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邮政银行存了五年定期,工作人员说是一款百年人寿保险,五年之后连同利息一起取出来,是真的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7:5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50
真的,不过,这个产品是并不理想的。仔细看一下合同,可能是超过5年的产品,收益也不理想,建议在犹豫期内免费退保。
关于借款利息
每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要向银行进行借款,借款利息如何记账。
在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在进行短期借款,以短期借款为例,来进行一下借款利息的记账。
比如,一家企业向工商银行进行借款,款额是100万,时间是三个月,利率是9%,财务人员如何进行处理呢。具体步骤有几个方面:
当取得借款时,可以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100万,同时,计入短期借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0万。当产生利息可以进行计提利息,也可以不做计提的利息,到期的直接支付款项有两个方面。一是如果不计提利息的话,在到期以后可以在直接支付时计入短期借款的借方,金额是100万,计入财务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2.25万,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2.25万。二是如果要按月来进行计提利息时,在第一个月预提利息时可以计入财务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0.75万,计入应付利息或是预提费用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0.75万,以第一个月为例,连续几个会计分录都是一样,当到期要进行归还借款利息时,可以计入短期借款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100万,计入应付利息或是预提费用会计科目的借方,金额是2.25万,同时计入银行存款会计科目的贷方,金额是102.25万。[3]
产生因素
延迟消费
当放款人把金钱借出,就等于延迟了对消费品的消费。根据时间偏好原则,消费者会偏好现时的商品多于未来的商品,因此在自由市场会出现正利率。
利息
预期的通胀
大部分经济会出现通货膨胀,代表一个数量的金钱,在未来可购买的商品会比现 在较少。因此,借款人需向放款人补偿此段期间的损失。
代替性投资
放款人有选择把金钱放在其他投资上。由于机会成本,放款人把金钱借出,等于放弃了其他投资的可能回报。借款人需与其他投资竞争这笔资金。
投资风险
借款人随时有破产、潜逃或欠债不还的风险,放款人需收取额外的金钱,以保证在出现这些情况下,仍可获得补偿。
流动性偏好
人会偏好其资金或资源可随时供立即交易,而不是需要时间或金钱才可取回。利率亦是对此的一种补偿。
市场作用
利息作为资金的使用价格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利息
影响企业行为的功能
利息作为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已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企业为降低成本、增进效益,就要千方百计减少资金占压量,同时在筹资过程中对各种资金筹集方式进行成本比较。全社会的企业若将利息支出的节约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那么,经济成长的效率也肯定会提高。
影响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功能
在中国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比率日益加大的条件下,出现了资产选择行为,金融工具的增多为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提供了客观基础,而利息收入则是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主要诱因。居民部门重视利息收入并自发地产生资产选择行为,无论对宏观经济*还是对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中国目 前的情况看,高储蓄率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特征,这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基础,而居民在利息收入诱因下做出的种种资产选择行为又为实现各项宏观*做出了贡献。
影响*行为的功能
由于利息收入与全社会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也能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例如:*银行若采取降低利率的措施,货币就会更多地流向资本市场,当提高利率时,货币就会从资本市场流出。如果*用信用手段筹集资金,可以用高于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来发行国债,将民间的货币资金吸收到*手中,用于各项财政支出。
影响因素
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8〕826号规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因此目 前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利息税。
股市影响
1、取消或减免利息税
