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20: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21:10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最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及古老风俗的舞蹈。摆手舞又名“舍巴”、“社巴”,产生在土家族祭祀仪式中,主要流传在湘西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
土家族摆手舞源远流长,据说由白虎舞、巴渝舞演变发展而来。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
因此,武主伐纣中的歌舞,即巴渝舞,而白虎舞乃是巴渝舞的前身。摆手舞“甩同边手”的特点是出于对“龙行虎步”的模拟,其基本动作是表现白虎的。
另外,杜佑《通典》所记载巴渝舞曲中的“矛渝”、“弩渝”,与摆手舞中的“披甲”、“列队”、“拉弓射箭”等军事舞蹈如出一辙,故推断摆手舞与巴渝舞同源异支,当起源于周代。
在民间有多种传说,大体是说彭公爵主率部征战,为振奋军威,激励士气,遂令部下以歌舞*敌人,或以摆手唱歌驱赶思乡之情。战斗凯旋后,这种摆手舞就流传到了民间。
也有人说土家族人生性喜爱唱歌跳舞,摆手舞纯粹是土家人自我娱乐的一种艺术活动。
摆手舞整个活动以祭典舞蹈、唱歌等为表演形式,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内容。
祭礼仪式毕,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唱摆手歌。
摆手歌在永顺、保靖等地有的称为“舍巴歌”,先由“梯玛”领唱,歌词主要是神话传说和过去的生产生活情景两个部分组成,随后群众和声相应。
古时土家族人作战前跳此舞以助长士气。摆手舞分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数种。跳摆手舞击大鼓、鸣大锣,气势恢弘壮阔,动人心魄。舞蹈时,双手呈同边摆动,踢脚摆手,翩跹进退,成双成对,意境生动。
摆手舞不仅是民间一种娱乐和健身性质的体育活动,也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正是“摆手堂前艳会多,携手联袂缓行歌。鼓锣声杂喃喃语,袅袅余音嗬呓嗬。”
摆手舞带有浓烈的祭祀色彩,歌随舞而生,舞随歌而名。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七,一村一寨的男女老幼齐集摆手堂或土王祠。
先由土老司手举扫帚,唱起扫邪歌,然后摆手队伍举着龙凤大旗,打着镏子、围鼓,吹着牛角、土号、唢呐,燃放三眼炮和鞭炮,身着“西兰卡普”,头包花巾,扛着神棍,在一声“喂嗬”中入场,翩翩起舞,热闹非凡。
摆手舞主要分大摆手、小摆手。大摆手三五年一次,有数县上万人参加,历时达七八天。
舞蹈中有复杂的军事狩猎内容,还摆出套路阵法。小摆手则本村本寨,每年举行,以农耕为内容。舞蹈时人们围成多层圆圈,一个领舞,众人随跳,即兴性很强。
大摆手必须在摆手堂进行,规模大,时间长。一般从正月初九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摆手队伍一般以村寨为单位,参加者众多。
表演的具体内容主要有闯堂进驾、开天辟地、人类起源、迁徙定居、耕作劳动、自卫抗敌、扫堂关架等8个部分。穿插打镏子、唱山歌、吹冬冬喹、打花鼓、唱薅草锣鼓歌,表现土家族家先民跋山涉水、迁徙繁衍、农事活动、日常生活、战争场面等。
小摆手规模较小,时间较短,正月初九至十一在各村寨所在的土王祠举行。其内容为祭彭公爵王、打蚊子、牛打架、塞冰口、挖地、下种、插秧、除草、收割,表示劳动丰收的喜悦欢乐之情。
摆手舞有独唱、领唱众和、众人齐唱等形式,曲调随舞的内容而变换。
《竹枝词》记载: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有的地方在摆手堂前还设有土王庙,庙前坪场空旷,场中栽有杉树,树上挂着彩灯,土家人围着杉树跳舞。有的地方则在田边地角跳舞。
土家族把这种摆手舞变为与农事活动相结合的“打闹歌”、“薅草歌”和“薅草锣鼓”。表演粗犷而风趣,或两人对唱,边唱边跳,活泼洒脱;或几人领唱,众人和声齐舞,热闹非常。
还有一些地方在庙前场坪*挂上锣鼓,一人敲打,摆手人踩着鼓点或单摆,或双摆,或回旋摆,套数多,内容丰富。
有的地方白天晚上都跳,有的则跳三五夜,或10多夜的。这种舞蹈健康优美,生活气息浓厚,有广泛的群众性。
摆手场上插着许多幡旗,人们手举用红、蓝、白、黄4种色绸料制成的龙凤旗队,身披“西兰卡普”,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腐;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鸟*、梭镖等道具,鼓炮喧天,歌声动地,男欢女乐,舞姿翩翩,气氛非常热烈。
正如一首土家族《竹枝词》描写的那样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
红灯万盏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
摆手舞其身体动作主要取材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战斗,在长期发展变化,在各地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特点却是一致的,即顺拐、屈膝、颤动、下沉。
顺拐是摆手舞最主要的特征,即甩同边手,它要求手脚配合默契,动作一致,以身体的律动带动手的甩动,手的摆动幅度一般不超过双肩,摆动线条流畅、自然、大方。
屈膝要求膝盖向下稍稍弯曲一下,上身摆正,脚掌用力,显得敦实、稳健;颤动是脚部与双臂略带小幅度抖动,给人一种有弹性和韧劲的感觉;下沉是指在伴奏重拍时身体有一种向下的感觉,动作沉稳而坚实。
这些扭、转、屈、蹲等动作组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的紧张、松弛交替转换与协调用力和上下肢的密切配合。因此,摆手舞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集歌、舞、乐、剧于一体的庞大载体,摆手舞的音乐分声乐伴唱及器乐伴奏两部分,声乐主要是起腔歌和摆手歌。
摆手舞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各一面。牛皮大鼓一个,鼓槌一对,锣槌一根。鼓的直径0.6米至0.85米左右不等,高0.65米至0.85米左右。大锣直径0.65米至0.85米不等,凹凸深度0.04米左右,鼓槌、锣槌视鼓锣大小相应配置。
演奏时,一人或两人在摆手掌中心击鼓击锣,以指挥全场。常用的曲牌有单摆、双摆、磨鹰闪翅、撒种等。节奏平稳,强弱分明,雄浑深沉。
土家族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族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