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刘禅因为没有理想,胸无大志而亡国的故事(关于理想的反面事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12:0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0:32
说两句, 刘禅不是没有理想而灭国的, 是理想太大,不可能实现,所以才灭国!
刘禅大概是建安12年出生的,也就是赤壁之战之前生的, 而赤壁之战之后, 刘备的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而刘备的理想就是与申大义于天下,也就是说兴复汉室为己任. 在整个童年和青少年间刘禅应该时时刻刻可以听刘备的理想的, 而等到刘备死了后, 诸葛亮继承了刘备的事业, 当然由于诸葛亮太强势, 刘禅肯定跟着诸葛亮倡议: 北伐曹魏,兴复汉室. 六次无果.整个理想对于诸葛亮来说也太高了, 也达不成.
刘禅对于这个理想应该从内心里是不认可的,所以诸葛亮死了后,基本上是不在把它作为一回事.所以北伐是个做样子的活, 理想太高,而没有办法达成, 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0:33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0:33
胡亥不思进取而验证“亡秦者胡”这话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
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郤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0:34
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叫刘山。他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和不思进取的皇帝。刘备去世的时候,特意刘掸人委托军师诸葛亮。诸葛亮的,在转弯时,他再次被委以姜维。然而,刘山分布不听江伟的意见,只相信奸臣谗言。后来,舒司马昭淘汰,刘禅投降。司马昭为了笼络刘山,密封*。
刘山,看和做的,官方的,快乐的,全忘了亡国。舒士兵与他投降,很伤心地看到这种情况。给他的招数,,但刘禅做什么,我们不能做的,即使根据战略。
一天,司马昭举行宴会,专门邀请你雷震刘山,舒投降一起去吃饭。在宴会上,司马昭人演奏乐器,还故意让优美的舞姿。
听到悠扬的音乐,看漂亮的女孩跳舞投降士兵不能帮助,但想到舒,很伤心。但刘山一个人还在笑。
当司马昭问刘禅:“你打算回去舒吗?” “
刘禅笑了笑,说:”这实在是太幸福了,我不想舒。“
舒已经完全消灭了司马昭,刘山将永远不会成为失去了他的国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20:35
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叫做刘禅。他是个非常昏庸而且胸无大志的皇帝。刘备死的时候,特意将刘禅托付给军师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又将他再次托付给姜维。但是刘禅分配不听姜维的劝告,只相信奸臣的谗言。后来,蜀国被司马昭消灭了,刘禅也只好投降。为了笼络刘禅,司马昭就封他做了一个官。
刘禅这个人,见又做了官,就高兴起来了,把亡国的事情全忘了。当时跟他一起投降的蜀国将士,看到这种情况都非常痛心。就给他出计谋,可是刘禅连照着计谋去做都做不到。
有一天,司马昭举行宴会,专门邀请刘禅和蜀国投降的诸位磊臣一同前去赴宴。在宴会上,司马昭让人弹奏乐器,还故意让美女跳舞。
听见悠扬的音乐,看见漂亮的姑娘跳舞,那些投降的将士都不由得想起了蜀国,非常伤心。可是刘禅一个人却依然谈笑风生。
这时司马昭就问刘禅:“你还打算回到蜀国去吗?”
刘禅笑着说:“这里实在太欢乐了,我都不想蜀国了。”
蜀国就这样彻底被司马昭消灭了,刘禅也就永远成了亡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