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1:52
中生代,海洋环境逐渐自北向南退出调查区,本地区也进入了裂谷盆地向前陆演化的阶段,分别于三叠纪和侏罗纪,形成调查区北部可可西里一带的周缘前陆盆地和调查区南部羌塘地块北缘的弧后前陆盆地,均有一定程度的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物质夹于相应地层中,白垩纪本地区隆升成陆,遭受剥蚀未见相应的沉积地层。
(一)三叠纪周缘前陆盆地火山岩
三叠纪是调查区的一个重要地质历史发展阶段。调查区以北的昆仑结合带已基本褶皱成山,与羌塘地块北侧相邻的前陆区域形成规模宏大的前陆盆地,此时由于强烈的挤压作用使地壳加厚,前陆盆地内沉积巨厚浊积碎屑岩地层(以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为代表),火山作用极弱,调查区的该套地层中仅在局部见有极少量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以火山灰为主,这是火山物质远距离搬运的产物,火山物质可能来源于周边地区。而在盆地边缘的相邻地区见有三叠纪陆相火山岩出露,表明有一定的火山活动,前陆盆地周边的火山活动是前陆盆地内的火山灰物质的物源。三叠纪火山岩形成的构造模式见图3-30。
图3-30 三叠纪火山岩形成的构造模式图
(二)侏罗纪弧后前陆盆地火山岩
1.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侏罗纪是调查区的一个较重要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其火山活动表现在早中侏罗世,火山岩以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为代表,分布在雪环湖西侧,出露厚度约1 003.38 m,与上三叠统肖茶卡群(T3X)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灰紫色、灰绿色安山岩,深灰色石英安山岩,夹褐灰色蚀变玄武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等。以喷溢相为主,爆发相次之,玄武岩具枕状构造见彩色图版3-5。
火山岩出露于调查区南部的雪环湖大断裂的南缘,构造单元隶属于羌塘地块。由于断层破坏及出露位置的影响,在调查区内测制的火山岩剖面仅为其中的一段,并未见其全貌。从所测的剖面来看,该组火山岩可划分出两个喷发韵律(图3-31)。其中第一韵律(1~4层)未见底,所见部分由中性—中酸性—基性熔岩构成,全为喷溢相;第二韵律(5层)由喷溢相灰紫色—紫红色英安岩组成,未见顶。第一韵律顶部的玄武岩具有水下喷发所特有的枕状构造(彩色图版3-5),因而调查区的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形成于海相环境。
图3-31 雪环湖侏罗纪那底岗日组(J1-2n)火山岩喷发韵律柱状图
主要岩性安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如下:
灰绿色弱蚀变安山岩:岩石为灰绿色、灰紫色,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由斑晶(3%)、基质(96%)及副矿物(1%)构成,较弱的碳酸盐化。斑晶由斜长石和暗色矿物组成,其中斜长石(2%)呈半自形板状,板径在0.35 mm×0.50 mm ~0.80 mm×2.20 mm之间,具绢云母化,局部碳酸盐化,中长石量较少,部分呈聚斑状;暗色矿物(1%)多数为黑云母,呈褐色,半自形片状,片径0.5~1.6 mm,多已暗化蚀变,但仍有残余。基质具交织结构,细板条状斜长石分布密集,呈定向平行排列,斜长石板条一般小于0.01 mm×0.10 mm,其间充填有少量次生绿泥石、白钛石及微量磁铁矿,基质中不均匀分布少量次生碳酸盐矿物,蚀变同斑晶一致。副矿物由磷灰石、钛铁矿、磁铁矿构成。
2.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及其特征见表3-17:
笔者在1989年国际地科联推荐TAS图(图3-32)上将玄武岩投点,该样投在碱玄岩区,与岩矿测试报告结果基本吻合。里特曼指数(σ)为29.14,属强碱性岩石系列,从碱度率(AR)值为1.80来看,其碱性程度也是相当高的,在硅-碱图(图3-33)中也表现为碱性系列的火山岩。在An′-Ab-Or图(图3-34)中显示为钾质,因而雪环湖那底岗日组玄武岩为大西洋型(钾质)强碱性岩石系列。
玄武岩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征值见表3-18。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4.91,大于1;(Ce/Yb)N,(La/Sm)N,(Gd/Yb)N值分别为9.90,3.82,1.93,表明轻稀土富集且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图3-35)中,显示右倾斜的模式。δEu值为0.77,小于1,属铕负异常,铕亏损表明熔浆结晶分离程度较好。δCe值为0.92,铈具有弱负异常特征,表明处在弱的氧化环境中。轻稀土强烈富集是*玄武岩的主要分配形式。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及其特征见表3-19,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比值蛛网图见图3-36。
表3-17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岩石化学成分及其基本特征、CIPW标准矿物计算表
