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7: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20:01
正常。
我从小到大,在工作独立之前,一共随父母搬过四次家,其中只有一次是住在顶楼,其余的三次,楼上皆有人住。但从小到大,我从没有意识到,楼上的噪音,或者邻居间制造的噪音会成为一个生活上的问题。
直到我三十岁这一年搬到深圳自己买的一间房子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楼上的脚步声可以听的如此清晰。我甚至在客厅,都能感觉到楼上的住户在我头顶上的哪个位置。更不要说其他声音。
我楼上的住户,其实并不算是一个爱闹腾的人,到目前来看,发出的声音大多数都是无意识的,比如拖鞋走路的声音,偶尔碰到或者拖挪桌椅的声音。但即便是这样偶尔的声音,在我房间的空箱子一样的扩音效应下,就变的非常刺耳。常常让我感觉有些一惊一乍。
我从小住的房子,大多数是八、九十年代建的单元楼。一共只有五六层。但是住在这样的房子内生活长大,我从未听到过楼上有任何声音。也许会有轻微的声音被我忽略掉了,但起码从未感觉到会对生活有影响。这也导致我后来在深圳买房,压根没有考虑过会有楼上的噪音问题。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在这之前,我并没有住过真正意义上商品房。小的时候,搬过四次家,有三次住的都是父母所在单位集资建的的房子。后来搬到学校附近,父母为了上学方便,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房子。
但买的房子也不是商品房,而是另一家大型企业自己盖的住宅,然后主人转手卖给我父母。在后来上大学,住学校住了四年宿舍,也没有感觉到楼上会有噪音。想必单位的集资建房,并不是按照商品房的最低标准来的。
商品房嘛,自然是以赚钱为目的,在不违反标准的情况下,楼板厚度自然是能少一毫米绝不多一毫米,成本能少一分钱绝不多花一分钱。
哪怕是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哪怕是数一数二的开发商,哪怕花几百万买的房子,能听到的声音一样不少。住进新房不到一个月,心里已经把开发商祖上十八代骂了N遍,下决心以后再买房一定选顶层。
我也为楼上的噪音问题感到烦恼。也在知乎搜了很多答案,发现很多人和我有类似一样的烦恼。很多人与楼上的各种斗智斗勇,抱怨楼上没素质,进而发展到用震楼器,或者干脆直接找上楼去吵架打架什么的。房子的噪音问题,已经俨然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我觉得这个并不是什么邻居有没有素质的问题,也不是什么技术的问题,纯粹就是开发商的锅,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国家对这方面不够重视,制定的标准太低。我以前住的单元楼,楼上也有人,也有小孩。
邻居夫妻也吵架,那个年代也很少有人会讲究到在家里铺个地毯什么的,装修一律白墙+水泥地,外表看起来破破烂烂。但我从未被噪音侵扰过。或者被邻居上下楼的噪音烦恼过。
都是在家安安静静的看书学习。而且要说闹腾,小时候我可能是邻居中最淘气和闹腾的,在家里动辄蹦蹦跳跳,玩各种玩具,但印象中也从未有邻居找上门来让我小声一点。
要说是技术问题就更不可能,别告诉我2019年建的房子,隔音技术比不上90年代的5层单元楼。
其实是大多数人都惹不起开发商,也不愿去找*,最后只能把矛头对准邻居。
一方面,国家确实应该提高建筑的隔音标准。大量的不隔音的高层建筑,最后会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制约社会的生产力发展。
另一方面,应该让很多还没有买房的消费者意识到,房子的隔音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会极大的影响生活的幸福指数。
在买房子的时候,除了考虑位置,户型,楼层朝向以外,要把房子的隔音性能作为买房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只有市场和广大消费者在这方面形成普遍的共识和强烈需求,开发商才会愿意在这方面做出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