当前储蓄的实际利率为负数,为了减少居民储蓄向股市的分流,利息税的调整虽然从理论上说对股市是利空消息,但也不完全尽然。
首先,即使完全取消了利息税,也只相当于银行的利息提高了0.6个百分点,10万元存款每年的利息收入将增加612元,这对于投资于股市的收益率相比较:几乎是“微乎其微”。
调整利息税,企业的贷款成本并没有提高,对上市公司经营没有负面影响。而对银行类的上市公司却产生了“储蓄回流”的积极作用。
2、提高银行存款利息
利率与股市之间有着明显的“杠杆效应”,它将关系到股市与银行资金量的增减。但利率的上升这将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抑制企业需求及个人消费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
加息对股市而言是提高了投资于股市的资金成本。银行加息与国债利率的提高一般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提高了,无形中也影响了股市的风险收益率。
然而,从目前我国加息的幅度与空间及中国股市的发展现状来看:能否吸引居民储蓄流向股市的核心问题是:股市的赚钱效益与安全性效益的如何。即:如果股市的投资效益与其安全效益相比较后还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对股市的选择将是造成储蓄分流的主要原因。
利息理论
利息的形式是非常明确的,其表面作用我们也很容易理解。但就像价格一样,它为什么是某一具体的数值而不应该是另外一种数值,让人感到疑惑的正是这种怎么决定的问题。
储备的意义
在现实的经济中,很多物品的生产都具有这么一种显而易见的情况,这就是生产出的产量总要比一定时期的需求量大一些,这些物品未必都是人们订购的或者说不能立刻都销售出去,对此可称之为库存。库存的一个实用目的就是为了应对购买量的波动,从而能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起到保障供给平稳的作用。当然,在正常情况下购买量的波动还是有一定之规的,于是各种物品的库存都会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因为增加库存总要涉及到增加费用的问题,所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企业并不愿意多保留库存。当消费者出于使用便利和预防的考虑而多购买一定量的物品时,这同样也不是为了立刻之需,也相当于主动承担起了库存保管的责任,对此可专门称为储备,库存也就变成了储备;或者说储备是私人的库存,目的是保障消费即起到消费平稳的作用。于是可以这么认为,库存更多的是企业的行为,而储备就是企业和消费者(包括国家)都有可能的行为。也可以这么认为,储备的概念一般要比库存的概念大,消费者家里的物品一定是储备,企业的库存也等于储备(随时都能成为家里或国家的储备),社会在某一时期的总储备就是这两者之和。
当把储备进行货币化表示之后,所有的储备都可以用货币的数量来代表,这就构成了积累或者说储蓄。当然,当我们谈论积累时,一般指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或资本的积累,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货币的储蓄。经济学家们曾经争论过货币到底代表不代表财富,对此的观点很不统一。实际上流通中的货币(特别是用纸币来规定时)确实不能时时刻刻代表财富,也就是说不算生产货币的劳动以一天或多天来计算这仅仅起到了交换手段的作用;一旦一天或多天的交换结束了,针对这一天或多天来讲货币就没什么用了,从理论上来看货币都会流回到以银行为代表的商人手里。只不过作为一个正常的经济体系其生产与交换总是连续不断的,一笔货币完成了交换任务并不能说明所有的货币都完成了其交换任务,这样连续起来好像货币始终可以代表着一定数量的财富,也就是说我们拿着钱总能买到很多种东西(顶替了其它货币的交换任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51
你要工作人员给您看保险合同,一切看合同条款规定。不过银行工作人员这种说法本来就很不严谨。需要谨慎对待,以免被不专业的工作人员误导造成损失。
五年期趸交的保险也确实有5年后的现金价值比较高的,但是具体情况不清楚,无法解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51
存的定期有定期的单据,保险有保险的合同。
存的定期有合同利率保证,即使几年后利息降了,也是按合同利率来执行。
保险需要看你的保险类型,有没有金融风险,保险的话是不能保证一定的利率利息的。需要把保险合同条款看清楚,有没有保证利息的条款在里面。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觉得不错的话采纳点赞支持一下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52
这个是不靠谱的,因为存款是有保障的,只要到期了,就会把本钱和利息都给你,固定收益,保险就不一样,你说的这个保险,可能是一种分红险,你投保的时候,他们只告诉你怎么赚钱,并没有告诉你存在的风险,因为这样的保险一般都是按照保险公司的效益而定的,如果保险公司的效益好,你可能就能多分红,如果效益不好,有可能你还会赔本,这个是没有保障的,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真这么好,那谁还存五年定期,千万要谨慎,不要被他的高额利息所迷惑,这样有可能会让你血本无归,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千万要考虑清楚,不要盲目投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2:53
定期是定期
保险是保险
你这个是趸交的一款保险,大概率是分红型的之类的。
一般来说到期取出,有本有息
就是这个息有多少不好说,有没有存款的息多不一定
另外定期存款你可以急用钱的时候随时取出,利息按活期算,本金没损失
保险你不可以随时取出,如果这五年中急用钱,只能退保或者保单贷款。退保会有损失,保单贷款只能贷现金价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