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没有纸,那么赵括为什么“纸上谈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3:17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07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从两方面解决:
1、纸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2、纸上谈兵是什么时候有这个成语的
1、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
在纸还未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
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小块的丝绵制成的纸,因为考古学家于1933年在新强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古纸,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质甚粗糙,不匀净,纸
面尚有麻筋,盖初做纸时所做,故不精细也〃由于古汉时的纸张是由麻缕和丝绵,加上制法粗糙,所以纸张的质量不太好.而麻缕和丝绵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们用作造纸的原料,就必然会受到很大的*,而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来满足文化生活上对纸张的要求.
在新的客观形势要求下,蔡伦的出现便为造纸术带来新突破,在《东汉观记》卷二上记载:”蔡伦·有才学,尽忠重慎,每次休沐,闭门以绝宾客,曝体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从以上看来,蔡伦是用树皮、破布、鱼网造纸的.
虽然在蔡伦之前也有纸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伦对新原料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破布、破鱼网早已结束了它们本身的任务,成了废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对造纸工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原料的使用必然提出新技术的要求,但是由于典籍流失,实际的操作如何,已缺乏记载,无从考知,但大概是先张布或网撕破或剪断,然后放在水里浸渍相当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加以舂捣,才能做成纸浆.用树皮做纸张,困难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后部舂捣外,中间还需要烹煮和加入石灰浆之类的促烂剂.
由此看来,纸远在蔡伦造纸以前就出现了.
2、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由此可知,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史记出现之后,而史记是汉武帝时候出版的,纸上谈兵也不一定是从战国的时候提出的.
回答完毕,嘿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08
在这里的纸并不是指纸张的意思。而是指书,指文字。在文字上来谈论用兵策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08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括熟读兵书,议论纵横。战国时的纸是丝绸做的,帛书之类。这从纸的偏旁也可看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09
纸上谈兵只是后人借赵括这个例子来说的,并不是当时战国出现的成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10
https://ke.baidu.com/item/%E7%BA%B8%E4%B8%8A%E8%B0%88%E5%85%B5/85581?fr=aladdin
因为那是后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