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给鲁迅的评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12 00:3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9:54
鲁迅全集·影响——鲁迅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
近些年来,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在不少有关当代文化人影响力以及受喜爱的中国作家评选中,鲁迅多次以最高票数位居首位;但另一方面,也有人不断叫嚣,要从*、思想、作品、人格方面粉碎鲁迅的神话。究竟今天该如何评价鲁迅的地位?我们还应从哪些角度更好地研究鲁迅的价值?
鲁迅仍是大家崇敬的对象
新版《鲁迅全集》昨天在书店首次与公众见面,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随机采访了几位读者。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表示,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仍是大家崇敬的对象。
北京理工大学的马伟同学告诉记者,虽然他并非中文专业学生,但一直喜欢鲁迅,有同学甚至叫他“鲁迅迷”。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表面不乐于承认自己喜欢鲁迅,“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故做高深,但内心都很崇敬他,在图书馆里鲁迅的书比较抢手,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民族精神。”
年仅40岁的史晓航是搞收藏的,家中甚至收藏有大量鲁迅作品的小人书。“以前仅仅是喜欢看他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事情增多,我越发地感觉到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度,他的思想是没时代局限的。”
“鲁迅的作品告诉我们100年前的中国文化和历史,他的作品已成为中国基础文明的一部分,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鲁迅是绕不开的。”一位读者告诉记者,他是阅读鲁迅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以后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
经典作品总面临诸多挑战
“在社会文化潮流下,在东方文化保守主义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两面夹击下,鲁迅文化遭到了质疑、挑战乃至否定。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产生这种现象是可理解的。”学者陈漱渝认为,古今中外,经典作品都会面临挑战。在重新审视、重新选择过程中,有的作品被淘汰出局,而真正的经典,经过冲击将会发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学者林非则认为,对鲁迅的研究,既要总结出发挥出鲁迅思想光芒的见解,也得分析可能存在的片面观点,盲目地崇拜是愚昧的表现,不符合科学研究的精神。“像当前少数并未认真阅读鲁迅作品的人,信口雌黄,甚至无端地进行谩骂,这样的行径实在是远离了科学与文明,是令人可笑的。如果在我们的民族中,有许多的人能够通过认真地读书和学习,理解像鲁迅这样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思想家,理解他作品对历史前进的启示,那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不断地走向真善美的辉煌前景。”
未来对鲁迅的评价将更高
“有人说,未来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天更高,我赞赏这种预言。因为鲁迅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优美和最核心的一部分,参与编译《鲁迅全集》的学者和出版家,是以圣徒般的虔诚从事这一工作的,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鲁迅的精神火炬,传播着鲁迅的思想。”林非说。
还有学者认为,鲁迅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的宝库,他的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思想史上不亚于古代的经,可以说是近代文化史上的经书。“说它是宝库,可以说鲁迅所处的时代脉搏、面貌都在他的作品里体现了。他本身就是一部那个时代的历史。同时,鲁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时时代精神结合的最好典型。在那个群星灿烂的时代,鲁迅在二者的结合上,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高峰。至于他对人民,对民族,对国家,对世界,他的理念,它的信心,它的奋斗,它的牺牲,这种精神更值得中华民族子孙代代相传。”
现在尤应强调鲁迅精神
鲁迅的精神在当代有何意义?周海婴强调说:“鲁迅自己讲过,希望自己的文字慢慢消亡。但这是没办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同物理学家、化学家研究出某个定律一样,鲁迅总结出的社会、文化、历史的思想也是一种定律,是文化定律,是社会现象的定律。”周海婴认为,在相对较短的历史时期,鲁迅的这个“定律”不太容易被改变,但一旦改变也就意味着社会有了更大进步。
