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志稿的评审工作】评审志稿的指导思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17 20: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6 17:48
志稿评审是志书编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修改志稿、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把好志稿的评审关,直接关系到一部志书质量的优劣。因此,志稿总纂合成后,必须经过严格的评审修改程序,才能定稿付梓成书。如何做好志稿的评审工作呢?笔者认为,要提高志稿评审意识,制订志稿评审标准,严格执行志稿三审制度。
一、提高志稿评审意识
近些年来,随着全国二轮修志工作的深入推进,修志成果不断涌现,社会读志用志氛围越来越浓厚,大家充分认识到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同时也意识到做好志稿评审工作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保证。做好志稿评审工作,首先要增强编纂人员和评审人员的志稿评审意识。
1.实行志稿评审的必要性
志稿评审是志书编修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经过评审环节的志稿是不能出版的,编纂单位要充分认识实行志稿评审制度的必要性。首先,实行志稿评审制度,是地方志法规赋予的一种职责,是履行依法修志的一个重要程序。《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列入规划的地方志书经审查验收,方可以公开出版。”志稿审查制度是有法可依的,也是首轮修志工作成功经验的总结,是行之有效的。这些规定既是硬性的,也是职责所在,各级地方志机构必须严格遵循,要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要求和程序依法修志。其次,实行志稿评审制度,是克服现行修志模式中一些弊端的需要。地方志书是记述某一行政区域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所涉及的行业、事物之多,是一般资料性著述所不能相比的。首轮修志大多采用*组织发动,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参与提供资料或撰写资料稿,是众手成志,二轮修志仍然不能脱离这种模式。由于各部门、各单位撰稿人存在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撰写出来的资料稿质量也就参差不齐。而在志书的编纂过程中,编纂人员的知识范围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志书内容广泛性与编纂人员知识局限性的矛盾,影响到志书的质量。由此可见,实行志稿评审制度,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评审志稿是十分必要的。再次,实行志稿评审制度,是提高志书质量的有效举措。志稿评审是编纂工作的延续,也是对志稿质量的检验和提高,实行志稿评审就是要把好志稿质量关。在志稿评审过程中,要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编纂人员,部门、单位的撰稿人参与,从宏观到微观,评审人员都要认真进行审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评价志稿,既要肯定志稿已经取得的成绩,又要指出志稿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编纂人员在听取意见和建议后,要进行疏理归类,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志稿作出修改、查证、补充,把志稿中存在的问题消灭在出版之前,这对提高志书质量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增强志稿评审的责任感
志稿评审是一项查找问题与不足,检验与提高志稿质量的工作,编纂人员和评审人员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增强做好志稿评审工作的责任感。一是增强编纂人员做好志稿评审工作的责任感。志稿编纂专业性较强,邀请的评审人员应以专家学者为主。志稿评审的目的只有—个,就是提高质量,就是邀请评审人员为志稿 “把脉”、“挑刺”,寻找志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志稿修改后达到出版要求。编纂人员要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谦虚友好地对待评审人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评审意见,对所提意见和建议应择善而从,不可自以为是,产生抵触情绪。二是增强评审人员做好志稿评审工作的责任感。评审人员是代表社会应邀评稿,其评审结果,是解决志稿能否出版这一问题,是对撰稿人和编纂人员的水平作出一番评判,也是对自身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检验。评审人员要认真对待志稿的评审事宜,强化自身的责任感,全面、反复研读志稿,仔细对照质量标准,提出正确无误、便于修改操作的意见和建议,让人信服;不能泛泛而谈,或者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碍于情面,敷衍塞责,使志稿评审会流于形式,达不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二、制订志稿评审标准
评审人员审查志稿,首先要明确评审标准,然后对照标准寻找问题。一般来说,志书质量标准就是志稿评审标准。2008年9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出台《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为评审志稿提供了依据。一部志书,做到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就可以说该志书质量较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人们对这些标准的把握仍然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人们对志稿的客观评价。因此,各省地方志机构还要依据《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制定出比较细致、可供操作的标准。其标准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观点正确,没有差错。质量是志书的生命,志书的*质量是衡量志书整体质量的首要标准。志书编纂必须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到志稿审查时,要从四个方面着眼:一是看志稿是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系统、客观真实地记述一地在一定时限内自然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是否是非分明,褒贬得当,体现为党立言、为人民立言的精神。二是看志稿中的一些观点和使用的*术语,是否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令。三是看志稿是否体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反对落后思想,倡导精神文明,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四是看志稿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保密要求。
2.资料翔实可靠,全面系统。志书是资料性文献,要求各个门类的资料翔实完备,并经过考订,准确无误。具体到志稿审查时,要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看入志资料是否全面系统记载区域范围内从自然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即是否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反映各类事物的发展进程。二是看入志资料是否准确、真实,即志稿是否客观如实记载历史现象,做到历史现象真实与历史本质真实一致。三是看入志资料是否有权威性,经得起检验和推敲,是否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
3.体例科学规范,严谨完备。志书的体例由体裁、结构、章法三个要素构成。志稿审查要从三个要素着眼:一是看志稿体裁运用是否得当,即是否做到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以志为主,并与序跋、凡例、索引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二是看志稿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即是否做到分类科学、归属得当、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纵横结合、排列有序、标题精当。三是看志稿章法是否符合要求,即是否做到述而不论、直陈其事、横排竖写、以事系人、横不缺项、纵不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