注:化学成分及CIPW标准矿物含量单位为%。表中特征值公式同表3-6。
图3-32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TAS命名图解(底图据M.T.Le Bas等,1986;IVGS,1989)
图3 -33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硅-碱图(底图据 T.N.Irvine,1971)
图3-34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An-Ab′-Or图(底图据 T.N.Irvine,1971)
表3-18 雪环湖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玄武岩岩石稀土元素含量及主要特征值表
注:稀土元素含量单位为10-6,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测试;标准化值采用 Leedy 球粒陨石数据,1973。
表3-19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含量及主要特征值表
注:微量元素含量单位为10-6,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测试;标准化值采用McDonough等原始地幔数据,1985。
图3-35 雪环湖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稀土配分型式图
图3-36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
从图表中可看出雪环湖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有如下特征;K,Rb,Ba,Th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Rb/Yb)N值达8.09,为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型;2SrN/(Ce+Nd)N值(0.12),2TiN/(Sm+Tb)N值(0.21),2NbN/(K+La)N值(0.24),2PN/(Nd+Hf)N值(0.67)均小于1,但2ThN/(Rb+K)N值(1.47),2KN/(Ta+La)N值(1.43),却大于1,表明岩石具Sr,P,Nb,Ti亏损和K,Th富集的特征,以上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玄武岩可能为交代地幔源成因的*玄武岩,熔融程度低,分离结晶程度强的残余熔体,这与稀土特征认识是一致的。
3.构造环境分析
采用lgτ-lg(σ25×100)图解(图3-37)的方法,对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的形成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鉴别,投点投在了消减带与板内稳定区演化的碱性火山岩区内,玄武岩为钾质玄武岩,因而其形成与消减带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投影结果表明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属于板内造山后期演化的火山岩类型,综合其他地质特征,我们认为早中侏罗世的火山岩形成于羌塘地块的边缘,与若拉岗日结合带的消减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图3-37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底图据H.K.Loffler 197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1:52
中生代,海洋环境逐渐自北向南退出调查区,本地区也进入了裂谷盆地向前陆演化的阶段,分别于三叠纪和侏罗纪,形成调查区北部可可西里一带的周缘前陆盆地和调查区南部羌塘地块北缘的弧后前陆盆地,均有一定程度的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物质夹于相应地层中,白垩纪本地区隆升成陆,遭受剥蚀未见相应的沉积地层。
(一)三叠纪周缘前陆盆地火山岩
三叠纪是调查区的一个重要地质历史发展阶段。调查区以北的昆仑结合带已基本褶皱成山,与羌塘地块北侧相邻的前陆区域形成规模宏大的前陆盆地,此时由于强烈的挤压作用使地壳加厚,前陆盆地内沉积巨厚浊积碎屑岩地层(以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为代表),火山作用极弱,调查区的该套地层中仅在局部见有极少量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以火山灰为主,这是火山物质远距离搬运的产物,火山物质可能来源于周边地区。而在盆地边缘的相邻地区见有三叠纪陆相火山岩出露,表明有一定的火山活动,前陆盆地周边的火山活动是前陆盆地内的火山灰物质的物源。三叠纪火山岩形成的构造模式见图3-30。
图3-30 三叠纪火山岩形成的构造模式图
(二)侏罗纪弧后前陆盆地火山岩
