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隋唐打个高句丽那么难?33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30 06: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4 06:18
隋唐打个高句丽很难得原因
1、当隋唐中国达到鼎盛的时候,高句丽也达到鼎盛。
2、当时高句丽名将是乙支文德将军和苏文盖渊将军。
3、隋文帝出奇兵走海道进攻高句丽,结果遇到大风暴。
4、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简直是闹剧。行军摆开一字长蛇阵。每军之间相隔40里各自相互不知对方发生什么事。根本无法相互支援。隋炀帝的诏书把自己的排兵布阵、兵力多少全部公布天下尽知。随军人员居然包括妇女、和尚、道士和戏子、艺人还有各国使节文武百官。
5、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遇到杨玄感造反。
6、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隋朝全国到处都在造反。
7、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唐太宗根本不听部将的意见一意孤行用重兵攻坚城。既不断敌粮道又不围城困敌。而是死打硬拼。唐太宗还美其名曰叫王师之战。
8、太宗在第三次征讨高句丽被乱矢射中一只眼睛导致一只眼睛失明。
9、隋朝、唐朝对高句丽之战是不义的侵略战争,高句丽抗击隋唐是正义的保家卫国战争。道义上高句丽占据制高点。*上、*上高句丽得到人民支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4 06:18
隋代与唐初中国与高句丽的分界河,并不是今日中朝边境的鸭绿江。高句丽在南北朝时趁中国*向西扩张,将辽东半岛并入版图,现在於中国境内的辽河,却是隋唐中国与高句丽的边界河。由於隋唐时代中国东北如吉林黑龙江尚未成为中国版图,辽东又为高句丽占据,隋唐时代中国进兵高句丽的路线,就只有沿山海关至辽河之间渤海湾北岸向东进兵,再配合海军攻击辽东,进攻的路线只有一条,而高句丽只有故守辽河东岸,就能有效防守,在这个形势对守方的高句丽,是十分有利。
另外辽河两岸的气候,也不利进攻一方。原来中国东北地区在七至八月是雨季,有时更会因降雨太多而出现水灾,多雨的天气影响行军及补给,但当雨季在九月开始过去时,东北地区的冬季又很快到来,东北地区冬季十分寒苦,加上不时降雪,都不利补给及作战。全年只有三至六月的春季严冬过去但雨季未至,才有利进攻。所以进攻的中国部队,要打败高句丽就只有趁春季数个月速战速决,才有较大胜算,正如上面提及,地理上的局限中*队只能集中一点攻击高句丽,而高句丽也明白气候问题令中*队不可长期作战,故只要在春季数个月坚守要塞,到了雨季中*队自自然然是因补给不便而退兵,好似隋炀帝三次征高句丽,两次因久攻不下而在七月退兵,史家相信与雨季开展有关。高句丽也可在休战期间再巩固防守,以至中国多年攻势根本消耗不到高句丽的防守军力,反而中*队却因多次攻击及撤退影响军力及士气,再加上隋代及唐初实行『关中本位*』,军事力量集中在首都所在的关中地区,离辽东前线很远,补给支援是异常困难。
后来在唐高宗时代,中国最终攻下高句丽,也因为唐军改变进攻策略,先派海军渡过黄海攻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国,再由朝鲜半岛南方攻击北方高句丽,高句丽最终被唐军两路夹击下才兵败。这也说明最后唐军也明白辽东一带的地理及气候是唐军无**服,要找另一条进攻路线才能攻下高句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4 06:19
杨广三征高句丽
第一次、开战前,杨广下令隋将不得擅自作出任何有关作战决定,必须先向他报告后再听从命令。这能打下来才是老天爷瞎了氪金狗眼
第二次、杨玄感造反,没法打了
第三次、杨玄感反后一年继续打,国内世家不稳,王薄起义数年,国内百姓也不怎么稳,国内已经是千疮百孔。最后没有实质性打下,迫降要了个名头
至于唐征高句丽,一是国力尚弱,二是气候严寒,但唐军并无大败,一次次稳稳推进,最后灭亡高句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24 06:19
亲的理解打战只要派那么多人去就行了?
不是的,补给才是重要的。
比如,派10万人去前线,武器、弹药、衣服、先不说,就说粮食:
如果每人一天要吃掉1斤粮食,那么10万人一天要10万斤,3个月的战争光粮食就要消耗900万斤。
就这900万斤的运送就要一万人吧,随着路程的增加,运输人员与粮食还要成倍增加,因为送粮的人也要吃饭的。
如果战时拉长一年半载,还要多少农民为这10万人生产粮食?
再加上其它补给,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如果是一路打一路抢,那就是蒙元的方式,这种失民心的方式是不能长久统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