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00字26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5 03:1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14:34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00字
这部作品似一曲古老的民族赞歌,似一曲哀伤的历史晚唱,它是一幅少数民族的苍凉历史画卷,让我深深眷恋,以至于一遍又一遍的欣赏。
这是一个年岁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自述,叙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传递和叙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人脉传承,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中生活,族人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
在作品里,绿地,河流,山川,星辰,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流水般的马蹄声,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然,甚至于相爱男女所制造出的风声,既温柔深挚,又似狂风暴雨,它的发生回旋,没有丝毫的躲藏和掩饰。
是的,自然是赋予了鄂温克人一切,然而,它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
在作品里,有太多的死亡。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消亡,都会让人有深深的痛楚。是的,生命太渺小,似眨眼就没了,可这里的死亡让人心生恐惧。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去的孩子或者驯鹿仔,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心中不由得希望:死亡真的是生命的延续和升华。看,他们一边是枕着泥土的芳香,一边是沐着和暖的阳光,所以他们的亲人,自然的接受着生死命运。在这个世界上,最诗意最动人的,也总是那些最朴实最简单的活法。
自然给予了他们恩惠,带给他们物质和心灵的宽慰,也不忘带给他们无情。尽管这样,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他们能够和严寒、猛兽、瘟疫… …抗争而使种族延续和生存。可是现代文明的“侵袭”,使那积淀着无穷的森林宝藏以及深厚绵长的民族文化和情感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伤的通透。鄂温克人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锐减。然而,使他们更*为力的是:他们遭遇了日寇践踏,经历了“*”,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顽强不屈的他们也必须和现实抗争来求繁衍,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但,最终的他们,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而万般无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14:3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风里来!风里去!
好的文字,不仅有画面感,也是有味道的。那种微妙又独特的气息,幽幽的从那些你只消得看上一眼就毫不怀疑就是你调调的铅字里散发出来。诡异的,像是异性之间那种原始体味的吸引。
回想一开始,我在简介里看到它开篇的第一句,即有一种被按在椅子上的困顿。是那种,纵使周遭所处环境喧嚣混乱、纵使前一分钟还被现世折磨的心烦意乱,在看到这文字刹那,依然能把你抽离现实、让你思绪拉远、让你甘之如饴停下来的困顿。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我猜想它会否与我之前所喜爱的《尘埃落定》一样,是那种有着自己独特味道的故事。就像是那些民族风大摆裙上错落有致的花纹,定是别有一番自己风味的。
在下单的众多书籍里,只有她作为第二批订单姗姗来迟。当天晚上,我即开始躲在电热毯烧得老热的被窝里开始阅读。
我想'清晨"与"正午"的书写,作者定是一气呵成,因为我也读的格外顺畅。在"黄昏”时,进度慢了下来,尤其在看了一个豆友的书评后。这一停,就是好些时候。
当我时隔多日终于又投入到书里的情绪一鼓作气看完全文时,时钟正指向凌晨12点。
故事里连绵不绝的死亡,反倒叫我的意识无比清醒。我想这一定算是我读过了故事里,死去人物最多的一本书。
每一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人死去,那么的突然,又是那么的必然。鄂温克民族就在这新生与死亡交替的进程中从森林走向了乡镇。
我最喜欢的。是书里关于风声的描述。那么的隐晦,又是那么的直白。激烈的、温柔的、呼呼不停的风声,带来了民族的繁衍与部落的壮大。
却也是在抬头能望见蓝天,躺下会有松鼠来给你挠*的风里,鄂温克人躺在四颗相对的树间,等待着被风带走。
这简直比骨灰洒在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田里还来的浪漫。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14:35
总观中外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作家的籍贯和故乡,对于他的写作题材,对于他营造的文学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鲁迅作品与绍兴,沈从文作品与湘西,老舍作品与北京,汪曾祺作品与苏北高邮,肖洛霍夫作品与顿河,福克纳之与美国密西西比州,萧红之与呼兰河,以及现在我们要研讨的迟子建作品之黑龙江漠河一带,莫不如此。作家少年、童年、青年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极大地影响着未来作家写作的品格。故乡的土地、山水,永远是作家的文学之根。正如迟子建所说:“故乡和大自然是我文学世界的太阳和月亮,照亮和温暖了我的写作生活。”迟子建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她家乡的山峦河流、茂林草香,牛马鱼鹰,星星月亮,还有大自然的清新、神秘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纯朴和善良。她从小对大自然极度敏感,认为那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具有生命和灵性。她的众多作品,像自然那样朴实、灵秀,富有诗意。《额尔古纳河右岸》,通过一个九十岁老人一天的回忆,叙述了鄂温克民族百年的沧桑史。作者为我们营造了这样一个文学世界:那里有穿着皮衣、划着桦皮船、以打猎为生的牧民们,那里有夜晚可以看到星星的帐篷,那里有茂密的森林和丰沛的河流,那里有充满神秘气息的萨满教,有人死后实行风葬的习俗,有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歌舞,更有爱吃苔、石蕊和蘑菇的驯鹿。沉浸在作品之中,我们能听到驯鹿的铃声如晨曲般悠扬丁当:这位森林之子正踩着露珠,听着鸟呜,闻着花香,与蝴蝶作伴,去河边饮水,并看见了自己清晰的倒影。那真是一个美好、神奇的世界。
作者用怀伤之笔描写了从贝加尔湖迁徒而来的鄂温克民族近百年来在自然和社会极其艰辛的生活条件下繁衍生息的经历,一代代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顽强生存至今。由于受到现代化文明的一步步蚕食,他们最终丧失了生息之地,读来扼腕叹息。
《额尔古纳河右岸》抒情味很浓,有些篇章用的是散文化笔法。这使我联想起过去阅读契诃夫的《草原》、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所得的感受。书中的人物,生活在天地、山水、动植物中间,他们和大自然水*融、亲密无间,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