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1:0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41
日本和中国既有相同之处、却又有极大的不同,而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性质,似乎有所相同,根本上却是南辕北辙。
中国和日本社会背景的差异
作为中亚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一个是*文明高度发达的农耕集权国家、一个海洋封闭地方藩主割裂的农业封建岛国。两个国家之间,后者一直学习前者的文化,但却一直解决不了本国制度的根本问题。
当西方的巨舰扣响两国国门的时候,两个国家同时都意识到,原来东亚文明已经落后世界久已,是到了变革的时候了。
在同一时间,中国在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而日本在搞铲除藩主,推翻幕府,重建天皇*集权和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其实这两个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同点,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都是想着在保留本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达到强国兴邦的目的。
只是两个国家的国情差距太大,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
中国的洋务运动一直只局限于那么几个大臣的努力、朝廷的*生态、财政局面都很难支持洋务运动,所以三十几年的结果,换来了甲午一战的失败。
而后,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想着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来实现国富民强。你看日本就是有了君主立宪,所以国家用三十几年就富强了,但康梁等人、完全没有研究过维新变法是怎么成功的。
戊戌变法想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却没有发现、中国的皇帝没有实权、但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统治阶级势力强大、而为资产阶级准备的变革,却没有真正的受益者。彼时中国哪里有什么资产阶级?主要阶级还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而日本的明治维新依靠的是什么?是广大的中下层武士(落魄小地主)和平民,至于天皇,都几百年没有实权了。明治维新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它同中国一样,没有什么资产阶级啊。
明治维新究其本质,是一场结束封建藩国、全面*集权随后搭上工业*快车的一场政权交替而已。
它即没有如英国一般,将权力让渡给代表资产阶级和平民的上下两院、也没有完全将君主变成只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本来天皇早就成了象征,但为了国家的统一需要,没有实权的明治天皇被抬出来赋予了权力,毕竟长期以来日本天皇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存在,其影响力不在*权力上、而在对中下层武士和平民的影响力上面。
戊戌变法是一场理想大于实际的救过运动、而明治维新是一次重塑集权、凝聚国民的发展改革。
两者都没有真正理解“君主立宪”的含义,特别是前者,完全是想当然地在搞、一群不了解中国社会、不理解“君主立宪”形成的原因即历史的人,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上演的一出闹剧。
而明治维新,先是有一场干掉了封建藩国、推翻了腐朽幕府、然后利用了武士和平民最终建立起高度集权的政变。在政变以后,国家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统治阶级也不是从人民中选出来的,人民对比在旧时代,其实也没有多少权力,只是多加了一个服务封建主的议会,而封建主们摇身一变从地方藩国主宰、成为了*集权下的统治阶级之一。
至于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追上欧洲列强的脚步,其实有两个原因:
1、日本民族单一、国情没有中国那么复杂。
日本没有中国那么辽阔的疆域,社会矛盾一直以来也主要是封建藩主和中下级武士和平民之间的矛盾,当封建藩主们被消灭以后,这个主要矛盾就不存在了。中下级武士和平民获得了土地,使得国家政权能够凝聚于*。
而中国要想如此简单就解决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是需要更深层次的*的,不仅需要文化上的变革、也需要更多的思想教育工作。
2、搭上了工业*快车道
工业*对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因此日本不必完成资本累积的阶段,只需要接受工业*的成果,即可完成近代化的变革。从封建藩主手中解放出来的武士和平民,他们除了获得土地以外,更多的人能够投入新的变革中去,社会上升渠道扩宽,使得人民获得了更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其实都是工业*所带来的。这就极大缓解了统治阶级和平民之间的矛盾。
而中国当时,如果要完全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完成工业*,那势必首先要把既得利益的统治阶级和地主们先消灭掉,可惜戊戌变法没有这样的势力这么干,所以中国的问题,始终需要*,唯有*才能让打破旧制度,然后一步步完成社会深层次变革,最终完成工业现代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41
我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顺应了当时的人民群众和一些发展的方向,因此他才能够去顺利的进行这一*。而在中国的戊戌变法,当时的封建王朝实力非常的雄厚,而这些少数人是没有办法和他们做斗争的,因此戊戌变法才没有成功推行。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42
明治维新是自下而上的改革,戊戌变法则是自下而上的推进。戊戌变法并没有得到当时清朝统治者的支持,所以很快就失败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2:42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区别,结果不同是因为明治维新成功进行下去了,而戊戌变法半途而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