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05 06: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06
古人常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有时候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在经过多人相传,层层发酵后,就会产生歧义,给自己引来无穷的灾难。康熙年间,一个70多岁的教书先生,有次和朋友聊天,无意间随口说出了一个多年来深藏的秘密,结果惊动了朝廷,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这个年迈的教书先生名叫王士元,原名朱慈焕,他是崇祯的第五子,年幼时被封为定王。1644年,李自成包围北京城,明朝灭亡在即,崇祯自知已经无力回天,于是将太子、永王、定王送到外戚家避难,随后返回后宫,为了防止自己的嫔妃和女儿受到起义军的侮辱,崇祯痛下杀手,*死了周皇后和张皇后,亲手斩杀自己的其他嫔妃和女儿。不久后,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亡,明朝宣告灭亡。
在明朝灭亡的这一年,定王朱慈焕刚刚12岁,虽然在北京沦陷前,崇祯将他送到大臣的家中避难,然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和两个哥哥还是被李自成抓住了。李自成本想杀掉他,斩草除根,然而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突然放清军入关,刚坐上皇帝宝座, *** 还没暖热的李自成便被赶出了北京城。
李自成败于清军后,一路南逃,此时他自顾不暇,更没有精力去料理崇祯的子孙了,况且此时朱慈焕等人也对他失去了作用。于是在败军之中,朱慈焕逃离了军营,开始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当他乞讨到一户王姓的乡绅家时,乡绅见他气质很特别,料定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就打听他的身世。朱慈焕当时少不更事,就脱口说出了自己是崇祯的儿子。
不过万幸的是当时明朝刚亡,人们抵制满清,依旧心向明朝,而且这个乡绅曾经是一位明朝的*,他看到作为皇子的朱慈焕竟沦落到要饭的地步,心中万分不忍,就收留了朱慈焕。为了朱慈焕的安全着想,乡绅将他改名为王士元,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读书,一再叮嘱他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世。
然而好景没过几年,王乡绅就病死了,王家后人不愿再继续收留朱慈焕,朱慈焕举目四望,无处可去,于是就前往江南的一个寺庙里当了和尚。后来浙江的一位胡乡绅到庙里烧香,看到朱慈焕眉清目秀,而且很有才华,顿时非大为喜欢,就劝他还俗,并把女儿嫁给了他。
朱慈焕从此娶妻生子,落户在了浙江,结婚后,朱慈焕以教书为业,虽然生活非常清苦,但他不怕苦不怕累,日子过的还算自在。在此期间,他谨遵王乡绅的话,对自己的身世守口如瓶,从不随意透露。一转眼,到了康熙年间,康熙平定三藩,实行了一系列开明*,国家日益繁荣昌盛,此时的朱慈焕已经到了古稀之年,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而且还有了孙子,可谓是子孙满堂,其乐融融。
康熙是清朝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为了争取民心,修复满汉之间的裂痕,先后六次拜谒明皇陵,行三跪九叩之礼,并破天荒的对明孝陵题写“治隆唐宋”这四个字。除此之外,康熙还下旨说要大臣寻找一位明朝皇室后裔,授予官职,来管理明孝陵。他的做法顿时广受汉人的好评。
康熙对朱元璋的推崇和对明朝皇子们释放出来的善意可以说完全是帝王之术,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但朱慈焕却被迷惑了,错误的认为到自己终于不用再隐姓埋名,苟且偷生的活着了。于是在一次酒后,他就向一个好友吐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结果这个好友嘴上也不把门,朱慈焕是明朝皇子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尽皆知。浙江的一个志在反清复明的和尚听说后,就借他的名号发动了叛乱,吓的朱慈焕赶紧带着一个儿子远避山东。
朱慈焕虽然跑了,但他家中的妻儿却遭了殃,当官府来家中捉拿人时,他的一妻一子三女一媳恐慌之下都上吊自杀而亡。他的另一个儿子也被官府捉拿,关入大牢。康熙47年,朱慈焕正在书房下棋,突然一队官兵闯入,将他捉住。
在审讯中,朱慈焕一再辩护自己没有参与造反,他说我数十年改名换姓,今年已经75岁了,血气衰败,行将就木,壮年的时候没有反清,现在这把年纪了,为何还要反清呢?更何况谋反的人需要占据城池,打造兵器,招兵买马,这些东西我一样没有啊!
审理的*也认为他说的在理,就将审问结果报给了康熙,并提出将他定为明孝陵的管理人,结果康熙一反常态,听说朱慈焕落网,大喜过望,立刻下令:凌迟处死,伊子……俱着立斩。逃亡了60多年的朱慈焕,胡须斑白的被押往刑场,他亲眼看着两个儿子被斩首后,又在众目睽睽下被凌迟处死,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而造成这种悲剧结局的原因只因他酒后失言,说了一个不该说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