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高氟地下水产生的人体负效应现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21 11: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3:54
豫东平原区人口密集,高氟地下水分布面积占全区面积的1/3。据河南省卫生防疫站2003~2006年的调查,区内约2300个未改水自然村的地下水氟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覆盖人口达169万人,其中地下水氟含量不低于2.0mg/L的自然村1380个,覆盖人口92.5万人;已改水的历史病区轻病区村141个,覆盖人口14.4万人,中病区240个,覆盖人口20.8万人,重病区83个,覆盖人口6.3万人,见表9-6。
表9-6 研究区氟病区数及覆盖人口统计表
注:轻病区患病率为30%~50%,中病区患病率为50%~80%,重病区患病率大于80%。
由表9-6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区氟病区不仅分布范围广,且发病程度较严重。据筛查结果显示,研究区中重病区数占病区总数的17.89%,中病区数占病区总数的51.7%,而轻病区数占病区总数的30.41%,因此周口—开封一线氟病区类型以中病区和轻病区为主,但扶沟县和西华县的氟病区类型以重病区和中病区为主,发病程度严重。
(2)地氟病区主要分布于扶沟、通许及鄢陵县。该三县的轻病区、中病区及重病区数分别占周口—开封一线氟病区总数的84.4%、78.3%及90.36%,因此扶沟、通许及鄢陵三县在研究区内属于主要的地氟病发病地段,尤其以重病区数占研究区中重病区总数的比重最大,表明上述三县不仅是地氟病的主要分布区,而且病情严重。
上述为研究区内按轻病区、中病区及重病区类型划分的各个县市病村数及其覆盖人口统计数据,除此以外,区内还分布有饮用水氟含量并不与氟病区类型一致的村庄,如饮用水氟含量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氟含量标准的村庄却是地氟病的重病区或中病区,而远高于国家标准的饮用水氟含量超过2.0mg/L的村庄却是轻病区等,见表9-7。
表9-7 研究区饮用水氟含量与病情分布表
续表
由表9-7可以看出,在周口扶沟县大李庄乡大李庄村和许昌鄢陵县南坞乡白堤村内的饮用水氟含量均超过2.0mg/L,但两个村庄属于轻病区,患病率低于50%,而在此次调查的其他地区,如周口扶沟县包屯镇洼刘村饮用水氟含量仅0.65mg/L和扶沟县固城镇古南村饮用水氟含量仅0.41mg/L,但前者属于重病区,患病率高达80%,后者则是中病区,患病率也高达50%~80%。虽然影响地氟病患病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营养状况差异、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外来人口等外在因素外,但更主要的可能是受到地下水中氟含量及其形态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上述水中氟含量高(低)的地区患病率却较低(高)的现象。由于地下水中简单氟阴离子具有生物负效应,可对人体形成危害,所以对高氟地下水的人体负效应进行分析时主要从目前地下水中氟含量的测取方法及其局限性开始。
研究区高氟地下水产生的人体负效应现状
据河南省卫生防疫站2003~2006年的调查,区内约2300个未改水自然村的地下水氟含量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覆盖人口达169万人,其中地下水氟含量不低于2.0mg/L的自然村1380个,覆盖人口92.5万人;已改水的历史病区轻病区村141个,覆盖人口14.4万人,中病区240个,覆盖人口20....
高氟地下水防治研究现状
人体摄取氟的途径主要分为饮用水、食物及空气三种,但空气中的氟含量一般不高,正常空气中往往监测不到氟的存在,即使在空气氟污染严重的地区,空气氟含量仅0.01~0.02mg/m3,但这毕竟是在较小的范围内,因此基本没有由于呼吸自然界空气而造成人体大量累积氟事件的报道,这也是本文仅探讨前两种主要摄氟途径临界值的原因。
地下水中复杂态氟的人体负效应探讨
因此分别通过对饮茶及食物中氟对人体负效应进行探讨以便分析目前地下水中复杂态氟的生物有效性。 1.关于饮茶的人体负效应探讨 茶树是一种典型的喜氟植物,即使在土壤中含氟量低至40×10-6其体内也可累积很高的氟,其中茶叶中含氟量可高达n×10-4(Mc Caffrey et al.,1993),此次研究我们共选取了研究区5份茶树全...
人体氟的代谢平衡作用
当研究区内部分水源地属于高氟地下水,同时当地居民长期饮用此类水时,易造成过量的氟在体内富集,从而破坏原有氟在人体内的代谢平衡过程,进而引起机体器官的病变,形成地方性氟中毒。一般而言,氟进入人体后经过血液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主要贮留在硬组织(如骨骼和牙齿)中,两者的氟含量之和可占...
不同形态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探讨
表10-2中显示,高氟地下水区低发病率,我们认为这种现象可能是受到不同存在形态氟的影响。因为现代的临床医学和毒理学虽证实了氟对人体的毒害作用,但往往是以氟化物如NaF和HF等溶液进行实验,而采用电极法测定某一样品的总氟含量时,一般要在测定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液,常用柠檬酸钠溶液,其主要...
氟的生物负效应
它的生物负效应主要体现在两种途径:①以水溶性氟化物的形式进入地下水中再经人体饮用后对机体产生负效应,②在土壤中以水溶态或胶体吸附态氟的形式被植物根系吸收转化后再经食物链的作用对人体产生负效应。因此分析简单氟阴离子的生物负效应主要通过其病理临床实验获得。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是氟在矿化组织...
几点认识
(2)根据野外采集的水样和植物(粮食)样品氟含量数据进行研究区人体中氟主要来源分析,由于研究区高氟地下水样占总调查水样品中的47.8%,表明区内地下水尤其是浅层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较高,其整个地区地下水样品中氟含量算术平均值达1.08mg/L,按人均每日饮用水2.5 L计算,研究区内人均摄入饮用水...
轮次分析
即浅表环境内不同地段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氟含量贫富悬殊,总体而言研究区内虽然仍分布有浅层低氟地下水,但在浅表高氟环境下,依然可通过生物氟小循环的作用对人体健康产生负效应,因此避让或在局部地段治理浅表高氟环境可能有效地控制地方性氟中毒在研究区内的流行,值得深入研究。
岩石和地下水中的氟
陈覆安(2001)对贵州高氟地下水进行了分类后认为其主要物质来源有两类:一类是碳酸盐岩区,另一类是硅质陆源碎屑岩区。王根绪等(2000)对西北干旱区高氟地下水进行了研究,发现祁连山、天山岩浆岩和变质岩中的云母类矿物中氟含量高达2.1%~5.2%,山区河网发育为干旱内陆流域氟的富集提供了丰富的物质...
环境效应基本简介
过度开采地下水,特别是在城市工矿区,长期得不到补充,可能导致地面下沉,甚至引发塌陷。化学元素的平衡失调也会引发健康问题,如低氟区的龋齿、高氟区的氟骨症,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以及水体中的甲基汞引发的水俣病和镉污染引发的骨痛病。太阳活动和行星运行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们能引发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