化”就是要让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以常态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与同伴的和谐,与老师的和谐,与家庭的和谐,与自身的和谐,让教育触动心灵、滋润心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虽然是教育者,但同时也与孩子们同成长、共发展。师生发展的境界——崇尚绿色、崇尚健康、崇尚美德、崇尚幸福。这,就是构建“绿色文化”的共同愿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0:53
。。。。。。。。。。。。。。就斤斤计较斤斤计较斤斤计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