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是为了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2:5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04
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以及钙离子,阻止血液凝固。
临床上进行采血检查的时候,有可能不能及时送检,会在血液当中加入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
※ 抗凝剂用途:
医疗用途:治疗静脉炎,阻止血块在静脉里形成。
体育用途:避免促红细胞生成素使血液变稠。
꧁꧂
拓展:
抗凝剂相关常识:
1、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2、临床上进行采血检查的时候,有可能不能及时送检,会在血液当中加入抗凝剂防止血液凝固,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保存的时间也有差异。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进行血常规等形态方面的检查,加入了抗凝剂以后,在冷藏的条件下,最多可以保存七天,有可能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是进行一些生化方面的检查,在冷藏的条件下,要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最好是不要超过12个小时。
3、将新鲜的血液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层是血浆,呈淡*,半透明;中间一层是白细胞、血小板(白色);最下层是红细胞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