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12: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8:48
<整体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500例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11月12卷22期>论著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改进非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方法。方法:5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一组,使用整体疗法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治愈率94.2%。效果较满意,但是在慢性鼻窦炎伴息肉型治疗方面仍不能代替手术治疗。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整体疗法 资料与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5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500例。其中男327例,女173例。年龄12~78岁。病史0.5~60年。治疗前均已使用过抗生素类药物,血管收缩剂等治疗效果不佳。 治疗方法: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后,将自制通窍鼻炎膏(主要成分为血竭、冰片、制龙骨、五倍子等)用长约8cm,宽约1cm的扁平棉棒,均匀涂于下鼻甲前后部约30分钟,使药膏与下鼻甲黏膜充分接触。拔出棉棒后鼻腔用凡士林纱条填塞1小时后拔出。治疗后给予消炎药物口服7天。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自觉症状,将疗效分为三类。①治愈:自觉通气良好,无或极少鼻涕。下鼻甲大小,黏膜色泽恢复正常,头痛,头晕症状消失。②好转:通气改善,偶有鼻涕,下鼻甲体积较治疗前缩小,未恢复至正常大小,头痛头晕症状减轻。③无效:鼻腔通气无改善,鼻涕多,头痛,头晕症状无减轻。 结 果 治愈471例,好转29例。治愈率94.2%。治疗后随访1年,有16例自诉在感冒后脓涕增多,头痛头晕。服用消炎感冒药物或输液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 讨 论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1]理论认为,窦内黏膜是正常的,可恢复的组织,只是各种病因引起鼻窦窦口阻塞,而导致窦内脓液流出不畅,引起各种头痛,头晕症状。主张治疗慢性鼻窦炎只需开放窦口即可,术后辅以各种药物应用,使鼻腔及窦内黏膜恢复正常功能。FESS手术很大的提高了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手术对鼻腔外侧壁骨质破坏较大,并且有可能造成窦口开放过大,临床上常可见像“大眼睛”一样的开放后上颌窦口。将上颌窦口扩大后,有可能形成窦口的环形瘢痕,造成窦内黏膜纤毛系统与鼻腔黏膜“黏液毯”的连续性中断,从而影响窦腔内纤毛系统输送脓液的功能,使慢性鼻窦炎在手术后迁延不愈。对于伴有鼻甲肥大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处理方案中,有学者认为将肥大部分切除即可,有学者提出将下鼻甲骨折断后内移的方法。认为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对鼻甲黏膜的损伤。但是据笔者观察,如果术后下鼻甲经反复感冒或炎*持续肥大,阻塞鼻腔,又可使窦口鼻道复合体改变,阻塞窦口,造成鼻窦炎的复发。 整体疗法认为,下鼻甲肥大或下,中鼻甲肥大是形成慢性鼻窦炎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因就是慢性鼻炎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所导致的。事实上,单纯的,孤立地慢性鼻窦炎临床上是非常罕见的,绝大多数慢性鼻窦炎患者都伴随有下鼻甲或下中鼻甲肥大。前组鼻窦(上颌窦、筛窦前中小房、额窦)的慢性炎性病变大多与下鼻甲肥大有关。前组鼻窦的开口位于中鼻道,下鼻甲肥大后,鼻甲黏膜长期处于肿胀充血状态,分泌物增加,必将影响前组鼻窦的引流。如果细菌进入窦腔,产生脓液,又导致脓液排出障碍,从而导致窦腔内压力过高,产生头痛,头晕等神经症状。 整体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从治疗鼻甲肥大入手,收到较好疗效。本组患者有482例在治疗7天后,即有大量脓涕流出,头痛,头晕症状也随之消失。中药通窍鼻炎膏对鼻甲黏膜损伤极小。本组患者治疗后下鼻甲体积较治疗前肥大时减容1/3~1/4,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症状。而治疗鼻窦炎的作用应是在肿大的鼻甲减容后,通窍鼻炎膏在下鼻甲下部轻度收敛,形成均匀的,以下鼻甲骨为支点的前后一致的拉力。从而使前组鼻窦窦口自然扩张,脓液顺畅流出有关。从而保证了永久的鼻腔通气通畅和鼻窦引流通畅。具有“保留结构,更加微创,更接近鼻部正常生理构造”的特点。本组无1例空鼻综合征发生,治疗时也基本无痛苦。患者依从度高。 【参考文献】 1 王荣光,许庚,郭保煌.鼻窦内窥镜手术图解.北京:*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