还有学者认为,虽然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家,也在身后或生前就引起过争议,但眼下鲁迅所处的状况还是不正常的,这种状况是文化人的悲哀。这位学者说:“但我相信,这段时间不会长,因为违背规律,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越是要强调鲁迅的精神。市场经济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如没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精神,那就是口袋鼓了,灵魂空了。”
部分学者满足于自我欣赏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了近年来鲁迅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林非认为,尽管现在研究鲁迅的专家学者为数不少,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也长篇累牍,但真正优秀的好文章、好观点并不多,“这些研究者多数沉浸在对文本本身的分析,而没有深入到鲁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每个人生阶段的行为、思想中去,因此写出的论文肤浅。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者本身的素养问题。”
周海婴也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些看法,“我前几年到厦门大学,那里的老师跟我抱怨,说对学生讲鲁迅作品时很困难,缺乏一些辅导性质的图书。”他认为部分鲁迅研究者躲在书斋中做学问,对无关紧要的问题死钻牛角尖,写出的论文艰涩难懂,不考虑大众是否能看懂,只满足于几个人的自我欣赏。
客观地评价成就和不足
林非认为,20年来学者们对鲁迅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这20年来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大家可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鲁迅。学者们每人都有自己的鲁迅观,能够互相进行讨论。但这些对于鲁迅的研究还是不够。”
林非认为,鲁迅先生是位深刻的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见解至今还没有得到彻底研究,学界对鲁迅缺乏具有历史深度的分析和解剖。他分析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鲁迅学识渊博,而学者的知识素养还不能与他相提并论,不能站在同等的高度自然无法深刻地分析。
林非还表示,对鲁迅的研究要客观。“历史上任何杰出的思想家都有成就和不足,鲁迅不能例外。比如说,黄宗羲是鲁迅的同乡和前辈,但鲁迅在作品中从未很好地总结过这个人,这一点是鲁迅思想的不足。”他认为,今人不能苛求鲁迅,但要站在后辈的角度总结前贤。“这种总结不是单纯地褒贬鲁迅,而是提醒今人,应怎样更好地总结前贤思想,更好地前进。”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9:54
中学生该不该读鲁迅?
本报记者 戎国强 2004-7-8
近些年,否定鲁迅、取消鲁迅的声音一直没有断绝过。就在北大教授钱理群到南京、杭州给中学生讲授鲁迅作品的时候,网络上又响起类似的声音:“反对把太多的鲁迅作品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太多”——这个说法还算是给鲁迅留了面子的。另一位反对者则更爽快:“我给学生授课时,都是把课本中的鲁迅作品拿掉,不上!”
反对者的理由是什么呢?一方面是读者即中国民众的问题:“国人倾向于看事物的负面,而外国人则倾向于正面看待事物。正面看待他人和社会的人,他的心胸更开放,人际关系更和谐……负面看事物的人,对人,他的自尊是敏感的,对他人是疑虑的……”另一方面是鲁迅的不是:“我们从鲁迅作品中看不出建设性的力量”,“鲁迅的作品容易引导中学生负面地看待人性和社会。这样的国人,看了这样的作品,不是更糟吗?”
正负之辩
“正面”看事物真有那么大的好处?“负面”看事物真有那么大的害处?一个人要恰当地确定对某人某事的态度,与环境“和谐相处”,前提是了解、认清对方的本相。“正面”看事物与正确认识事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因而并不具有无条件、全天候地保证人们“心胸开放”、“和谐相处”的特异功能。任何人、任何事物都是立体的,多侧面的,没有谁能规定别人必须从哪一面看事物,也没有哪一面有优先的“被看权”。要全面、完整地认识事物,看一个“正面”是远远不够的。在现实生活中,能让人看见的,或拼命要人家看的那个所谓“正面”,往往是经过修饰、装扮,或多或少有虚假的成分,倒是那个不肯示人的“反面”或“侧面”才更真实地显出其本相。这已经是人们很普通的生活经验(更多是教训)了。无论“正面”还是“反面”,都不如“里面”最真实。鲁迅正是一个善于撕去假面看“里面”的高手。否则,鲁迅的价值要失掉一大半。中学生在即将走上社会之时,掌握一点多角度看事物的思维方法,有什么不好呢?再说“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历朝历代给学童做发蒙教材的,是主张“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而不是荀子的“性恶说”;近年来不时有学校把《三字经》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小学课堂,但有哪一个校长敢让孩子读荀子的“性恶说”?即使有那么一个不识时务的校长或老师,家长或社会*(估计其中会有反对将鲁迅作品选入中学生教材的人们)的唾沫星子还不把他淹了?一个人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无论是从课堂教育还是社会主流环境中所获得的,究竟是“正面”教育多,还是“负面”教育多,只要记忆力没出问题,不难得出答案。(把教育简单地分为“正面教育”和“负面教育”,其实是一种人云亦云的庸俗社会学观点。如果教育的出发点和效果是“负面”的,那就不是“教育”而是“教唆”了。)
鲁迅“没有建设性力量”吗?
