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剑之天之痕武陵在哪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6-12 21:5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23:38
答案是长江以西 一群辣鸡废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8 23:39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在现在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是指现在的沅水流域上、中游地区的人,也就是说历史上的“武陵郡”人。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据湖南常德本地历史学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中的一篇“武陵地域考”考证:“武陵是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魏晋以后,武陵郡辖沅水流域诸县。”
《武陵地域考》
--该文节选自《武陵藏珍-沅澧流域历史文化图说》
武陵郡,是常德历史上的第二个行政区划,这里最早的行政区划名称叫“黔中郡”。《水经注·沅水》云:“汉高祖二年(前205),割黔中故治为武陵郡。”西汉时,武陵又别称“义陵”。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序称:“常林《义陵记》云:初,项籍杀义帝于郴,武陵人曰:‘天下怜楚而兴,今吾王何罪乃见杀?’郡民缟素哭于招屈亭。高祖闻而义之,故亦曰义陵。”
武陵郡治城,西汉时设于“索县”,《汉书·地理志》有明确记载。西汉武陵郡所辖区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共辖13县:索、孱陵、临沅、零阳、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艮山、充。其中在今常德地区的有4县:索县,其地包括今汉寿县和鼎城区东北一部。索县是文献记载中汉寿最早建县的开始。临沅县,其地包括今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和桃源县,治城在今常德市城区东部。《水经注·沅水》说,临沅因为“县南临沅水,因以为名。”孱陵县,其地包括今澧县一部和津市、安乡、南县、华容、岳阳及湖北*,治城在*。零阳县,其地包括今慈利、石门、临澧和澧县一部,治城在慈利零阳乡,以在零水之北得名。
新莽统治时期,更天下郡县名。武陵郡改为建平郡,临沅县改为监沅县,孱陵县改为孱陆县。东汉时,刘秀将王莽更易的郡县名称一一改回原名。据《后汉书·郡国志》载,东汉武陵郡辖境与西汉基本相同,辖12县:临沅、汉寿、孱陵、零阳、充、沅陵、辰阳、酉阳、迁陵、镡成、沅南、作唐。其中有5县在今常德地区之内:临沅县,辖今武陵区、鼎城区大部及桃源一部,同时也是武陵郡治所在地;汉寿县,原西汉的索县,东汉大部分时期称索县,到东汉后期的阳嘉三年(134),始更名为汉寿,辖今鼎城区东北部和汉寿;沅南县,建武二十六年(50)分西汉临沅县地新置,辖今桃源南部等地,因在沅水之南故名,是今桃源县前身;作唐县,建武二十六年(50)分西汉孱陵县地新置,辖今安乡、津市和澧县一部,作唐是今安乡在历史上独立建县的开始;零阳县,与西汉零阳县同,辖今慈利、石门、临澧和澧县一部。东汉武陵郡治,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是在临沅(即今常德市城区)。此后,历朝的武陵郡治,以及唐朗州、宋鼎州、元常德路、明清常德府,一千数百年来其治所一直未再变更。
魏晋以后,武陵郡沿设,但辖区缩小,只辖沅水流域诸县。南朝萧梁时,将武陵郡置为武州。《隋书·地理志下》:“武陵郡,梁置武州。”陈朝后期,又改武州为“沅州”。《陈书·宣帝纪》载:“太建七年(575),改武州为沅州。”据《隋书·地理志》开皇九年(589),隋灭陈后,废陈在武陵郡所置的沅州,改武陵郡为“朗州”。但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又将朗州更名为武陵郡。原陈朝武陵郡下辖的4县(临沅、沅南、汉寿、龙阳),隋将其并为两县。即将临沅、沅南、汉寿合并为 “武陵县”。这是武陵县在历史上的最初设置。龙阳县则依旧。所以,隋代武陵郡仅辖两县:武陵县和龙阳县。郡治在武陵县。
到唐朝,据《旧唐书·地理志》载:“隋武陵郡,武德四年(621)平萧铣,置朗州。天宝元年(742),改为武陵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朗州。”故唐代习惯称这里为“朗州武陵郡”,或单称“朗州”。唐朗州辖地同隋代,仍然是武陵和龙阳二县。
北宋初年,常德仍沿唐、五代之旧,称“朗州”。到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朗州”改名为“鼎州”。“鼎州”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因武陵县境有鼎水(即古渐水)。这次更名的原因,南宋《方舆胜览》卷三十《常德府》云:“国朝祥符,避圣祖讳,改鼎州。”北宋时鼎州下辖3县:武陵、龙阳、桃源。南宋时,鼎州又更名为“常德府”。关于常德府的设置和得名,它首先缘于北宋后期在鼎州设置的军事辖区“常德军”。据《舆地纪胜·常德府》载:“政和七年(1117)” 鼎州置“常德军节度”。“常德军”何故以“常德”命名?据《方舆胜览·常德府》记载,是因为《诗经·大雅》中有一篇《常武》其诗序中有这样一句:“有常德以立武事。”“常德军”便从这里取名取义。“常德军”是军事辖区名称,不是行政辖区名称。《宋史·地理志》载:“乾道元年,(鼎州)以孝宗潜藩升(常德)府。”乾道元年即1165年,这一年“常德”正式成为本地行政区之名称。
元代,常德府改称“常德路”。据《元史·地理志》载,至元十四年(1277),常德府改为“常德路”,治所在武陵县,下辖:武陵县、桃源州、龙阳州。龙阳州下辖沅江县。常德路辖区实际与南宋常德府相同。据《明史·地理志》载:明朝在1364年改元代的常德路为“常德府”,下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4县,府治在武陵。清康熙三年(1664),分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这是历史上湖南正式建省的开始。清代,在“省”下设“道”“府(州)”“县”。今常、澧各地属“岳常澧”道,道治在巴陵(今岳阳)。清代沿设“常德府”,下辖4县与明代同: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府治在武陵。
“武陵郡”自汉高祖二年(前205)设置,沿用至唐乾元元年(758),历时963年,以后不再使用。其所辖地区,先后改称(隋唐)朗州、(北宋)鼎州、(南宋)常德府、(元朝)常德路、(明清)常德府。“武陵县”自隋开皇九年(589)设置开始,沿用至中华*二年(1913),历时1324年。“武陵”一词,在唐以前一般是指“武陵郡”。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武陵人当是“武陵郡人”。晋孝武帝《征武陵袭元之》、晋湖济(尚书郎)《荐武陵伍朝疏》、六朝刘潜《为武陵王谢赐弟启》中的“武陵”,也应是指“武陵郡”,因“武陵县”之名,此时还不存在。唐以后至清末,一般才是指“武陵县”。不过,无论唐以前或唐以后,在文人笔下,仍时有把原属于“武陵郡”的湘西北大部分地区,习惯地泛称“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