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31 01: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4 03:13
由重重透镜看过去,长期受到扭曲、很不容易看清楚的历史现象之一,是周代的「国」。古史上的关键事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而此一事件又是从春秋就开始的国与国争斗兼并的最高峰。东周开端时,封建制的体系里有几百个国,之后国的数字一路减少,到西元前二二一年,只剩下最后一个、唯一一个,就是「秦」。
但「国」是什么?「国」长什么样子,我们真的知道吗?想到国、讲到国的时候,我们心中自然浮现的图像是疆域国家,也就是可以在地图上画出每个国的领域,国与国之间有疆界,从这里到那里属于这国,过了这条线则属于那国。
关于战国时期,大家都知道「战国七雄」,也几乎都知道这七雄是秦、齐、楚、燕、韩、赵、魏,还知道七雄的地理分布,秦在最西边,齐在最东边,楚在最南边,燕在东北,韩、赵、魏则是从原来的晋分出来的,处于中间偏北的区域。
但往前推到春秋时期,有个相应的代表性名称是「春秋五霸」。春秋五霸的概念,其实和战国七雄截然不同。七雄指的是当时仅存的几个主要国家,五霸说的却是五个人: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七雄可以用地图概念标示出来,这七个国差不多就覆满了当时的中国。但五霸不是,
这中间牵涉到从春秋到战国,很不一样的「国」的型态。那个时代有很多很多国错落分布在这块地方,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国的所在,但国与国之间没有明确的国界。
过去一百多年间,有过几位真正下苦功的学者,如顾栋高,如陈盘,他们将先秦史料彻查过,一条一条比对,想办法还原画出古地图来。他们找到许多春秋时期有记录的「国」,在地图上标记出来,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修正观念,那就是:
然后到了一九四三年,侯外庐先生首先提出一个关于「国」的新理解——「城市国家说」。 注更多这是什么?侯外庐主张从西周到春秋,
侯外庐提出的意见,在中国撼动不了根深柢固的传统看法,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反而是在日本,有两位研究「东洋史」(日本人对中国史的称呼)的学者受到启发,并借鉴西洋古希腊的历史,在差不多同时进一步发展出「城邦国家说」。
这两位学者,一位是贝冢茂树,另一位是宫崎市定。他们从中国古史中划分出一段特殊的「城邦时代」。从西周到春秋中叶,中国分成许多单位,每一个单位,诸侯之「国」和大夫之「家」,是一座一座独立的城,藉由封建制让这些独立的城连结起来,构成了周代的*系统。
《战国策.赵策》中记录了一句话:「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显示到了战国时代,人们仍然留有对于之前城邦时代的记忆,而且清楚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之前时代间的差异。
我们当然不必认*信古代有「万国」,「万」只是用来形容数量众多的概辞。相较于战国,原来的国数量一定是极多的。《逸周书.世俘解》中记录武王伐纣,一共灭了九十九国,自动臣服的有六百五十二国。古文献里也多次提到,武王第一次发兵翦商时,大会孟津,来了「八百诸侯」。这些数字在在显示了那个时代的国一定不大。对应《赵策》上的说法,
这样的主张,在后来出土的周*古遗址中进一步获得证实。例如一九九八年开始在河南焦作挖出一座相对完整的城,北边的城墙长二百九十五公尺,另外三边各是二百七十公尺长。城墙的高度约九公尺,城基最宽处有五公尺,城上方则大约三公尺。
综合文献和考古资料,我们能够重新整理这一段的古史发展。之前提过,新石器晚期,可能在夏人手中,有了「夯土」技术的突破,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城墙工程。夯土需要动员大量人力,也就同时促成了中国国家组织的第一步关键扩张。早期的夯土城墙规模较大,周代以后的反而变小了。如何解释这样的现象?
早期只有少数掌握特殊动员优势的部族,才有办法筑城。筑城是件少有的大事,能组织、安排筑城的部族,拥有高阶的统治地位。然而随着夯土技术的普及,再加上统治型态的改变,较边缘的地方、较少的人,都知道如何筑城,都有能力为自己筑一座城。这种条件下筑起的城,规模就不会那么庞大惊人了。于是,有一个时期,在中国这块地域范围内,大家竞相筑城,两三百年间,绝大部分的聚落都重新规划了自己的居住区,改造为以「城」为中心的居住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