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4 12:0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19
熟悉我军军史的人都知道,若是问我军作战一大特色,回答几乎都会是一个词:穿插。但是,这一战术在不同的战场,使用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在解放战争中,*的大胆穿插让本就反应迟钝的*晕头转向,被分割包围后立马就全线崩溃,消灭的往往是一个兵团。但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特别对美国部队,虽然我们一样成功进行了穿插,但是最大的成建制消灭也仅仅是一个团,为什么同样奏效的战术,战果相差如此之大呢?
所谓穿插战术,是利用敌人部署的间隙或薄弱部位插入其纵深或后方的战斗行动。是一项近代战争使用的战术,因为需要部队的机动性来进行保障,而且穿插后属于单独作战,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没有使用。以我国为例,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战例,使用迂回战术包围对方的数不胜数,但是穿插后分割包围是几乎没有的。
中*人第一次真正见识穿插战术始于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在战事胶着时,日寇一部从吴淞口登陆后,突破张治中部防线后又绕开顾祝同部防线,成功完成对上海市区西部的合围,这一举动直接造成*的溃退,与当时只知道死守和冲锋的*将领相比,日军的战术更有效,将领的临阵指挥也极为灵活,*将领面对穿插这一新型战术一筹莫展。
*对于穿插战术束手无策是*作战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抗战八年中,日军在大型会战中先后使用穿插战术数次,几乎均取得效果。而在紧接着的解放战争中,*这一弱点又被无*地继续放大了。
锦州战役之后,*对廖耀湘的九兵团发动的攻击,是我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穿插作战,几十万*打破建制,以团为单位进行穿插迂回,九兵团被分隔包围成几十块,最终*仅用两天一夜就歼灭了这支*的绝对主力,主将廖耀湘战败被俘。
淮海战役每个阶段的合围都是*穿插获得的战机:华野13纵穿插攻占曹八集,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合围;中野的3纵穿插攻击宿县,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合围……在*灵活的穿插战术面前,*即使全部装备了美械,但是脑子跟不上,还是要败下阵来。而更为关键的是,国民*已经失去民心,*广大官兵也失去了战意,被围困之后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死战的想法,外围的部队要么急于逃命不愿驰援,要么畏战不愿前行,这些才是每次穿插合围,*可以获得极大战果的真正原因。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被卷入其中,面对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志愿军的穿插战术会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
与解放战争中大兵团的穿插不同,面对美军为首的联合*,志愿军选择了以营、连为单位的小型穿插,主要原因是志愿军没有制空权。营以上目标行动目标过大,容易被美军优势火力攻击。此外联合*的防线比较缜密,缝隙较小,朝鲜山地较多等因素也难于让大兵团进行穿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19
熟悉我军军史的人都知道,若是问我军作战一大特色,回答几乎都会是一个词:穿插。但是,这一战术在不同的战场,使用的效果是天差地别的。在解放战争中,*的大胆穿插让本就反应迟钝的*晕头转向,被分割包围后立马就全线崩溃,消灭的往往是一个兵团。但是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特别对美国部队,虽然我们一样成功进行了穿插,但是最大的成建制消灭也仅仅是一个团,为什么同样奏效的战术,战果相差如此之大呢?
所谓穿插战术,是利用敌人部署的间隙或薄弱部位插入其纵深或后方的战斗行动。是一项近代战争使用的战术,因为需要部队的机动性来进行保障,而且穿插后属于单独作战,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没有使用。以我国为例,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战例,使用迂回战术包围对方的数不胜数,但是穿插后分割包围是几乎没有的。
中*人第一次真正见识穿插战术始于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在战事胶着时,日寇一部从吴淞口登陆后,突破张治中部防线后又绕开顾祝同部防线,成功完成对上海市区西部的合围,这一举动直接造成*的溃退,与当时只知道死守和冲锋的*将领相比,日军的战术更有效,将领的临阵指挥也极为灵活,*将领面对穿插这一新型战术一筹莫展。
*对于穿插战术束手无策是*作战能力低下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抗战八年中,日军在大型会战中先后使用穿插战术数次,几乎均取得效果。而在紧接着的解放战争中,*这一弱点又被无*地继续放大了。
锦州战役之后,*对廖耀湘的九兵团发动的攻击,是我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穿插作战,几十万*打破建制,以团为单位进行穿插迂回,九兵团被分隔包围成几十块,最终*仅用两天一夜就歼灭了这支*的绝对主力,主将廖耀湘战败被俘。
淮海战役每个阶段的合围都是*穿插获得的战机:华野13纵穿插攻占曹八集,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合围;中野的3纵穿插攻击宿县,完成了对黄维兵团的合围……在*灵活的穿插战术面前,*即使全部装备了美械,但是脑子跟不上,还是要败下阵来。而更为关键的是,国民*已经失去民心,*广大官兵也失去了战意,被围困之后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死战的想法,外围的部队要么急于逃命不愿驰援,要么畏战不愿前行,这些才是每次穿插合围,*可以获得极大战果的真正原因。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被卷入其中,面对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志愿军的穿插战术会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