如果鲁迅作品没有“建设性的力量”,那鲁迅的作品不但应该退出中学教材,甚至应该从所有的图书馆、书店消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如果是因为几位“我们”自己的问题而“看不出建设的力量”,那就不该要鲁迅为“我们”负责。所谓建设,可以是*制度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鲁迅是一个“精神界战士”,他所从事的,是精神文化建设。鲁迅在解剖“国民性”时表现出来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洞察力,在“无所希望中得救”的意志力,他的爱国心与正义感,他对黑暗势力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的不倚仗权势独立战斗的勇气,难道不是“建设性的力量”?鲁迅的“立人”思想,在他那个时代是振聋发聩的空谷足音,在今天,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老子“不争”、“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主张近乎禁欲;孔子干脆要求“君子谋道不谋食”,甚至把“去食”作为治国之道。鲁迅则主张:“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全都踏倒他。”读读鲁迅“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并不是放纵”,再看看今天的物欲横流、道德失范,孰“负”孰“正”,还不清楚吗?如果鲁迅没有“建设性力量”,那么在他的生前身后靠什么把那么多人吸引、凝聚在自己周围呢?鲁迅的作品,不论是小说还是杂文,确是一贯盯住“负面”的东西不放,但这恰恰是鲁迅的价值所在。不仅仅是鲁迅,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师,无不是在表现“负面”题材上表现出自己的才华,体现自己的价值。道理很简单,要建设新的人类精神的大厦,必先清理废墟;而且清理中即包含了建设。精神领域里的建设,不像建筑公司造房子,清理和建设是分先后进行的。鲁迅的很多“正面”主张,就是在剖析旧文化、旧道德的过程中形成、提出的。鲁迅出现在20世纪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他集文学写作、思想创造和社会批判于一身,不拥有任何特权背景和*优势而向社会发言,有时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在言说空间极其狭小的情况下关怀公共精神,成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象征。顺便说一句,用庸俗社会学的方法,把精神产品按表现对象分为“正面”和“负面”,早就为具有基本水准的文艺批评者所不屑。用此种眼光评价作品,《红楼梦》也一钱不值了。假若这样的人当教师,即使他按教学参考书的“正面”观点讲鲁迅作品,也不可能把鲁迅的力量传递给年轻一代,这和“把鲁迅作品从课本中拿掉”也无什么不同。借用了一名教师的权力,剥夺中学生阅读鲁迅的权力,恐怕也不是“心胸开放”的表现。
可以这样“说到底”吗?