1.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侏罗纪是调查区的一个较重要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其火山活动表现在早中侏罗世,火山岩以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为代表,分布在雪环湖西侧,出露厚度约1 003.38 m,与上三叠统肖茶卡群(T3X)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灰紫色、灰绿色安山岩,深灰色石英安山岩,夹褐灰色蚀变玄武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等。以喷溢相为主,爆发相次之,玄武岩具枕状构造见彩色图版3-5。
火山岩出露于调查区南部的雪环湖大断裂的南缘,构造单元隶属于羌塘地块。由于断层破坏及出露位置的影响,在调查区内测制的火山岩剖面仅为其中的一段,并未见其全貌。从所测的剖面来看,该组火山岩可划分出两个喷发韵律(图3-31)。其中第一韵律(1~4层)未见底,所见部分由中性—中酸性—基性熔岩构成,全为喷溢相;第二韵律(5层)由喷溢相灰紫色—紫红色英安岩组成,未见顶。第一韵律顶部的玄武岩具有水下喷发所特有的枕状构造(彩色图版3-5),因而调查区的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形成于海相环境。
图3-31 雪环湖侏罗纪那底岗日组(J1-2n)火山岩喷发韵律柱状图
主要岩性安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如下:
灰绿色弱蚀变安山岩:岩石为灰绿色、灰紫色,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由斑晶(3%)、基质(96%)及副矿物(1%)构成,较弱的碳酸盐化。斑晶由斜长石和暗色矿物组成,其中斜长石(2%)呈半自形板状,板径在0.35 mm×0.50 mm ~0.80 mm×2.20 mm之间,具绢云母化,局部碳酸盐化,中长石量较少,部分呈聚斑状;暗色矿物(1%)多数为黑云母,呈褐色,半自形片状,片径0.5~1.6 mm,多已暗化蚀变,但仍有残余。基质具交织结构,细板条状斜长石分布密集,呈定向平行排列,斜长石板条一般小于0.01 mm×0.10 mm,其间充填有少量次生绿泥石、白钛石及微量磁铁矿,基质中不均匀分布少量次生碳酸盐矿物,蚀变同斑晶一致。副矿物由磷灰石、钛铁矿、磁铁矿构成。
2.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及其特征见表3-17:
笔者在1989年国际地科联推荐TAS图(图3-32)上将玄武岩投点,该样投在碱玄岩区,与岩矿测试报告结果基本吻合。里特曼指数(σ)为29.14,属强碱性岩石系列,从碱度率(AR)值为1.80来看,其碱性程度也是相当高的,在硅-碱图(图3-33)中也表现为碱性系列的火山岩。在An′-Ab-Or图(图3-34)中显示为钾质,因而雪环湖那底岗日组玄武岩为大西洋型(钾质)强碱性岩石系列。
玄武岩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征值见表3-18。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4.91,大于1;(Ce/Yb)N,(La/Sm)N,(Gd/Yb)N值分别为9.90,3.82,1.93,表明轻稀土富集且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图3-35)中,显示右倾斜的模式。δEu值为0.77,小于1,属铕负异常,铕亏损表明熔浆结晶分离程度较好。δCe值为0.92,铈具有弱负异常特征,表明处在弱的氧化环境中。轻稀土强烈富集是*玄武岩的主要分配形式。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及其特征见表3-19,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比值蛛网图见图3-36。
表3-17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岩石化学成分及其基本特征、CIPW标准矿物计算表
注:化学成分及CIPW标准矿物含量单位为%。表中特征值公式同表3-6。
图3-32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TAS命名图解(底图据M.T.Le Bas等,1986;IVGS,1989)
图3 -33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硅-碱图(底图据 T.N.Irvine,1971)
图3-34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An-Ab′-Or图(底图据 T.N.Irvine,1971)
表3-18 雪环湖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玄武岩岩石稀土元素含量及主要特征值表
注:稀土元素含量单位为10-6,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测试;标准化值采用 Leedy 球粒陨石数据,1973。
表3-19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含量及主要特征值表
注:微量元素含量单位为10-6,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测试;标准化值采用McDonough等原始地幔数据,1985。
图3-35 雪环湖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稀土配分型式图
图3-36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
