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0 19:36
共3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4-10 23:57
?
记录mysql数据库的一般状态信息及报错信息,是我们对于数据库常规报错处理的常用日志。
$MYSQL_HOME/data/
#编辑配置文件
[root@db01 ~]# vim /etc/my.cnf
[mysqld]
log_error=/application/mysql/data/$hostname.err
#查看方式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error';
记录mysql所有执行成功的SQL语句信息,可以做审计用,但是我们很少开启。
$MYSQL_HOME/data/
#编辑配置文件
[root@db01 ~]# vim /etc/my.cnf
[mysqld]
general_log=on
general_log_file=/application/mysql/data/$hostnamel.log
#查看方式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gen%';
?
记录已提交的DML事务语句,并拆分为多个事件(event)来进行记录
记录所有DDL、DCL等语句
总之,二进制日志会记录所有对数据库发生修改的操作
statement:语句模式,上图中将update语句进行记录(默认模式)。
row:行模式,即数据行的变化过程,上图中Age=19修改成Age=20的过程事件。
mixed:以上两者的混合模式。
企业推荐使用row模式
statement模式:
优点:简单明了,容易被看懂,就是sql语句,记录时不需要太多的磁盘空间。
缺点:记录不够严谨。
row模式:
优点:记录更加严谨。
缺点:有可能会需要更多的磁盘空间,不太容易被读懂。
binlog的作用:
1)如果我拥有数据库搭建开始所有的二进制日志,那么我可以把数据恢复到任意时刻
2)数据的备份恢复
3)数据的复制
开启方式
[root@db01 data]# vim /etc/my.cnf
[mysqld]
log-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row
注意:在mysql5.7中开启binlog必须要加上server-id。
[root@db01 data]# vim /etc/my.cnf
[mysqld]
log-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row
server_id=1
#物理查看
[root@db01 data]# ll /application/mysql/data/
-rw-rw---- 1 mysql mysql 285 Mar 6 2017 mysql-bin.000001
#命令行查看
mysql> show binary logs;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查看binlog事件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in 'mysql-bin.000007';
1)在binlog中最小的记录单元为event
2)一个事务会被拆分成多个事件(event)
1)每个event都有一个开始位置(start position)和结束位置(stop position)。
2)所谓的位置就是event对整个二进制的文件的相对位置。
3)对于一个二进制日志中,前120个position是文件格式信息预留空间。
4)MySQL第一个记录的事件,都是从120开始的。
#查看binlog信息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创建一个binlog库
mysql> create database binlog;
#使用binlog库
mysql> use binlog
#创建binglog_table表
mysql> create table binlog_table(id int);
#查看binlog信息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插入数据1
mysql> insert into binlog_table values(1);
#查看binlog信息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提交
mysql> commit;
#查看binlog信息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插入数据2
mysql> insert into binlog_table values(2);
#插入数据3
mysql> insert into binlog_table values(3);
#查看binlog信息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提交
mysql> commit;
#删除数据1
mysql> delete from binlog_table where id=1;
#查看binlog信息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提交
mysql> commit;
#更改数据2为22
mysql> update binlog_table set id=22 where id=2;
#查看binlog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提交
mysql> commit;
#查看binlog信息
mysql> show master status;
#查看数据
mysql> select * from binlog_table;
#删表
mysql> drop table binlog_table;
#删库
mysql> drop database binlog;
#查看binlog事件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in 'mysql-bin.000013';
#使用mysqlbinlog来查看
[root@db01 data]# mysqlbinlog /application/mysql/data/mysql-bin.000013
[root@db01 data]# mysqlbinlog /application/mysql/data/mysql-bin.000013|grep -v SET
[root@db01 data]# mysqlbinlog --base64-output=decode-rows -vvv mysql-bin.000013
### UPDATE `binlog`.`binlog_table`
### WHERE
### @1=2 /* INT meta=0 nullable=1 is_null=0 */
### SET
### @1=22 /* INT meta=0 nullable=1 is_null=0 */
#分析
update binlog.binlog_table
set
@1=22 --------->@1表示binlog_table中的第一列,集合表结构就是id=22
where
@1=2 --------->@1表示binlog_table中的第一列,集合表结构就是id=2
#结果
update binlog.binlog_table set id=22 where id=2;
#截取二进制日志
查看二进制日志后,发现delete语句开始位置是858
[root@db01 data]# mysqlbinlog --start-position=120 --stop-position=858 /application/mysql/data/mysql-bin.000013
#临时关闭binlog
mysql> set sql_log_bin=0;
#执行sql文件
mysql> source /tmp/binlog.sql
#查看删除的库
mysql> show databases;
#进binlog库
mysql> use binlog
#查看删除的表
mysql> show tables;
#查看表中内容
mysql> select * from binlog_table;
数据库或表被误删除的是很久之前创建的(一年前)
如果基于binlog全量恢复,成本很高
1)可以用备份恢复+短时间内二进制日志,恢复到故障之前
2)非官方方法,binlog2sql,binlog取反,类似于Oracle的flushback
3)延时从库 如果同一时间内和故障库无关的数据库都有操作,在截取binlog时都会被截取到
想一个办法过滤出来?
