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登鹳雀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3:2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7:51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译文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再。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诗歌格律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注:○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鉴赏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作者
王之涣 (688─742)盛唐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其一)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登鹳雀楼》 - 李益诗《登鹳雀楼》 作品信息
【名称】登鹳雀楼
【年代】唐代
【作者】李益
【体裁】七言律诗

原文
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简析
此诗出自《全唐诗》卷283_25,原题为《同崔邠登鹳雀楼》。诗歌的前半部分描述了鹳雀楼的景色并抒发了怀古之思,后半部分诗人由山河壮丽的景观联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愁怅。

作者
李益 (748-827)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宪宗时官秘书少监,终礼部尚书。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现存诗一百六十馀首。有《李益集》。

《登鹳雀楼》 - 畅当诗《登鹳雀楼》作品信息
【名称】登鹳雀楼
【年代】唐代
【作者】畅当
【体裁】五言绝句

原文
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简析

此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诗歌意境非常壮阔,可以说是描写鹳雀楼风光的上乘之作。
  

《登鹳雀楼》 - 作者
畅当,河东人。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弟诸皆有诗名。诗一卷。

《登鹳雀楼》 - 三首《登鹳雀楼》比较评论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首能壮其观”。这三首中,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王之涣、畅当的诗则是五绝,均题作《登鹳雀楼》。其中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畅当的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参考资料:互动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9:09

4个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绿茶要猛冲吗,绿茶鲜嫩不需要(绿茶冲泡的正确方式) 绿茶为什么越好越不耐泡 绿茶要泡几泡?哪种绿茶最耐泡? 哪种绿茶最耐泡 职场故事:美女职员遇到暴躁老板 老板脾气坏得要命,我该怎么办 老板老爱发脾气,我们应该怎么做呀? 害怕老总发脾气怎么办 网络上用名字测和另一个人的关系准确吗 一个男生把自己的名字和另一个人的名字放在一起,中间放个"&"符号... 登鹳雀楼全资料 登鹳雀楼 古诗鉴赏 登鹳雀楼的诗意 《登鹳雀楼》的诗句 登鹳雀楼(畅当)译文!!!急 登鹳雀楼是什么 我在农商银行贷款,需要弟弟的身份信息,请问有什么关系吗 谁有登鹳雀楼 畅当 的诗词赏析要短的 唐畅当的《登鹳雀楼》全诗是什么? 雪莲果怎么储存 熟雪梨汁怎样保存? 冰糖银耳雪梨常温怎么保存 煮好的冰糖雪梨能放冰箱吗? 自制冰糖雪梨放在保温瓶里,能放几天 切开的梨怎么保存不变色 冰糖雪梨怎么长久保存给宝宝喝 如何存放雪梨 iphone11和xsmax哪个好? 3.5岁小男孩可以吃燕窝提高免疫力? 免疫力低吃燕窝有效果吗? 登鹳雀楼的全诗是? 登鹳雀楼课文。怎么写这? 登黄鹤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具体内容是? 登黄鹤楼的内容是什么 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可以行使党员所有权利是 登鹳雀楼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期间 有哪些权利 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哪些权利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畅当的,哪个更生动? 留党察看期间,受处分党员享有哪些权利? 为什么有人说《登鹳雀楼》作者不是王之涣? 留党察看没有的权利 岳阳楼记 黄鹤楼 登鹳雀楼有什么不同? 留党察看期间受处分党员不享受哪些权利 读了王之涣的登鹤雀楼和畅当的登鹤雀楼楼,觉得它们中哪一个写得更生动? 党纪处分条例 规定,留党察看期间,受处分党员不享有什么权利 留党查看期间,对受处分党员的权利有哪些限制 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期间没有什么权 党员留党察看处分期间 没有哪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