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8 12:0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3 09:40
本句话源于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是其衍生出的众多“伟辞”中最为著名的一句。
原来是陈老先生的一句勉励之语(可能勉励后人,也或是勉励老先生自己)。
理解:合格的教师不一定把所有的学生培养合格,还需要学生的努力;不合格的教师也会有合格的学生。
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不能单纯强调某一方的重要性。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
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教育家。
陈鹤琴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中国教育界有四位圣人,他被誉为“儿童教育的圣人”。(新华网)
“他确实是一个很真诚的人,一个很淳朴的人,一个热情洋溢的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热爱儿童,儿童也才能喜欢他。”(潘菽)
“我的父亲是一位好脾气的老师。”“他不仅对自己的孩子脾气好,对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因此,在南京开办鼓楼幼稚园期间,孩子们都管他叫‘校长妈妈’。”(陈一心)
陈鹤琴是我国第一位引进西方教育的先驱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鹤琴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23 09:37
提出这句话的人本身就犯了一个错误:否定了人的差异性,每个人天生就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特点,他们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会有不同的表现的,而要求老师要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是不现实的,可以想象下,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老师要有多大的精力才能照好每个同学啊!除非把老师变成神仙!即使是现在的教育也没有要求要教育好每个人啊,也只是要求教育好大多数人,虽然作为老师不能放弃任何学生,但这只是理想;老师也是人,别一有什么问题就都归咎于老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学生也不单单是老师的原因,家庭、社会等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