与解放战争中大兵团的穿插不同,面对美军为首的联合*,志愿军选择了以营、连为单位的小型穿插,主要原因是志愿军没有制空权。营以上目标行动目标过大,容易被美军优势火力攻击。此外联合*的防线比较缜密,缝隙较小,朝鲜山地较多等因素也难于让大兵团进行穿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20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军事思想仍然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要做到这一点,穿插迂回就是重要手段。
比较典型的是1947年1月的鲁南战役,整编26师是*军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在鲁南地区还有*军第一快速纵队、整编第51师和整编第33军几支部队,全歼敌军难度很大。
战术大师粟裕在华东战场历练十几年,早已深得穿插迂回精髓,他利用对手战场摆得过开,缺乏战略纵深的弱点,指挥部队通过各种手段实施多路穿插,首先集中主力歼灭了整编26师,随后合兵一处将其余敌军逐一全歼,仅用3天时间就大获全胜。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时代,穿插作战以众击寡都是致胜的重要法宝。我军百战之余,穿插迂回战术早已炉火纯青,在许多战斗指示中都能找到“你不应以迅速勇猛之穿插,插入敌后,分割围歼之”这样的语句。用这种战术,在1947年可以歼灭*一个兵团。
这样的打法打了很多年后便真的是习惯成自然了,到朝鲜战场上依然如此。运动战时期,志愿军每次作战计划都是穿插、包围、歼灭。习惯了一线平推的美军就非常不适应这种打法,只要志愿军穿插到美军侧翼,那么正面的美军就要撤退。
我军最初是想全歼美军师级建制的,但是美军火力太猛,除了二次战役歼灭一个团级战斗队外,被围的美军团以上部队往往能凭借火力和突击力突围而出。
到第五次战役时,战术性包围达成过10多次,但除了少数几例外,大多都未能全歼。主要是第五次战役时白天时间太长,在敌空炮火力掩护下,我军活动窗口被大大压缩,在空地火力支援下,被围之敌容易突围。
尽管如此,我军打歼灭战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只不过把胃口放小了些:歼灭韩军的要求是师团建制,而对美英军则将目标下到了营级。一个营、一个连的歼灭战虽然不大,但是整条战线上攒起来,那就比较可观了,这就是著名的“零敲牛皮糖”战术,积小的歼灭战为大的歼灭战。
其实这种战法我们在抗日战争中就广泛使用了,积小胜为大胜,能打赢的战法就是好战法。最后,谁先撑不住是一目了然的。美军为了避免自己遭受过大损失便将韩军推到了一线,韩军本以为经过整训后战力提升很大,但到了1953年7月,一次战役就被打残了4个师,算是吃了大亏。
其实无论是土地*战争时期,还是在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最初都是弱小的一方,但却总能创造优势打出歼灭战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20
对手不一样国内战争状态是内线作战,*军的装备水平与协同能力与后来的美军差距太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21
因为面对的敌人不同,敌人的实力也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同样的战术就不一定有效果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21
因为对方对战术的研究也是非常厉害的,所以不管用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20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军事思想仍然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要做到这一点,穿插迂回就是重要手段。
比较典型的是1947年1月的鲁南战役,整编26师是*军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在鲁南地区还有*军第一快速纵队、整编第51师和整编第33军几支部队,全歼敌军难度很大。
战术大师粟裕在华东战场历练十几年,早已深得穿插迂回精髓,他利用对手战场摆得过开,缺乏战略纵深的弱点,指挥部队通过各种手段实施多路穿插,首先集中主力歼灭了整编26师,随后合兵一处将其余敌军逐一全歼,仅用3天时间就大获全胜。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时代,穿插作战以众击寡都是致胜的重要法宝。我军百战之余,穿插迂回战术早已炉火纯青,在许多战斗指示中都能找到“你不应以迅速勇猛之穿插,插入敌后,分割围歼之”这样的语句。用这种战术,在1947年可以歼灭*一个兵团。
这样的打法打了很多年后便真的是习惯成自然了,到朝鲜战场上依然如此。运动战时期,志愿军每次作战计划都是穿插、包围、歼灭。习惯了一线平推的美军就非常不适应这种打法,只要志愿军穿插到美军侧翼,那么正面的美军就要撤退。
我军最初是想全歼美军师级建制的,但是美军火力太猛,除了二次战役歼灭一个团级战斗队外,被围的美军团以上部队往往能凭借火力和突击力突围而出。
到第五次战役时,战术性包围达成过10多次,但除了少数几例外,大多都未能全歼。主要是第五次战役时白天时间太长,在敌空炮火力掩护下,我军活动窗口被大大压缩,在空地火力支援下,被围之敌容易突围。
尽管如此,我军打歼灭战的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只不过把胃口放小了些:歼灭韩军的要求是师团建制,而对美英军则将目标下到了营级。一个营、一个连的歼灭战虽然不大,但是整条战线上攒起来,那就比较可观了,这就是著名的“零敲牛皮糖”战术,积小的歼灭战为大的歼灭战。
其实这种战法我们在抗日战争中就广泛使用了,积小胜为大胜,能打赢的战法就是好战法。最后,谁先撑不住是一目了然的。美军为了避免自己遭受过大损失便将韩军推到了一线,韩军本以为经过整训后战力提升很大,但到了1953年7月,一次战役就被打残了4个师,算是吃了大亏。
其实无论是土地*战争时期,还是在之后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军最初都是弱小的一方,但却总能创造优势打出歼灭战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20
对手不一样国内战争状态是内线作战,*军的装备水平与协同能力与后来的美军差距太大。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21
因为面对的敌人不同,敌人的实力也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同样的战术就不一定有效果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4:21
因为对方对战术的研究也是非常厉害的,所以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