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主食吃什么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6:29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8:02
上海人主食是米饭。
上海人一年四季的三餐大多以米饭为主食。过去,早餐常以隔晚的米饭用开水泡后加温煮熟,俗称“泡饭”,夏天则干脆用开水冲泡,早饭菜比较简单,如酱瓜、腐乳、花生、肉松等,还有不少的人早餐以大饼、油条、豆浆、阳春面等为主。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不少人的早餐已经“欧化”,什么牛奶、面包加鸡蛋等,但还有许多人却保持着老传统。
上海人一般不喜欢吃肥膘大肉,爱食水产品,都用精制油或豆油炒菜,喜欢清淡,但讲究色、香、味,三菜一汤较为普遍。
扩展资料
上海菜原以红烧、生煸见长。后来,吸取了无锡、苏州、宁波等地方菜的特点,参照上述十六帮别的烹调技术,兼及西菜、西点之法,使花色品种有了很大的发展。菜肴风味的基本特点:汤卤醇厚,浓油赤酱,糖重色艳,咸淡适口。选料注重活、生、寸、鲜;调味擅长咸、甜、糟、酸。名菜如“红烧蛔鱼”,巧用火候,突出原味,色泽红亮,卤汁浓厚,肉质肥嫩,负有盛誉。
“糟钵头”则是上海本地菜善于在烹调中加“糟”的代表,把陈年香糟加工复制成糟卤,在烧制中加入,使菜肴糟香扑鼻,鲜味浓郁。“生煸草头”,摘梗留叶,重油烹酒,柔软鲜嫩,蔚成一格。而各地方风味的菜肴也逐步适应上海的特点,发生了不同的变革,如川菜从重辣转向轻辣,锡菜从重甜改为轻甜,还有不少菜馆吸取外地菜之长。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改革了烹调方法,上海菜达到了品种多样,别具一格,形成了上海菜的独特风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上海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9:20
上海人主食是米饭。
上海人饮食特点:
1 、鲜活生猛
上海人的口味,以鲜为特色,所选用的原料,无论是蔬菜或肉类,都要求新鲜为了迎合这种饮食爱好,肉菜市场均设有水族箱或饲养笼,将各种鱼类、禽类活养着供顾客选购,即点、即宰、即售,方便家庭。
2 、夏秋清淡、冬春香浓
夏秋季节,由于上海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大,为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上海日常饮食以清淡、鲜爽、嫩滑等消暑祛热的菜式为主,家庭一般常用瓜类制成清香可口汤、煲等菜式。夏天上海时蔬有贡菜,金针菜,米蓰等等,不过夏天上海人一般讲究清淡,菜诸如糖拌番茄,糖拌黄瓜,毛豆丝瓜就可以打发汤,一般是番茄煸尖冬瓜汤,要么雪菜肉丝豆腐羹。
在北风凛烈、寒气袭人的冬春季节,上海的家庭饮食以营养丰富、滋补暖身、 味道香浓的菜式为主。这时,狗肉、羊肉、鸽、蛇等,都是家庭的常用菜式。春节,现在上海人春节大多外出蹭饭,家里无非应付些春卷、汤圆之类的小点心。
3 、一日三餐有汤水
上海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营养、滋补、口感。因而在一年四季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可口滋润的汤、羹、粥品。饭前饭后一碗汤,成为上海人饮食特点之一。
4 、浓油赤酱与清汤挂面
老上海人欢喜吃油爆虾,新上海人欢喜咂盐水虾。老上海偏爱吃糖醋排骨,新上海更爱吃椒盐排条。老上海过节烧红烧回鱼,新上海兴吃清蒸鲑鱼。不过也有大家都喜欢的,像咸菜毛豆,红烧狮子头等。
5 、 清真食品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开放,不只是 “新上海人” 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新口味,就是 “老上海” 的饮食口味也在悄然变化。看看 “小肥羊” 的若市门庭,清真食品也成为上海人饮食特点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0:55
