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除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古代都有哪些选拔官员的制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21:25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38

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

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这种制度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

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各级*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担任*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

即“三代以上出于学”。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察举制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

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另外,西汉皇帝还征召才能之士,令官吏陪同入京,授予官职。

3、征辟制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

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以后自西汉武帝以至东汉,相沿成例。对于德高望重的老年学者,且特予优待。

如武帝即位之初,即“使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可谓开了汉代安车蒲轮以迎贤士的先例。

皇帝征聘,为汉代最尊荣的仕途,被征者来去自由,朝廷虽可督促,如坚不应命,亦不能强制;且于既征之后,地位也不同于一般臣僚,大都待以宾礼。

辟除是高级*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汉代辟除官吏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三公府辟除,试用之后,由公府高第或由公卿荐举与察举,可出补朝廷官或外长州郡,故公府掾属官位虽低,却易于显达。

一种是州郡辟除,由州郡佐吏,因资历、功劳,或试用之后,以有才能被荐举或被察举,亦可升任朝廷官吏或任地方长吏。

4、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任职*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

大、小中正产生后,由*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将各地*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记年藉各项,分别品第,并加评语。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此项制度使得当时的官吏选拔有了一客观标准,此标准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科举制

科举制指进士科举,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实行糊名制,采取“弥封”“誊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废除了科举制度。

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卿世禄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察举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征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品中正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39

中国古代选拔*的制度有:军功授爵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八股取士。

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

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

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

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集权。

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为君主*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39

1.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为选官标准的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度是社会发展都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王室、贵族凭借宗法的血统世代承袭着高爵显职,从而控制整个奴隶社会的统治权。一方面,世袭制不仅“造成”了国家的出现,而且相伴产生了奴隶制,在人类历史上采用了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制排除了国家官吏的正常更新和交替,任人唯亲,对后来的官吏选任制度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最终,随着奴隶制的崩溃,这种选官制度走向死胡同。
2、“无功不受禄”的军功爵制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在实践中日益认识到世卿世禄制的弊端,选择继承人已开始突破嫡长子继承的旧制,注意任用贤能。加上各诸侯国为争夺霸主地位,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军功爵制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根据战场上杀敌多少、战功之大小而赏给爵位,立功任官。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和冲击了世袭制。

3、以举荐为主要方式的选官制—察举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
察举征辟制是察举制和征辟制的合称。所谓察举,就是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三公、九卿国相等将本人发现或乡闾评议的出众人才向朝廷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核,授予官职。所谓征辟,是指皇帝下诏聘请全国特别有名望的人士入朝参政,被征召者多为德高望重的饱学之士。察举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比较进步的选官制度,君主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大规模地举荐贤能、选拔官吏,同时对那些贤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考试,择优录用。它的实施,对巩固封建统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扩大了统治阶级的选官范围,增加了中小地主做官的机会,保证了国家对官吏的需求。
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中正”即公正之意,设立中正就是由**挑选各地有名望,品行端正的*做“中正”。有中正们负责推荐人才加品评后分成九个等级,按等级择“上”录用的原则从中选拔官吏。通过这项制度,*把同自己对立的力量转变为自己所利用的力量,不仅控制了*,而且了解了士人的情况,使封建国家的选官工作得以较为顺利地进行。
但是,总地来说,其是一种极为腐朽的制度,主要表现在:其一,重家世,轻才德,堵塞了任用贤才的道路;其二,高级士族把持选举,徇私枉法,扰乱吏治;其三,人人望品,不择手段。
4、实行公开考试,择优选官的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经历了1300多年的时间。科举制克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只看门
第,不看才能的弊端,注重真才实学,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同时也将选拔任用管理的权利集中到了*。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经过唐宋的发展、完善之后,到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僵化和衰朽的趋势。原因如下:其一,考试程序过于繁琐,使广大知识分子成了科举制的牺牲品;其二,考试形式刻板,考试内容僵化;其三,考试舞弊日益严重,考卷并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科举制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对我国当前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40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标准从才能到门第)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集权。(积极作用为主)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为君主*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消极作用为主)
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40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电脑docx怎么转换成word文档电脑上docx格式文件转换方法 电脑白屏是怎么回事啊。??? 电脑开机花屏渐渐地白屏了显示器突然白屏花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_百度知 ... iphone录屏失败因为5823什么意思_iphone录屏失败提示5823代表什么意思... 软考中级:信息安全工程师 求大神解答打印机如何设置默认双面打印 如何更改打印机的打印格式? 经期同房月经没了会怀孕吗 iphone8p轻触解锁设置 宝沃bx5300公里多少油钱 蓝色牛仔外套内搭白衬衫,下面穿黑色工装裤可以吗? 中国古代对官员政绩也有考核的,他们的考核称为什么? 黑色工装裤搭配衬衫可以吗? 碳水化合物与健身有什么关系? 碳水高会对减肥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吃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会影响减肥? 《听说很好吃》节目中带来碳水考题,吃碳水和减肥有冲突吗? 碳水化合物对减脂有和影响? 碳水化合物与减肥有关系吗 为什么碳水化合物和卡路里对减肥和燃烧脂肪至关重要? 碳水化合物与减肥有联系吗? 我怎么用天天向商这个作图软件将文件里别人的二维码转换成自己的二维码? 小米手机怎么连接电脑传文件啊大哥 标量场的梯度和矢量场梯度方向计算方法一样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跟高数的关系大不大 谁有09年考研数三的大纲 统计业务知识打星号要考吗 如何用matlab计算旋度和散度 对比散度算法为什么只迭代一次就可以得到那么好的效果 昨晚上,我梦见有个陌生男人把我关在破旧房间里,他知道我想逃走,就 工装裤可以搭配衬衫么 古代官员如何进行考核 古代考核制度特点 什么颜色的格子衬衫搭配黑色工装裤,白t恤好看 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吏考核制度的利弊 在中国古代,官吏的绩效是如何考核的,有哪些可取与不可取之处 古代“考满法”和那个“考课制度”有什么区别,好像都是对古代*的考核制度??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特点 古代官员需要考核吗 我国古代主要出现过哪些选拔官吏的制度或规定? 耳朵里长了一个包怎么办呀? 耳朵上长了一个硬包是什么? 自助换卡的短信验证码什么时间之内有效? 耳朵旁边长了个包 耳朵长了个鼓包 耳垂里面长了一个包,怎么办 我是开服装店的,梦到人到我店里买衣服,但是试了几次都没有买成。代表... oracle中shutdown immediate执行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 7人坐的车拉滴滴顺风车50公里6个人1个人平均53元6个人是300多点这样赚吗 中国太平人寿保险交了二年保费了,不想交了想退保怎么退,能退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