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8 12:4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2 20:46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黄疸性肝炎,具有传染性;而其他原因导致的肝炎,一般没有传染性。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2 20:47
急性黄疸性的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种严重的临床表现,在发病期间,具有非常明显的传染性,其病毒的复制量非常高。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血液、消化、性接触、母婴传播等等。其中甲肝和戊肝属于消化道的疾病,是粪口途径传播的,因此,对于甲肝和戊肝的患者在急性黄疸期应当给予隔离,单独进食,并加强对于粪便的处理。而乙肝和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或者母婴传播的,一般只要没有暴露性的血液接触,是不会感染乙肝和丙肝的。特别是对于乙肝,目前有比较成熟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进行接触,以避免出现乙肝传染的情况。但是对于急性期、病毒DNA定量很高的患者,传染性非常明显的也应当注意,进行接触的隔离,以免造成传染。另外,对于急性黄疸性的肝炎,首先应当注意休息,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应当积极的给予保肝减黄的处理,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避免转为慢性的肝炎。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2 20:47
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1.尿黄如茶:黄疸型肝炎患者都有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的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导致。
2.肝区疼痛:名为黄疸型肝炎,一定会使肝脏受损。疼痛的位置为右上腹。出现肝区疼痛这种黄疸型肝炎的症状的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及炎症波及肝脏韧带及其周围的纽织导致。
3.发热:当黄疸型肝炎患者出现发热的症状时,很多人都会误诊为是感冒发烧,这也就耽误了病情的及时治疗。发热的原因是肝细胞坏死、肝功能障碍、解毒排泄功能减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临床表现
黄疸前期:在这阶段因个体差异、患者表现复杂多样易被 误诊,应特别注意,如有的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有些患者可伴关节酸痛而被误认为风湿病。也有少数人有剧烈腹痛而误认为急腹症。还有少数人可出现等麻疹。此期中末,查体可发现肝区叩击痛及压痛,半数以上患者肋缘下可触及肝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尿胆红素阳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抗—HBcIgM)阳性。此期患者的血液、大小便 、呕吐物中均含有大量肝炎病毒,因而有很强的传染性。
黄疸期:热退后出现黄疸,常见巩膜首现黄染,继而全身皆黄,于数日至2~3周内达顶峰。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黄疸。此时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少数脾脏肿大,助缘下可触及。部分病人伴有皮肤瘙痒、心动徐缓、腹痛及皮疹。患者经过数日休息后,恶心减轻、呕吐消失、食欲逐渐好转。血液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或稍低,分类计数淋巴细胞偏高,可有少数异常淋巴细胞出现。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黄疸很深、粪便灰白色者,尿胆原可能暂时阴性)。血清ALT活力显著升高,常在400u以上,此期持续2~6周或更久。
饮食与治疗
(1)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一般每日以8400~10500千焦(2000~2500千卡)比较适宜。过去提倡的肝炎的高热量疗法是不可取的,因为高热量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最终可致脂肪肝,反而会使病情恶化,故弊大于利。
(2)为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应增加蛋白质供给,一般应占总热能的15%,特别应保证一定数量优质蛋白,如动物性蛋包质、豆制品等的供给。
(3)配合服用八宝丹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4)保证维生素供给。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C,对于改善症状有重要作用。除了选择富含这些维生素的食物外,也可口服多种维生素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