上海人吃面,喜欢加只浇头,浇头烧得好,就成了一招鲜,往往是一家面馆的立身之本。老上海吃浇头面,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就叫份“双浇”,一荤一素。也有两荤的,比如熏鱼和红烧羊肉,就叫“红两鲜”,那是比较奢侈的了。一般老吃客先点一碗浇头面过桥——将浇头与面分开装,再叫一杯热黄酒,以面浇头下酒,酒后再将面吃完,实惠而不失体面。如果尴尬起来,吃不起浇头面,就叫一碗阳春面,老板伙计也一视同仁,热情接待,并问你:硬点还是烂点?重香头还是免香头?宽汤还是紧汤?一碗阳春面就有好几道选择题让你做,真让人如坐春风。
以前,上海有些点心店还有一道点心,叫作“馄饨面”。那是一种非常经济的吃法,二两阳春面,加一两馄饨,既能吃饱,又模拟了浇头面。这种吃法后来传到香港,为务实的港人所欢迎,现在香港的夜排档还有供应。在饮食方面,上海有许多体贴人、照顾人的品种,这是上海让去外地工作学习的上海人特别怀念的地方。
再比如在饭店吃饭,盆底还剩一些菜脚和汤汁,服务员就会建议:加半块豆腐或青菜心再回烧一下?早几年时兴吃象鼻蚌和龙虾,一道海鲜所耗不菲,吃剩的龙虾头尾或象鼻蚌内脏,请厨师烧一品锅泡饭,可抵一道点心,一点也不坍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2:46
如果说是上海特色主食的话~~~除了米饭上海的雪菜肉丝面不错的还有就是小笼包和生煎馒头另外就是馄饨也可以啊对了对了,还有排骨年糕清蒸大闸蟹、滑炒虾仁、清汤鱼丸、松鼠鳜鱼;时令小吃:春卷;风味主食:扬州炒饭生煎,小笼包,年糕,糕点
上海小笼包
上海的南翔小笼包有百年历史,诞生于清末同治十年。最初的创始人是一家点心店――日华轩点心店的老板黄明贤,后来他的儿子在豫园老城隍庙开设了分店。也就是在这繁华喧闹的豫园里。[3]
南翔小笼包初名“南翔大肉包子”,后称“南翔大包子”,再称“古猗园小笼包”,现叫“南翔小笼包”。大肉包子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选用精白面粉擀成薄皮;又以精肉为馅,不用味精,用鸡汤煮肉皮取冻拌入,以取其鲜,洒入少量研细的芝麻,以取其香;还根据不同节令取蟹粉或春竹、虾仁和入肉馅,每只包折裥14褶以上,一两面粉制作10只,形如荸荠
各地小笼包
呈半透明状,小巧玲珑。美食本来就是一门艺术,中国人发明的小笼包可算是这门艺术中的一个杰作,而小笼包更是把这一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极致。南翔小笼包制作精细,它以精白面粉发酵为皮,选取猪腿精肉为馅,而最独特的是要用隔年老母鸡炖汤,再和猪肉皮煮在一起,然后做成皮冻,拌入馅内。
揪出的面团大小均等,还用食用油抹其表面,这样会使口感更好。要把胚子拉到底,差不多大小,包的时候手要向上拉,它的优势是皮薄,肉嫩,丰满。热腾腾的雾气直往上冒,小笼包蒸好了,此时的小笼包一个个雪白,晶莹,如玉兔一般,惹人喜爱。戳破面皮,滑溜溜的汁水一下子流出来。雪白的面皮,透亮的汁液,粉嫩的肉馅,诱人至极。如果吃时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其味更佳。小笼包的馅心还可以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如初夏加虾仁,秋季加蟹肉、蟹黄,蟹油。小笼包味美细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从当年第一次在南翔小镇石舫上零售,到今天分店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南翔小笼包的变化令人瞩目,然而,它的那份原汁原味、自然淳朴却始终不变,始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食客。戳破面皮,蘸上香醋,就着姜丝,咬一口南翔小笼包,然后细细品味,品味上海传统的饮食文化,品味远离喧嚣都市的那份“乡野”之情,品味好吃的南翔小笼包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0:54
上海人主食吃大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