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3:30
——《李俊和获奖诗联墨迹选》序一
刘育新
2006年仲秋,山西永济鹳雀楼海内外大征联颁奖大会在雨中进行。几千名与会者打着雨伞在雄伟壮观的鹳雀楼前参加大会,越发显得热情洋溢,心情澎湃。我和李俊和坐得很近,他说打算出一本关于楹联书法的书,向我索序,我当即高兴地应诺了他。我记得当时细雨绵绵,我们的心情都很好。
鹳雀楼海内外大征联,可谓雅举,在16000件应征的作品中几经评选,有十八位作者身跻奖坛。俊和的获奖联悬挂在鹳雀楼正门。我当时为另外一位联友颁奖,随后,俊和在乐声中走上舞台领奖。看着俊和高大的身影我在思考:楹联在南方有悠久的传统,北方却出了一个得奖专业户,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多年以来,我有一个成见:楹联这一古老的文学形式,在江南有着优良传统。江南一些古村镇,只要出门就能在祠堂、庙宇、书院甚至住宅的楹柱上看到古老的楹联。那里的传统积累可谓深厚。东北则不然,由于历史原因、地政原因等诸多因素,多数地区历代文化遗留不及南方省份。另外就是语音问题。南方人得天独厚。我有几个好友,如陈东成、郭殿崇、王翼奇,利用古韵作联随口就来。平仄从无失处。北方人则不然,从小到大说的全是普通话,一律新四声。尤其是东北,更是古韵的“空白区”。
此前,我收到好友解维汉寄来的一套丛书,更证明了我的偏见。那是包括亭台楼阁、衙署会馆、寺庙书院、陵墓牌坊的古今楹联集,精美的六本。光看目录,就令人对生长在南方的人羡慕至极。比如庙宇联,浙江、江苏被选洋洋数百副,其次是安徽、湖广、山西、河南。看到吉林只有寥寥三五副。
南方的传统文化得天独厚。北方人在楹联创作上难以与南方人论高下。然而,实事并不完全如此。吉林省的李俊和打破了我这个成见。他的楹联经常获奖,成了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不仅如此,他的诗词、书法也连连获奖,这在当今书法与诗联脱节的情况下更是凤毛麟角。李俊和这个身材魁梧的关东大汉。说他:“艺才八斗人中俊”,再恰如其分不过了。
现 在,沉甸甸的一本《李俊和获奖诗联墨迹选》小样摆在我的案头,拜读有诸多感慨。下面,就俊和的诗词楹联创作,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俊和诗联最大的特色就是创新。文艺创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创新,就是标新立异。俊和的楹联都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每一副楹联都凝结着奇思妙想。或立意领异,或境界标新,或修辞出奇,或语言独特,或形式别开生面。不一而足。
比如书中题《叶赫那拉古城五角亭》联,此联看似平淡,确是领异标新,仅仅十四个字,是一副独特的风景画。此联粗粗看来并无惊人之语,细细玩味却别有洞天。联文不仅可以顺读、倒读,还可以变换每一个字作为联首,可以读成十二副联。这是一副前所未有的楹联,可以说她丰富了楹联文体的艺术形式。是俊和的一个创举。
在全国首届自撰联书法大赛中,俊和独辟蹊径,推出一副三柱联,一举获得金奖,开启了全国三柱联参赛获奖的先河,轰动了书法界和楹联界。
山西永济鹳雀楼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二十字绝句而名满天下,声震古今。俊和为斯楼作联获奖,他用的是拟人法。上联的“想它鹳雀栖身,定是沉迷此景”将鹳雀拟人化。下联“问尔黄河转首,莫非留恋斯楼?”又将黄河看成有生命的人,因为鹳雀楼高峨壮美,故意拐了个弯掉头来看“斯楼”。真是巧思奇构,令人赞叹不已。还有本书所选《题浏阳达浒花炮联》:开头“生曾动地,死更惊天”将鞭炮的生死,与惊天动地联系起来,雄放的气势,奇伟的胸怀,又是如此贴切!然后,笔锋陡转,将给花炮赋予生命,当成有生命的花来写,自然“无须土育肥摧”确是“偏向寒霄(好一个寒霄!)绽蕾”多么奇妙的遐想!下联结句:“何惧身摧骨碎,乐为黑夜增辉”又用了拟人法。纵看全联,不仅对花炮体物工切,曲尽姿容,物动于情,情附于物,而且传达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咏物的诗联做到这个份上,可以和古人媲美了。
荣获北京延庆首届杏花节全国诗联大赛一等奖作品以集词牌方式成联。集词牌为联,古已有之,不算新奇。但与主题贴切不易,做到情景交融则更难。俊和集了八个极具个性的词牌,用了“红黄紫翠”四个颜色词和两个动词的衬字,将延庆绘成一副浓墨重彩的风景画,展现在世人面前。鲜明、形象地将杏花节的红火、喜庆表现出来,同时巧妙地嵌入“颂杏花节”四字,而且,每个字都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一旦固定在那里,即如铁浇铜铸不容置换。真是入神超妙,天成地化,可见作者功底极深。
