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20 20:2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12:42
学习上的重大压力,让孩子一拿起书本就想睡觉,这是怎么了?
由学习的压力引发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是青少年学生中很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学习倦怠就是其中的一种。
心理学根据调查,认为引起孩子学习倦怠的原因:
一、是压力过重,父母的要求过高。
现在的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特长,为孩子定位很高的标准,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常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孩子的优异表现来做对比。家长们在孩子表现的不尽人意的时候,还往往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长此以往,孩子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挫折、焦虑和沮丧的感受日积月累而形成了倦怠心理,使得孩子一想到学习就觉得身心疲惫。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没有达到父母老师的要求,孩子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负面认知评价,诸如“我不行”、“我不能”等想法。
二、是学生对待学习的错误认识
在学生的思维里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那就是,学习是苦的,它不应该是轻松的事,如果学习充满了乐趣,那是不对的,或者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快乐也应该是苦中作乐。
许多孩子学习到深夜一两点,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但他们认为自己还不够努力,还够刻苦,应该更刻苦、更努力一些才能取得好成绩。
无数的家长和老师整天向孩子们灌输的就是“学习是一种艰辛的事”,要向“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学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形成了学习是件苦差事的思维。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就必须依靠意志或外在的奖励来推动。这样一来,学习的效果就令人担忧。
实际上,学习是一件贯穿人的一生的事情,是充满乐趣的游戏过程,它不应该是沉重的负担。它不应该是死记硬背,汗流浃背。可是在错误的理念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只能被动地学习,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反而要一次次地接受失败带来的痛苦体验,如此一来,孩子们自然渐渐地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和无力感。
三、是孩子没有理想,缺乏学习动力,心理素质不过硬,缺乏意志力
有些学生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影响,没有理想,目光短浅,在他们看来,学好了不一定将来能干好,索性就放弃了学习,把心思放到了别处。
四、是父母、老师的教育方式不当
比如一些老师为了让学生把知识点牢牢记住,对学生课上课下进行轮番轰炸。比如一个老师都下课了还在嘱咐同学们:”这个可是必考题目,大家务必听明白,我再说最后一遍,否则丢了分到时候别遗憾……“好不容易这个老师走了,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动地方,又一个老师来了,”我们发一份重要资料,百分之八十的考试内容出自上面,做不做直接关系到你能否考入理想的学校……“他还没有说完,另一个都已经走进了教室……
还有很多老师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而对那些学习中问题掉队的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甚至用冷言冷语挫伤这些学生的自尊。这些都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12:43
有孩子们来学校,让压力大,有倾斜问题。家中有。哪有耐心的帮助孩子童。通过这一个阶段,慢慢慢慢的就会变好起来。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12:44
这是孩子压力也太大。太累了。也太疲劳了。太乏味了。在这个时候应该让孩子放松一下。出去溜达一会儿。或者是。让他看会儿电视。先放松一下心情。完了再让他学习。这样会好一些。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12:47
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学习压力大,让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09 12:49
这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产生了厌学心理。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学会引导孩子,让孩子做到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