从图表中可看出雪环湖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有如下特征;K,Rb,Ba,Th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Rb/Yb)N值达8.09,为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型;2SrN/(Ce+Nd)N值(0.12),2TiN/(Sm+Tb)N值(0.21),2NbN/(K+La)N值(0.24),2PN/(Nd+Hf)N值(0.67)均小于1,但2ThN/(Rb+K)N值(1.47),2KN/(Ta+La)N值(1.43),却大于1,表明岩石具Sr,P,Nb,Ti亏损和K,Th富集的特征,以上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玄武岩可能为交代地幔源成因的*玄武岩,熔融程度低,分离结晶程度强的残余熔体,这与稀土特征认识是一致的。
3.构造环境分析
采用lgτ-lg(σ25×100)图解(图3-37)的方法,对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的形成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鉴别,投点投在了消减带与板内稳定区演化的碱性火山岩区内,玄武岩为钾质玄武岩,因而其形成与消减带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投影结果表明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属于板内造山后期演化的火山岩类型,综合其他地质特征,我们认为早中侏罗世的火山岩形成于羌塘地块的边缘,与若拉岗日结合带的消减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图3-37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底图据H.K.Loffler 1979)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1:52
中生代,海洋环境逐渐自北向南退出调查区,本地区也进入了裂谷盆地向前陆演化的阶段,分别于三叠纪和侏罗纪,形成调查区北部可可西里一带的周缘前陆盆地和调查区南部羌塘地块北缘的弧后前陆盆地,均有一定程度的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物质夹于相应地层中,白垩纪本地区隆升成陆,遭受剥蚀未见相应的沉积地层。
(一)三叠纪周缘前陆盆地火山岩
三叠纪是调查区的一个重要地质历史发展阶段。调查区以北的昆仑结合带已基本褶皱成山,与羌塘地块北侧相邻的前陆区域形成规模宏大的前陆盆地,此时由于强烈的挤压作用使地壳加厚,前陆盆地内沉积巨厚浊积碎屑岩地层(以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为代表),火山作用极弱,调查区的该套地层中仅在局部见有极少量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以火山灰为主,这是火山物质远距离搬运的产物,火山物质可能来源于周边地区。而在盆地边缘的相邻地区见有三叠纪陆相火山岩出露,表明有一定的火山活动,前陆盆地周边的火山活动是前陆盆地内的火山灰物质的物源。三叠纪火山岩形成的构造模式见图3-30。
图3-30 三叠纪火山岩形成的构造模式图
(二)侏罗纪弧后前陆盆地火山岩
1.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侏罗纪是调查区的一个较重要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其火山活动表现在早中侏罗世,火山岩以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为代表,分布在雪环湖西侧,出露厚度约1 003.38 m,与上三叠统肖茶卡群(T3X)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灰紫色、灰绿色安山岩,深灰色石英安山岩,夹褐灰色蚀变玄武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等。以喷溢相为主,爆发相次之,玄武岩具枕状构造见彩色图版3-5。
火山岩出露于调查区南部的雪环湖大断裂的南缘,构造单元隶属于羌塘地块。由于断层破坏及出露位置的影响,在调查区内测制的火山岩剖面仅为其中的一段,并未见其全貌。从所测的剖面来看,该组火山岩可划分出两个喷发韵律(图3-31)。其中第一韵律(1~4层)未见底,所见部分由中性—中酸性—基性熔岩构成,全为喷溢相;第二韵律(5层)由喷溢相灰紫色—紫红色英安岩组成,未见顶。第一韵律顶部的玄武岩具有水下喷发所特有的枕状构造(彩色图版3-5),因而调查区的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形成于海相环境。
图3-31 雪环湖侏罗纪那底岗日组(J1-2n)火山岩喷发韵律柱状图
主要岩性安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如下:
灰绿色弱蚀变安山岩:岩石为灰绿色、灰紫色,具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由斑晶(3%)、基质(96%)及副矿物(1%)构成,较弱的碳酸盐化。斑晶由斜长石和暗色矿物组成,其中斜长石(2%)呈半自形板状,板径在0.35 mm×0.50 mm ~0.80 mm×2.20 mm之间,具绢云母化,局部碳酸盐化,中长石量较少,部分呈聚斑状;暗色矿物(1%)多数为黑云母,呈褐色,半自形片状,片径0.5~1.6 mm,多已暗化蚀变,但仍有残余。基质具交织结构,细板条状斜长石分布密集,呈定向平行排列,斜长石板条一般小于0.01 mm×0.10 mm,其间充填有少量次生绿泥石、白钛石及微量磁铁矿,基质中不均匀分布少量次生碳酸盐矿物,蚀变同斑晶一致。副矿物由磷灰石、钛铁矿、磁铁矿构成。
