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8: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34
意思是: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春秋]《论语尧日篇第二十》。
原句: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释义: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扩展资料:
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范畴——礼,认识方*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34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35
直译:
不知道使命,不能成为君子;不掌握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掌握语言,就不能与人交往。
命,使命,非命运(天命),指可以认识的、其内容则由“圣人之言”来表达的“天命”,而是指的“朝命”,或曰“王命”,也就是对于“居上位者”发布的一切*、法规,号令、刑律等等的概括,可翻译为“政令”(联系到孔子关于“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8章》)的说法)
仪,礼仪
言,语言,表达
辨识: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如果理解为兼指使命与命运,就是说不懂得、不认识外在力量的这种非可掌握的偶然性(及其重要),不足以为君子。”这就让人不明白了:说偶然性是“不知所以然而然者”,就是承认了它是不可以认识的,孔子怎么会把它作为“知”亦即认识的对象?认定孔子这里说的“知命”,乃是“知道‘命运’是不可能被认识”的意思。
语言、礼制、政令,这三者都属于“社会”,都是指导、约束人的行为的东西,可视为“同一序列的概念”;因此,“知言”、“知礼”、“知命(政令)”都是“操作性活动”,多“知(掌握)”一项,就意味着人往“成熟性”方面前进了一步,社会地位提高了一级,按“知命、知礼、知言”的顺序说下来,三句话就有“递减关系”了
“知”有“主持、掌握、控制”的义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35
没有智慧,不可能承担君子的使命;没有智慧不可能建立社会正常的秩序;没有智慧,不可能使人产生智慧的言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8:36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