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解释“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7 22: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11:42
<<水浒传>>第90回,宋江与众将同鲁智深来到五台山参见智真长老,求问前程,智真长老先写了四句偈语给宋江,然后:“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数遍,藏在身边,拜谢本师。”
后来,鲁智深在万松林里活捉了夏侯成;后来又生擒了方腊,正应了“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及至一百一十九回在六合寺,半夜忽听得钱塘江潮信响,想起智真长老所赠偈言中有“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之语,于是顿悟,“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小说中,自始至终对于鲁智深的描写,是多有褒扬在其中的。鲁智深自一出场,便“爱管闲事”,但是管得彻底,但凡他的行侠仗义之处都描写得有真性情,急公好义然心细如发,非常之难得。再看书中,他每每出手,必是后发制人的“正当防卫”,即便在五台山*,也是受人戏弄之后出手而不是借酒发疯主动寻衅。与其它好汉相比,作者对他是有偏受的,难怪李卓吾、金圣叹等都对鲁达这个人物赞誉有加。而最终在一百一十九回,得知自己就要去世的时候,鲁达一点都不觉得难过,“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他如此不当回事,以至于大家都不相信他真的准备“圆寂”了。这番描写,作者刻划出了一个知理达命的真罗汉。
再有,小说可以说是给鲁智深安排了一个也算是修成正果的结局,算是一个修成正果的结果吧。看看水浒传中,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中,儒道释密不可分水*融的意境。比如武松,先是一个假头陀,后来也在六和寺出家,八十岁故去,在书中也可谓是“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