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1: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3:48
中国古代历来经常有人将尧、舜、禹时期形容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上古贤王时代——三代时期,尤其是众多贤人豪杰都对上古的“禅让制”更是推崇为中国为君者最高尚的举措。那么尧、舜、禹时期他们的王位交替真的是禅让制么?
自古以来对于这个时期的“禅让制”实际上都有两种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就是秉承正统的历史观,认为三者之间就是禅让,也就是前一任君主从身边人中选择贤良的人才作为王位的继承者,政权之间的交替也是一种和平的转移。《史记》就是这种说法的代表。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源自于《竹书纪年》,认为这三个君主之间远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平和美好,实际上尧曾经被舜放逐,禹放逐过舜,禹的儿子启也是以武力代替了原本禹选择的*人益。从这些资料来看的话,实际上当时这种领袖权力并不是十分的稳定。正如学者许倬云所说,当时这个大共同体的领袖权力,表面上“禅让”,实际上还是以实力来决定领袖的人选的。《竹书纪年》就是这种说法的代表。
而我更认同第一种说法,不仅仅是因为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美德,使得我更愿意相信“尧舜禅让”是礼让而不是篡位,更因为各种证据与客观推论。
一、从史料记载来看
最权威的史料记载就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这也是迄今为止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史料记载。
但是最近有很多质疑《史记》声音。其中最主流的三种声音是《竹书纪年》的发现、司马迁的篡改和后世儒家的篡改。
首先,《竹书纪年》是魏晋时期发现的,年代也比较久远,而且在晋朝,造假是非常严重的,别说《竹书纪年》这种冷门书籍,就是大规模传播的儒家典籍都遭到篡改,这给后世研究带来极大的困扰。其中王肃就是典型代表。
所以说《竹书纪年》很难保证它的真实性。
其次,太史公司马迁写的《史记》虽然有着自己发挥想象与文采的地方,但是司马迁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事实,都是根据自己所能收集到的史料编纂而成,司马迁之所以称之为史官之首,不是因为他的文采好,而是他写的内容真实性。
举个例子,司马迁对李广极其赞赏,《史记》里的《李将军列传》那是千古名篇,但是就算如此,司马迁依然写出来李广擅自杀害守门校尉这样的体现李广缺点的历史事实出来。
司马迁对待历史绝对是认真的,客观的。
至于儒家的篡改,这个很难说,但是从先秦诸子和汉朝初期的文献来看,不大可能,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就有很多关于尧舜美德的讲述,而讲尧舜篡位的却只有《竹书纪年》这一个孤例,孤例很难成为证据。
儒家可能篡改史书,但是不可能连墓葬里面的东西和广泛传播的先秦诸子全部篡改,所以尧舜的美德美名应该自古就有。
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尧舜时期,是中国原始部落时期(原始社会),这个时期根本没有所谓的道德观念,部落唯一的作用就是保证大家活下来。就比如狼群,狼群头领能带领大家猎杀到猎物,那就是好的头领,猎杀不到,那就不好意思了,换下一位头领。
估计尧舜时期就是这种模式。
这就是所谓的军事民主制度。
军事民主制度主要指英雄时代部落及部落联盟的组织机构,也就是指某个社会的早期比如原始社会,比如奴隶社会某一小撮军事贵族共同执政的现象。其中可能包括:议事会,由氏族贵族组成;民众大会,由氏族成年男子组成;其军事首长尚不享有阶级社会中国王的权力。希腊的荷马时代、罗马的王政时代、古日耳曼人、中国清朝早期等,都经历过军事民主制度。
比如在中国最耳熟能详的那就是清王朝早期的“八王议政”制度,由最有权势地位的八位王爷共同推选出一位部族首领,带领大家走向辉煌。
还有更早的四贝勒议政制度,由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共同执政。
总结
那么中国早期是不是也有这么一个时代?
通过对先秦诸子作品、上古史书和古代墓葬的研究,可以说中国古代确实也有军事民主制度,这说明尧舜“禅让制”的确有可能在古代发生。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原始社会部落首领交替很有可能就是“谁行谁上”的制度。
儒家可能对这种制度进行了美化,但是绝对不是凭空捏造的。
但是这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那种“禅让制”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至少这个制度和现代民主完全搭不上边。
难道狼群更换头领,原始部落首领推举,这也是现代民主?
其实儒家也没错,儒家只不过为百姓编造了一个梦幻美好的梦,毕竟在古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众生皆苦。但是几千年过去了,这个梦不是逐渐变得真实起来了吗?
理想是一定要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