1)grep?
其他过滤方案?
1)-d 参数接库名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看到新的操作
#刷新一个新的binlog
mysql> flush logs;
#创建db1、db2两个库
mysql> create database db1;
mysql> create database db2;
#库db1操作
mysql> use db1
#创建t1表
mysql> create table t1(id int);
#插入5条数据
mysql> insert into t1 values(1),(2),(3),(4),(5);
#提交
mysql> commit;
#库db2操作
mysql> use db2
#创建t2表
mysql> create table t2(id int);
#插入3条数据
mysql> insert into t2 values(1),(2),(3);
#提交
mysql> commit;
#查看binlog事件
mysql> show binlog events in 'mysql-bin.000014';
#查看db1的操作
[root@db01 data]# mysqlbinlog -d db1 --base64-output=decode-rows -vvv /application/mysql/data/mysql-bin.000014
刷新binlog日志
1)flush logs;
2)重启数据库时会刷新
3)二进制日志上限(max_binlog_size)
删除二进制日志
1)原则
在存储能力范围内,能多保留则多保留
基于上一次全备前的可以选择删除
1.根据存在时间删除日志
#临时生效
SET GLOBAL expire_logs_days = 7;
#永久生效
[root@db01 data]# vim /etc/my.cnf
[mysqld]
expire_logs_days = 7
2.使用purge命令删除
PURGE BINARY LOGS BEFORE now() - INTERVAL 3 day;
3.根据文件名删除
PURGE BINARY LOGS TO 'mysql-bin.000010';
4.使用reset master
mysql> reset master;
1)是将mysql服务器中影响数据库性能的相关SQL语句记录到日志文件
2)通过对这些特殊的SQL语句分析,改进以达到提高数据库性能的目的
$MYSQL_HOME/data/$hostname-slow.log
[root@db01 ~]# vim /etc/my.cnf
[mysqld]
#指定是否开启慢查询日志
slow_query_log = 1
#指定慢日志文件存放位置(默认在data)
slow_query_log_file=/application/mysql/data/slow.log
#设定慢查询的阀值(默认10s)
long_query_time=0.05
#不使用索引的慢查询日志是否记录到索引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查询检查返回少于该参数指定行的SQL不被记录到慢查询日志
min_examined_row_limit=100(鸡肋)
#进入world库
mysql> use world
#查看表
mysql> show tables
#将city表中所有内容加到t1表中
mysql> create table t1 select * from city;
#查看t1的表结构
mysql> desc t1;
#将t1表所有内容插入到t1表中(多插入几次)
mysql> insert into t1 select * from t1;
mysql> insert into t1 select * from t1;
mysql> insert into t1 select * from t1;
mysql> insert into t1 select * from t1;
#提交
mysql> commit;
#删除t1表中id>2000的数据
mysql> delete from t1 where id>2000;
#查看慢日志
[root@db01 ~]# cat /application/mysql/data/mysql-db01
#输出记录次数最多的10条SQL语句?$PATH/mysqldumpslow -s c -t 10 /database/mysql/slow-log
参数说明:
-s:
是表示按照何种方式排序,c、t、l、r分别是按照记录次数、时间、查询时间、返回的记录数来排序,ac、at、al、ar,表示相应的倒叙;
-t:
是top n的意思,即为返回前面多少条的数据;
-g:
后边可以写一个正则匹配模式,大小写不敏感的;
#得到返回记录集最多的10个查询
$PATH/mysqldumpslow -s r -t 10 /database/mysql/slow-log?#得到按照时间排序的前10条里面含有左连接的查询语句?$PATH/mysqldumpslow -s t -t 10 -g “left join”/database/mysql/slow-log
yum install -y percona-toolkit-3.0.11-1.el6.x86_64.rpm
使用percona公司提供的pt-query-digest工具分析慢查询日志
[root@mysql-db01 ~]# pt-query-digest /application/mysql/data/mysql-db01-slow.log
有能力的可以做成可视化界面:
Anemometer基于pt-query-digest将MySQL慢查询可视化
httpss://www.percona.com/downloads/percona-toolkit/LATEST/ 慢日志分析工具下载
httpss://github.com/box/Anemometer 可视化代码下载
?
第八章· MySQL日志管理
标签:err 影响 可视化 查询语句 修改 art 创建 x86_64 let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0 21:05
《海底两万里》第八章概括是尼摩艇长带我们参观“鹦鹉螺号”上有一万两千册藏书的图书室,图书室没有*经济学方面的书,给我抽用海藻制成的雪茄。
第八章动中之动,我们三人被关进一间黑屋子。半小时后,突然眼前一亮,进来两个人。我们用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文进行自我介绍,对方均无反应。他们走了,侍者送来食物,我们饱餐后就进入了梦乡。
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情节: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是儒勒凡尔纳著名的四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第四部是《环游地球八十天》。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10 22:23
1、第八章 鹦鹉螺号:尼摩艇长带我们参观“鹦鹉螺号”上有一万两千册藏书的图书室,图书室没有*经济学方面的书,给我抽用海藻制成的雪茄。他带我观赏客厅,客厅实际上是博物馆,有名画、著名音乐家的乐谱、植物、贝壳和海产品,还有价值连城的珍珠。又带我看了他为我准备的雅致的房间以及他自己住的简陋的房间。2、第九章 一切都用电:尼摩艇长给我们介绍房间里各种仪表的用途,潜水艇上的一切都靠电,而生产电力的原料是海水中的钠,尼摩船长又向我介绍如何开采海底矿藏,如何提供空气,又介绍一只小艇的用途,还带我参观了厨房。3、第十章 几组数字:尼摩艇长向我介绍潜水艇的概况、构造、动力、发光、建造过程等。船体由双层船壳构成,一层内层,一层外层,壳之间用T字形蹄铁连接,使得船身坚硬无比。没有船身左右摇摆就能毁坏的缆索,没有风可以吹走的帆,没有蒸汽可以破裂的锅炉,不会发生火灾,不会遇到可怕的碰撞,不会受到风暴的袭击。诺第留斯号上的每一个构件都来自地球上的不同地方。最后在大洋中的一个孤岛建立了加工厂,总造价200万法郎,加上艺术品和收藏共四五百万法郎。扩展资料艺术特色《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尔纳丰富多彩的想象和缜密细腻的行文特点。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语言生动有趣,既是艺术的语言,又是科学的语言,对各种海底事物的说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别是那艘鹦鹉螺潜艇,让读者如痴如醉。《海底两万里》中描写的潜艇起名为“鹦鹉螺”,而鹦鹉螺正是以自身薄薄的几毫米螺壳而承受下潜到百米深海后所面临的巨大水压的螺壳动物。这一细节充分表现了凡尔纳广博的科学知识。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