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31 13: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10:49
01
李靖大破突厥,这是个天大的功劳,等班师回到长安以后,肯定少不了大加封赏。然而等他刚到长安,等待他的不是什么封赏,而是一封弹劾书。
有人状告李靖治兵不严,在平定突厥王庭的时候,有士兵抢了王庭的财宝。按规矩,这些缴获的财宝应该全部入账交给朝廷。可是,这种事情可大可小,立了战功,抢点东西算什么呢?
可是李世民却对此事大发雷霆。李靖不但没有了功劳,反而成了戴罪之身,他只好躲在家中闭门不出,等待皇帝的裁决。
在这几天时间里,朝廷一直在审查财宝的事情,李靖在家中如坐针毡,心中不但没有了想封赏的打算,甚至只希望能不受惩罚。
几天过后,李世民召见他,先是批评了他几句,然后话锋一转,说你的功劳还是很大的,该封赏的还要封赏,于是加封李靖为尚书右仆射,成了大唐出将入相的第一人。
李靖听到这个结果,心理稍微缓和了很多,和前几天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
李靖虽然成了宰相,但是却谨小慎微,在议论国家大事的时候,他基本上都不发言。下了朝以后,他紧闭家门,基本不和其他人交往。
处理李靖的问题,是李世民高超的管理哲学的体现。当初李靖功劳之大,肯定会有些心高气傲,李世民心里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于是他先敲打敲打,防止李靖居功自傲。
李靖当了宰相没几年就离开了官场,远离了政治中心,安度晚年。
02
李世勣有一次生病,医生给开了药方,其中有一味药是‘须灰’。所谓‘须灰’就是人的胡须。
李世民听说李世勣病了,前去探望,听说了‘须灰’的事情,他当场割了自己的龙须给李世勣入药。李世勣感动的热泪盈眶。
先不说李世勣的病有没有因为龙须变好,单说这一举动,就足以让李世勣感恩戴德一辈子。
李世民驾驭李世勣最高超的一次,莫过于他在弥留之际跟李治说的一番话,他说,李世勣是一员勇将,你对他没有恩德,很难驾驭他,我现在将他贬到外地,如果他能及时离开,你过段时间再提拔他,他对你报答与你。如果他迟迟不走,那你就可杀了他,以防后患。
国家正在权利交替之际,李世勣突然被无理由贬谪,这让他摸不着头脑。不过没用多久他就想明白了,连家都没回,当天拿着诏书就去赴任了。
李治终于松了一口气,李世民也感到很安慰。半年后,李治将李世勣重新提拔上来,委以重任。数年后,75岁高龄的李世勣被任命为大将军征讨高句丽,立下了赫赫战功。
03
虽说李世民对大臣都非常信任,但终究还是有远近。如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邀请李靖帮忙,李靖拒绝了,李世民不可能不生气,只是胸怀宽大而已。
李世勣原来是瓦岗寨的,跟李世民的关系也不是多深,李世民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对这两人用点帝王术还说的过去,但是对他的心腹之臣,如尉迟敬德和房玄龄,他也同样不放心,随时敲打一下。
有一次宴会上,群臣聚集,尉迟敬德发现有个大臣座次在他前面。尉迟敬德站起来咆哮,说你有什么功劳,座位能在我之上。不由对方分说,一拳向对方打过去,血流如注。
李世民非常愤怒,拂袖而去,当天的宴会不欢而散。
第二天,等到尉迟敬德醒酒,李世民召见了他,对他说,以前刘邦诛杀韩信等功臣,现在看来也并非是刘邦的过错。
尉迟敬德听到这么严厉的警告,顿时浑身冷汗直下。
数年后,李世民找尉迟敬德聊天,本来聊的好好的,李世民突然说,有人告你谋反,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尉迟敬德自从平定王世充时就跟着李世民,立下战功无数,并救过李世民两三次。后来又在宣武门之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李世民最贴心的武将。
如今遭到李世民这样怀疑,尉迟敬德突然站起来说,是,臣是谋反了。然后脱下上衣,将身上的伤疤亮出来,开始说起与李世民浴血沙场的事情。
李世民有些尴尬,让尉迟敬德赶紧将衣服穿起来,好生安慰。
经过此事之后,尉迟敬德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他开始不问政事,一心在家修道,一副话外之人的样子。
04
如果说对武将有必要敲打敲打是必要的,那么对文臣,李世民也同样运用了他那套管理哲学,或者说帝王心术。
文臣之中,最受恩宠的非房玄龄莫属。李世民经常搞一些小动作,冷却房玄龄几天。
第一次无缘无故让房玄龄回家‘休息’的时候,房玄龄感到非常害怕,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想着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惹怒了皇上,会不会大祸临头?
之后没几天,长孙皇后替房玄龄求情,说房玄龄是一个很好的宰相,在朝中威望很高,做事公允,朝臣们都服他,如果他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就不应该让他待在家里,应该让他赶紧回来处理国家大事。
李世民也没有真心想处理房玄龄,就就坡下驴,让房玄龄重回中枢。
过了两年,李世民又无缘无故让房玄龄回家休息,这次是褚遂良上疏求情,房玄龄又重新回到中枢。
之后数年,李世民又玩了一次,这次房玄龄已经知道了李世民的用意,无非就是想告诉他房玄龄,没有你大唐照样转,你不要太居高自傲,做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为我大唐好好出力。
参透了李世民的心思,房玄龄已经不像第一次那样慌张了,他甚至难得清闲,真的过起了退休的日子。可是李世民受不了了,朝中事务那么多,没有人处理怎么行呢。
可是这次说来也怪,竟然没有人上疏替房玄龄求情,没有人求情他就没有台阶下。李世民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对外宣布,要到某处去赏花。房玄龄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让家童打扫庭除准备迎接皇上。家童不明白,房玄龄就说,要去赏花,肯定要从我家门前经过,到时候皇上一定会过来坐坐。
果然不出房玄龄所料,李世民的本意并不是赏花,而是要经过房玄龄的家门口,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然后跟他拉家常,向他透露回朝的信息。
知道了皇上的用意,房玄龄以后做事更加的谨慎。贞观晚期,皇上要亲征高句丽,留房玄龄处理朝中大小事情,授予他临机专断之权。这个时候的房玄龄可以说权力达到了顶峰。
李世民出发之后没多久,就有人找到了房玄龄说要告状,而被告就是房玄龄。房玄龄命人将这人押送给李世民。经过询问,李世民得知此人是告房玄龄的,于是将此人腰斩,并派人告诉房玄龄,以后这样的事情可以自己决断。
房玄龄本来有决断之权,但是他万万不敢这样做,虽然皇帝信任你,但是你也不能没有分寸。
除了敲打施威之外,李世民也用恩,他将公主嫁给房玄龄的二子房遗爱,又把房玄龄的女儿嫁给一个亲王,这样亲上加亲,加大对房玄龄的恩宠。
总结
李世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对臣子完全的信任,但这并不表示他什么都不做。李世民深知自己的臣子都是非常有才干的人,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管理,才能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同时也打消他们的狂妄之心。
李世民的管理手段可谓高明之极,在臣子们有功的时候,他不忘敲打一下,让他们收敛一点,施恩的时候又是非常的舍得,极尽恩宠。
正是由于他的管理方法高明,才镇压的住这些悍将,避免了刘邦和朱元璋时期臣子们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