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12: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12
人在职场,价值的提升,靠的是辛勤耕耘和默默修行。提倡“经验无用论”的人,动辄把“创新”挂在嘴边的人,就象永远不可能依靠书本学会管理的道理一样,迟早在实践的挫折中有所顿悟。 领袖风格、运行机制和群体习惯的不同,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企业管理环境。对职业经理人而言,进入企业并站稳脚跟,适应这种千差万别的企业管理环境是头等大事!面对深不可测、变化多端的企业管理环境,即便是最老辣、最专业、最资深的主儿,也有可能或是难以自拔、或是水土不服。职业生涯的风险,不言而喻。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问题。来自企业外部的,我们权且称为“发展瓶颈”,主要是指整个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目前国内市场机会众多,企业往往不能真正感受到这一方面的压力。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毫无竞争力可言的企业因为种种“特殊待遇”持续稳步地发展着,实际上,与国内“别具一格”的市场特征和商业环境是紧密关联、互为因果的。来自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管理瓶颈”,主要是指因为管理水平的低下而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属于“管理瓶颈”。为了提高管理水平,企业渴望招募大批职业经理人来改善管理现状。 职业经理人,我们姑且也将他们划为两类:一类属于“技术型”人才,这类经理人思路开阔,擅长规划,理论丰富,系统感强,比较善于从战略层面解决企业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看到的一些“海归”人士,长期浸泡在西方相对完善和先进的管理理论中,汲取了西方管理实践中丰富的养分,已经具备了从战略上解决中国企业发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另一类属于“实战型”人才,这类经理人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经验丰富,精力旺盛,比较善于从战术层面解决企业问题,民企中大大小小的“名人”的身上,多少显现出这样的烙印,在根植于几千年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企业人际关系网络中,他们总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根据权变理论,我们知道,不同类型的职业经理人面对存在不同问题的企业时,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有所取舍,有所选择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能力强、名气大的职业经理人在一些企业里却四处碰壁,折戟沉沙?一般而言,“技术型”的职业经理人,比较适合存在外部环境问题的企业,他们能够以科学和具有远见的战略规划把企业带引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来;而“实战型”的职业经理人,则比较适合解决企业内部管理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他们能够改善企业的管理状况,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由于民企大多面临的,都是企业管理环境中管理水平提升的“管理瓶颈”,因此,“实战型”的职业经理人似乎更受欢迎。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从长远来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临近,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同样离不开“技术型”的职业经理人。 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不论是企业,还是职业经理人,我们的选择都应该慎之又慎。就企业而言,应该根据自己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引进适合的,能够解决问题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仅仅只看他的名气如何,或是顶着何样的光环;就职业经理人而言,也应该正确评估自身能力和特点,选择适合的企业,而不只看中企业巨大的品牌“幌子”,或是不怎么实在的高薪*,如果不知深浅地冒然踏入,违背了匹配原则,其结局是可以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