2.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玄武岩的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及其特征见表3-17:
笔者在1989年国际地科联推荐TAS图(图3-32)上将玄武岩投点,该样投在碱玄岩区,与岩矿测试报告结果基本吻合。里特曼指数(σ)为29.14,属强碱性岩石系列,从碱度率(AR)值为1.80来看,其碱性程度也是相当高的,在硅-碱图(图3-33)中也表现为碱性系列的火山岩。在An′-Ab-Or图(图3-34)中显示为钾质,因而雪环湖那底岗日组玄武岩为大西洋型(钾质)强碱性岩石系列。
玄武岩稀土元素含量及特征值见表3-18。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4.91,大于1;(Ce/Yb)N,(La/Sm)N,(Gd/Yb)N值分别为9.90,3.82,1.93,表明轻稀土富集且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亏损的特点。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图3-35)中,显示右倾斜的模式。δEu值为0.77,小于1,属铕负异常,铕亏损表明熔浆结晶分离程度较好。δCe值为0.92,铈具有弱负异常特征,表明处在弱的氧化环境中。轻稀土强烈富集是*玄武岩的主要分配形式。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及其特征见表3-19,微量元素与原始地幔比值蛛网图见图3-36。
表3-17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岩石化学成分及其基本特征、CIPW标准矿物计算表
注:化学成分及CIPW标准矿物含量单位为%。表中特征值公式同表3-6。
图3-32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TAS命名图解(底图据M.T.Le Bas等,1986;IVGS,1989)
图3 -33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硅-碱图(底图据 T.N.Irvine,1971)
图3-34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An-Ab′-Or图(底图据 T.N.Irvine,1971)
表3-18 雪环湖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J1-2n)玄武岩岩石稀土元素含量及主要特征值表
注:稀土元素含量单位为10-6,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测试;标准化值采用 Leedy 球粒陨石数据,1973。
表3-19 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含量及主要特征值表
注:微量元素含量单位为10-6,由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测试;标准化值采用McDonough等原始地幔数据,1985。
图3-35 雪环湖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稀土配分型式图
图3-36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
从图表中可看出雪环湖下—中侏罗统那底岗日组玄武岩微量元素有如下特征;K,Rb,Ba,Th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Rb/Yb)N值达8.09,为强不相容元素富集型;2SrN/(Ce+Nd)N值(0.12),2TiN/(Sm+Tb)N值(0.21),2NbN/(K+La)N值(0.24),2PN/(Nd+Hf)N值(0.67)均小于1,但2ThN/(Rb+K)N值(1.47),2KN/(Ta+La)N值(1.43),却大于1,表明岩石具Sr,P,Nb,Ti亏损和K,Th富集的特征,以上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玄武岩可能为交代地幔源成因的*玄武岩,熔融程度低,分离结晶程度强的残余熔体,这与稀土特征认识是一致的。
3.构造环境分析
采用lgτ-lg(σ25×100)图解(图3-37)的方法,对那底岗日组玄武岩的形成构造环境进行了初步鉴别,投点投在了消减带与板内稳定区演化的碱性火山岩区内,玄武岩为钾质玄武岩,因而其形成与消减带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投影结果表明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属于板内造山后期演化的火山岩类型,综合其他地质特征,我们认为早中侏罗世的火山岩形成于羌塘地块的边缘,与若拉岗日结合带的消减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图3-37 那底岗日组玄武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底图据H.K.Loffler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