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为基石才为筑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24 02: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20:45
德为才学的基石,基石越稳固,才学越能冲高而不倒。为什么那些“老虎”们还有李云迪等一些名流,藏天朔、尹向杰等一些有才的艺人能走到那样的地步,主要是因为修才未修德,德才不相称,头重脚轻能不栽跟头吗?德与才学、财富、地位并不一定是正相关的,但德不配位往往会走到悬崖口,甚至是摔得粉碎!
修才必须先修德,教育孩子必须从德行教开始。当然了,与生俱来的人性,或者说遗传可能是影响一个人人品的主要原因,但后天的修养至少可以压制那所谓与生俱来的*。
德行修养要从宽容开始,这一点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如果父母说的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天天在你身边的孩们看得最清楚,学得更牢固!所以,我们必须身体力行,以德服人,宽容对待我们身边的人。面对利益、立场方面冲突,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上多想想,不能只讲自己的理。茫茫人海遇见就是缘分,为什么要因为一点怨恨而纠着不放呢?提倡修德不是要我们首先来要求别人的,而是要首先要求自己的!当然这也不是要我们无原则地去迎合别人,而是说我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要刻意地去挑别人的毛病,特别是不要把别人过去的一点点过错当成你对他们的永久尺码!这不是要我们忘记过去,而是要我们放眼未来!
修德是要修心,而不只是修言。嘴上说的天花乱坠,却心毒行歪,那不是真修,那是地地道道的假修!辨机和唐玄奘都是唐太宗时期两个很有才的和尚,为什么一个被杀,一个却流芳百世呢?就是因为前者是一个表面上一套高僧的样子,内心却耐不住寂寞的假僧,而后者则是心、言、行如一的修行僧。最终就是辩机成了后世的笑料,而唐玄奘则成为世代传颂的,心、性、言、行四位一体的得道的佛!
修德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方法和道路可能完全不同。唐僧修的是无条件宽容的善心,他虽然没有把多少妖精感化成好人,但他却成功地把三个玩皮的徒弟教化成神佛。他是完美修行者的典范;济公则是修心不修身,他的目标就是济世救人,他酒肉穿肠不拘小节,坚信心中有佛才是真佛,他是积小善成大善的代表;朱元璋也曾是僧人,他的目标是拯救万民,他扫平割据,统一天下,给了百姓太平和安宁,这在当时末代元朝动荡不安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修的是大德、大善!所以说,只要是修善积德,其方法没必要过多地去品评!积德成佛,我觉得我们的伟人那就是人民心中的一尊真佛!
司马光说:“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有才的人更要有好的品德做为基石,才学才能像东方明珠塔一样永放光彩,否则就会很危险!