在反对者眼里,“鲁迅说到底是个读完私塾后去日本留学回来的医科学生。他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当时一个普通留学生的教育……他有他的局限性。”这些断语轻率到了不尊重最基本的事实的地步。对鲁迅的评价可以各不相同,但是,像鲁迅的生平,鲁迅的知识结构这样客观的事实,都是有大量具体翔实的史料可查的。了解这些史实,不需要高深的学问。在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呐喊〉自序》一文中,鲁迅就说自己在留学日本前,还曾就读于南京水师学堂和路矿学堂。其实,鲁迅没有资格算是一个医科学生,因为他在仙台没有读完医学课程,最多只能算半个医科学生。鲁迅在日本呆了8年,其中两三年在仙台学医。其余5年,他在日本学习英文、德文、俄文,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和各种理论著述。他尤其注意搜罗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这几年的研习所得,为他后来从事写作做了充分的准备。那么反对者为什么要把半个医科学生的鲁迅恭维成“一个医科学生”呢?很简单,想以此取消鲁迅在思想领域里的发言权。令人不解的是,一个那么强调“正面教育”的论者,那么担心中学生被“负面教育”所误导,讨论问题时却连最起码的事实也要歪曲,这能算是“正面”的吗?不能以一个人所受的学校教育来评价一个人的知识结构,这早已是一个常识了;一个能够讨论鲁迅的人,是不会发生这样的常识问题的。
中学生应该读鲁迅
学习现代文学知识而不知鲁迅,如同学唐诗而不知李杜,读古典小说而不读红楼。更何况在中国人的精神发展史上,鲁迅有着其他杰出人物不可替代的意义。此外,鲁迅在文体、语言等诸方面都有着独特的贡献。选取哪些篇目,用什么样的思路与方法引导中学生理解鲁迅的价值,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但这与取消鲁迅作品是两码事。
参考资料:http://www.zjol.com.cn/gb/node2/node802/node807/node235482/node235549/userobject15ai2919810.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9:55
鲁迅的三位尊师
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关于寿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所以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壬�?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十天,也要去寿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帐致哀。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到1926年,“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1935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译的《鲁迅选集》要定稿时,他回信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直到鲁迅逝世前,他还曾让增田涉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鲁迅认为:“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两位老师复杂些。章太炎因早年热心维新运动的反清*,成为一个学者兼*家,他1906年*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敬他的*精神。后来,“五四”运动后,章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话文运动多年后,他不在维护文言攻击白话,鲁迅素所敬重的老师“原是拉车的好身手,”现在却“拉车*向后”了,怎么办?是尊师还是重道?鲁迅选择了后者,写了《趋时和复古》等文章,对章先生进行了尖锐批评。然而,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反动派把他打扮成“纯正先贤”宣布要进行“国葬”;也有一些报刊贬低他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家的章太炎被掩盖起来。于是,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
从鲁迅先生与他的三位老师之间的关系来看,鲁迅尊师,便尤其重道,这既是他尊师的标准,也成为后来为师爱生的准则。
回答者:可口可叻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2-15 12:53
--------------------------------------------------------------------------------
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
关于寿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所以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1906年他奉母命从日本回乡完婚,仅在家十天,也要去寿先生家坐一坐。1912年进京工作后仍与其保持书信联系,1915年底寿夫人病逝,鲁迅又主动送挽帐致哀。
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到1926年,“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1935年,日本友人增田涉翻译的《鲁迅选集》要定稿时,他回信说:“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直到鲁迅逝世前,他还曾让增田涉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鲁迅认为:“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鲁迅对章太炎先生的感情要比前两位老师复杂些。章太炎因早年热心维新运动的反清*,成为一个学者兼*家,他1906年*日本不久便主持《民报》,鲁迅常去报馆听他讲学。鲁迅不仅折服他渊博的学识及和蔼可亲的长者风度,更钦敬他的*精神。后来,“五四”运动后,章先生慢慢落伍了,白话文运动多年后,他不在维护文言攻击白话,鲁迅素所敬重的老师“原是拉车的好身手,”现在却“拉车*向后”了,怎么办?是尊师还是重道?鲁迅选择了后者,写了《趋时和复古》等文章,对章先生进行了尖锐批评。然而,1936年6月,章太炎逝世后,*反动派把他打扮成“纯正先贤”宣布要进行“国葬”;也有一些报刊贬低他为“失修的尊神”,而早年*家的章太炎被掩盖起来。于是,鲁迅不顾病重,于逝世前10天写下了著名的《关于章太炎先生二三事》为自己的老师鸣不平。
从鲁迅先生与他的三位老师之间的关系来看,鲁迅尊师,便尤其重道,这既是他尊师的标准,也成为后来为师爱生的准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9:55
我是一个中学生 鲁迅文章选入中学课本的很多 每一篇都是重点 但我总觉得鲁迅的文章有点晦涩 比较难懂 而且被老师挖掘出许多深层含义 越发失去了文章的趣味 (浅薄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