李俊和一副词牌联获奖,轰动联界。一些善于“效颦”的人亦步亦趋接踵而至。之后的几次征联,用词牌集联者大有人在。李俊和用拟人法,效仿者也层出不穷,我们几个终评评委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这是李俊和现象。
其次,俊和文思敏捷。经常作联的朋友都知道,长联难作,短联更难作。俊和的《题沈阳怪坡联》洋洋一百六十余言,郁郁苍苍,横溃激荡。却不露雕琢痕迹,看来举重若轻。一副短联《2006年春联》,只寥寥六个字,却字字凝练,以一当十,高度概括,涵盖丰富,仅仅六个字,便概括出当年全国发生的两件大事。笔健的原因是气雄,气雄的资本是才高。俊和才气纵横,全面修养深厚,这是他创作成功的关键。我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说过:在*上、经济上都有暴发户,尤其是经济领域更为突出。一个人,前一天还蓬头赤脚,一夜之间可能变成百万富翁而西装革履。但是,唯有文化上没有暴发户。在文化上要成功靠的是日积月累,靠的是孜孜不倦,靠的是执着追求。俊和自幼颖异善学,苦读博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壮年经历军旅生涯走南闯北,成名后游历大江南北,广见博闻,这些积累和他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
再次,俊和的诗联感情深沈。他的诗联都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有感而发的,而且情真意切。欣赏《七律·重游延庆感赋》,读其诗序,便情见于文。当看到“群峦列嶂,幽壑含春,高峡腾蛟,平波漾月”读者已经被其真情感染了。及至“红霞漫岭,绿树摇烟,翠草抟云,黄莺啼谷”已经令人神往其地了。最后读到“世人尽羡桃园好,然杏花世界远非桃园虚幻之境可相埒耳。”已被其感情征服。读了诗文,更受感染。真是情动于心,才有奇章丽句。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对延庆的真切热爱,没有对杏花的特殊情愫,是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的。
还有,俊和的诗联创作合律。绝句、律诗合乎法度。书无定法,联有常规。以楹联为例,一副楹联的联文与文体同在。可以说,没有联律的楹联,就不是楹联。联律是楹联这一独立文体的本质和核心。俊和的楹联,无论是平仄、对仗完全合律,作为一个长期生活在吉林的人来说,能做到这种地步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俊和不是专职搞文化的,他有自己的工作。为了创作,用了所有的业余时间。正如自刻的闲章所言“无一日闲”。尽管异常辛苦,但他从不敷衍了事。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以应征楹联为例:基本是见到启示即构思,一连多日苦心安排却不定稿,然后经过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接近至截稿日方才付寄。可以说,他的每一副作品都要经过深思熟虑、严格把关的,因而能做到无懈可击。
俊和精于书法,曾有《钢笔楷书速成导学》问世,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他篆隶楷行草皆能,而最擅长的是篆隶。他的隶书别俱风神,清新雅健,篆味十足,看来他旨在追寻书法演变传承,融会贯通的情趣。最为奇特的是,俊和的隶书中竟然引进篆意和草意。多么大胆,多么险峻!偶尔出现的草字与通篇神形合一,水*融,毫无牵强之态,绝无突兀之感。
俊和的篆书也得古人真髓。造型古雅,线条流畅。用笔参以隶意。可见俊和潜心研究书法,不入俗套。是名符其实的实力派书家。
俊和癖嗜金石,善于治印。方寸之间,分朱布白,疏密得体,挪让有致。举凡肖形、瓦当、穿壁、泥封形式多样皆有涉猎,取法高古,妙造天然。鸟篆、虫书、古籀、钟鼎、秦篆、汉隶各体皆备,融会贯通,洋洋大观。其印得古人篆法,刀锋笔意,韵味隽永。尽展天然之象。
说俊和是当今楹联界的重量级人物,绝不过分。记得在二零零六年十月,俊和之子李琳结婚时,我曾赠一贺联“联豪子弟;书圣家风”。题款有“文有文豪,联有联豪,乃父为当今联豪,亦关东人之骄傲,吉林之瑰宝也”之语。意指俊和是当今联坛屈指可数的全才人物,是不可多得的实力派联家。从他获得的中国楹联全国最高奖——梁章巨奖便可看出联界对他的公认和首肯。俊和现 在创作势头正旺,希望他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丰富当代楹联文化宝库。
2008年10月6日
(刘育新/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纪实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著名作家/老舍文学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